學術研究打假“算法造繭論”

(原標題:學術研究打假“算法造繭論”)

“信息繭房”一直是輿論中的熱點話題。這個詞是由美國法學家凱恩·桑斯坦在2006年提出的,意思是在信息的傳播中,大家都只看自己想看的東西,久而久之,就像被困在了一個個“繭房”之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聲音將算法視爲造成信息繭房的元兇。

算法加劇信息繭房了嗎?科學研究給出的答案恰恰是否定的。在其中一份來自德國的實驗中,研究者模擬了四位社會身份截然不同的新聞網站用戶,再使用這四個賬號,共同搜索一些當時在德國流行的新聞關鍵詞,結果發現,僅出現過一次的結果,佔所有搜索結果的2.5%,也就是說,大家搜到的結果其實有很多重疊之處。最近五年中,相關的研究案例已經積累了數十個,絕大部分都傾向於證僞算法與信息繭房之間的關係。

不過,爲何很多人仍舊傾向於把二者放在一起討論?從更深的層次而言,人們在面對新技術的不確定性時,往往抱着恐懼或擔心的心理。從歷史上看,在一項新技術進入社會之時,人們往往傾向於誇大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19世紀末,人們擔心汽車會使青少年與家人產生隔閡;20世紀50年代,人們擔心電視會讓人在現實生活中喪失同情心。傳播學研究者將這種現象稱爲人們面對新技術時的“道德恐慌”。將信息繭房視爲算法的問題,本質上也是面對新技術時的“道德恐慌”。然而,這種對於技術的“道德恐慌”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當然,信息繭房這一概念的流行,無疑迴應着人們深處信息爆炸時代的隱憂。因此,解決可能出現的信息繭房,根源仍舊在提高我們每個人的“媒介素養”。如今我們身處在這樣一個信息過載的年代,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套餐”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從“刷手機”回到“用手機”的狀態,防止陷入信息繭房。

(董晨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