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就醫率城鄉差15% 連年增

2023年牙科就醫率城鄉差距拉高至15.43%,健康不平等問題逐漸擴大。圖爲牙醫診所進行牙周療程。(本報資料照片)

各總額部門城鄉就醫率

健保會近期公佈2023年「全民健康保險監理指標之監測結果報告」,醫院、西醫基層、中醫、牙醫4總額部門中,牙醫、中醫在資源不足地區的就醫率都比一般地區低,其中又以牙醫最嚴重。2021年牙醫門診在資源不足地區、一般地區的就醫率相差13.91%,但2023年拉高至15.43%,健康不平等問題逐漸擴大。

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說,臺灣地理環境特殊,導致院所不願意到偏鄉開業,西醫在偏鄉就醫率高,是因衛生所主要提供西醫服務。西醫早期多爲開業醫,如今則以醫院爲主,而牙醫、中醫目前仍以診所爲大宗,能到偏鄉服務的更少,畢竟偏鄉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不是一個醫師出診就能完成。

林雅惠說,牙科需要診療椅、場地,且長輩戴假牙隔一段時間還要調整,服務一個戴假牙的病患至少要出診2次。現行牙科主要收入來源是自費,除非有足夠誘因,否則難吸引人才到偏鄉。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江錫仁指出,偏鄉許多牙醫師都已年長,面臨後繼無人問題,就醫率難以提高,不僅缺人,設備也多靠募款自籌,或仰賴捐贈二手設備。

江錫仁說,政府2002年起針對資源不足地區祭出獎勵,鼓勵牙醫到偏鄉開業,但許多人去一段時間就離開;之後推動巡迴醫療,由本身就有診所的牙醫組成醫療團,但一週一次、幾週一次,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他期待「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劃」,以病患的權益爲優先,希望能在今年執行,只要有人報名,就有機會慢慢縮小城鄉差距。

林雅惠提醒,政府須制定合理的醫事人員管理政策,在此基礎下,從支付制度着手改革。在偏鄉服務一個病患會耗上一整天,往往不及在其他地區門診的服務量,因此偏鄉的給付不宜論件計酬,而要論值、論人,把病患照顧愈好,收入就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