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聯機械IPO(二):高存貨高負債下異常分紅 新增產能消化存疑

在吉林延邊的亞聯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聯機械”)正站在上市的門檻上。

近日,其在深交所披露主板上市招股意向書,將於1月16日申購,本次發行價格19.08元/股,對應募集資金總額爲41,613.48萬元,超出披露的募集資金需求1,547.78萬元,由平安證券保薦。

據悉,亞聯機械的主營業務爲人造板生產線和配套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公司將核心技術和產品向其他新型材料板材製造領域拓展,產品已成功運用於巖纖板、熱塑性蜂窩板、碳纖維板等新型材料板材的生產。儘管被譽爲國內人造板連續平壓生產線龍頭企業之一,然而,亞聯機械的上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其背後隱藏着的諸多隱憂和挑戰,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首先,行業天花板低增長潛力受限是其面臨的一大難題。亞聯機械作爲人造板生產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和服務商,儘管在國內該領域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然而整個行業的天花板較低,市場需求尚未充分釋放。從市場佔有率來看,全球人造板機械市場被迪芬巴赫和辛北爾康普佔據了90%,亞聯機械僅佔剩餘的10%左右。近年來國內人造板產量雖有增長,但速度緩慢,且其業務與房地產行業景氣度密切相關。然而,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導致行業銷售低迷,直接限制了亞聯機械的增長潛力。2023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9%,膠合板和纖維板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刨花板市場雖持續增長,但整體市場規模有限。

宏觀經濟環境和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政策的雙重影響下,亞聯機械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乏力,2021至2024年1-6月,亞聯機械的營業收入分別爲5.22億元、4.8億元、6.47億元和4.42億元,2021-2023年同比分別增長50.13%、-8%、34.68%;淨利潤分別爲8386萬元、8737萬元、1.03億元和8168萬元,2021-2023年同比分別增長23.98%、4.18%、18.29%。表面上看,亞聯機械近幾年的業績持續增長,但實際上,公司2023年淨利潤還不及2019年(營收4.73億元,淨利潤1.11億元)的水平,業績的脆弱性和行業天花板的侷限性暴露無遺。

其次,招股書與工商年報存在顯著差異,信披真實性大打折扣。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數據,亞聯機械2019-2022年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與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存在較大差距,累計相差驚人。例如,2019年招股書中的淨利潤比公示系統中的數據高出3634萬元,2020年相差984萬元,2021年相差5379萬元,2022年相差1930萬元,累計相差1.2億元。這引發了市場對其財務數據真實性以及是否真正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的強烈質疑。財務數據的不一致性不僅影響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判斷,還可能涉及信息披露的合規性問題。而作爲其IPO保薦機構的平安證券,在執業過程中是否勤勉盡責並保證所出具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也成爲市場質疑的焦點。

尤其是,對於註冊制下被定義爲“大盤藍籌”的主板上市企業,業績指標除了穩定和持續性外,利潤的規模效應向來也是界定的重要指標。今年4月,滬、深交易所發佈了新修訂的《股票上市規則》,主板上市的門檻被提高。其中,亞聯機械也是選用的第一套上市標準最近三年累計淨利潤由1.5億元提高至2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由6000萬元提高至1億元。而對於亞聯機械而言,如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數據,顯然是不滿足上市的財務標準。

再者,高存貨高負債下的異常分紅行爲也令人費解。亞聯機械的存貨賬面價值連年攀升,2022年及2023年甚至超出營業收入,資產負債率一直高於60%,遠高於同行平均值約30%。但就在如此艱難的財務狀況下,公司仍實施大規模分紅,2020年、2023年兩年分別現金分紅1.75億元、5496.12萬元,合計高達2.3億,而同期淨利潤僅爲1.71億,分紅金額遠超淨利潤。這種行爲不僅反映出公司資金管理存在問題,也可能暗示其在財務策略上的短視。大規模分紅在資金鍊緊張的情況下,會進一步削弱公司的財務穩定性,增加財務風險。

此外,亞聯機械還存在一些其他問題。例如,有報道指出其關聯交易疑點重重,疑似關聯供應商未合併披露,且與供應商關係匪淺。同時,公司境外收入突然爆發,但相關信息披露極其不充分,讓人對其業務的真實性和可持續性產生懷疑。在註冊階段,還被質疑不符合主板定位,諸多財務信息異常。

在募集資金方面,亞聯機械計劃募集4.01億元,其中大部分將用於人造板生產線設備綜合製造基地項目和研發中心項目。然而,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較爲充裕,且考慮到近年來的大手筆分紅,其募集鉅額資金的必要性着實令人懷疑。此外,招股書註冊稿顯示,公司在建工程中“亞聯機械人造板生產線設備綜合製造基地項目”賬面價值6690萬元,而新項目規模相當於現有規模的2.36倍,能否消化如此大的產能也是一個未知數。

在監管審覈日益嚴格的當下,亞聯機械能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其面臨的行業天花板低、財務數據差異、異常分紅以及諸多其他問題,都需要公司給出明確的解釋和合理的解決方案。保薦機構也需認真履行職責,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在資本市場上立足。市場和投資者將持續關注亞聯機械的後續發展,看其能否突破重重迷霧,順利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