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微菌聯盟」成立 攜手日澳星馬開發次世代藥物

臺灣微菌聯盟、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今(14)舉辦「亞太微菌聯盟」成立大會。(北榮提供)

爲突破臺灣微菌叢研究數量和規模等限制,在國科會大力支持下,臺灣微菌聯盟、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成立「亞太微菌聯盟」,廣邀澳洲、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多國專家,盼結合不同國家地區的各領域專家,爲亞太及全球微菌研究領域發展做出貢獻。

臺灣微菌聯盟理事長、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吳俊穎表示,由於微菌有地域性,因爲飲食、環境等因素,在亞洲的微菌和歐美是不一樣的,西方開發的微菌藥物或治療在東方不見得效果很好,因此需要亞太區合作聯盟,來開發適合亞洲人的微菌藥物或治療。

吳俊穎指出,近年微菌研究變成全世界重要的生物科技發展領域,被視爲次世代藥物發展的方向。微菌研究需要跨領域合作,不只有臨牀醫師,也需要很多免疫學家、病毒學家、化學家等,光是靠臺灣本土還是有限制,透過亞太地區找到最頂尖的合作團隊。

另外,隨着微菌研究發展,各國可能面臨法規上的變動。吳俊穎說,大約4、5年前,歐洲就成立微菌聯盟,希望藉由深入討論來達成法規面的合理改進,以追上科技發展的速度,交換各國法律規範,彼此有學習借鏡的可能性。

吳俊穎舉例,今年4月已有黏膜性大腸炎藥物在美國覈准上市,透過這項新的微菌治療,治癒機會高達8到9成,遠高於傳統的抗生素治療;後續還有很多相關藥物研發中,包括減重、治療自閉症、控制血糖等等。

吳俊穎指出,全球微生物相關的應用產品市場規模,預估2029年將達13.7億美元,人體微生物相研究已是全球顯學;日本預計5年間投資200多億臺幣開發新藥,韓國、新加坡、澳洲、香港也有大量投資。

臺灣微菌聯盟、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今(14)舉辦「亞太微菌聯盟」成立大會。國際醫學期刊《Gut》主編Emad El-Omar教授演講特別提到,微生物相研究涵蓋臨牀、基因、免疫、內分泌、發炎、代謝、飲食和精神等相關研究,也是目前醫學尚待補齊的一環;美歐已有相對較成熟的微菌產學研究結盟,期許亞太微菌聯盟成立,能夠帶動整合亞太地區微菌研究量能,爲全球的精準健康帶來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