瘂弦、張幹琦都上榜!第27屆臺北文化獎4人獲獎

臺北市長蔣萬安親赴現場頒獎,並感謝得主們共同形塑臺北多元共融的文化特質,爲城市不斷注入活力。(黃敬文攝)

第27屆臺北文化獎頒獎典禮今(17)日於臺北市中山堂隆重登場,本屆今年4位文化獎得主分別在文學、文化資產、表演藝術及攝影紀實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爲知名作家瘂弦、紀實攝影詩人張幹琦、文資學者米復國以及牯嶺街小劇場掌門人姚立羣獲獎;臺北市長蔣萬安也親赴現場頒獎,並感謝得主們共同形塑臺北多元共融的文化特質,爲城市不斷注入活力。

蔣萬安表示,今年北市府有別以往,加強推廣「臺北文化獎」形象與定位,期盼大衆明白「臺北文化獎」代表臺北以臺灣首都高度,對藝文領域長期耕耘的文化工作者們所致上的最高敬意,也感謝得主們讓文化工作成爲一種榮耀、一種使命。

今年獲獎的4名得主中,知名作家瘂弦已高齡91歲,本名王慶麟的他長期定居加拿大,本次由女兒鹿蘋返臺代表領獎;瘂弦以《瘂弦詩集》享譽文壇,對臺灣現代詩發展有關鍵性的啓發,同時在《創世紀》、《聯合副刊》、《幼獅文藝》幾十年的編輯生涯,展現精緻不凡的品味、細膩的思維,也不吝鼓勵提攜後輩如三毛、林懷民、席慕蓉、蔣勳等,是許多人的「文壇伯樂」。

米復國長期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早期帶領着研究團隊,進行各種田野調查與史料研究,在大臺北地區甚至遠赴外島擔任文資審查委員,默默爲文化資產保存奉獻心力,特別是在剝皮寮、松山菸廠、大稻埕、三峽老街等重要文化場域的保存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長期爲保存文化資產努力的米復國,至今仍擔任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爲各種文資保存工作持續努力耕耘。

投入表演藝術界多年的姚立羣,有着豐沛又前衛的藝術能量,多年來持續策畫以身心障礙者表演爲主軸的「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促成許多臺灣藝術家與國際交流的契機;姚立羣自2008年接管「牯嶺街小劇場」後,透過策展與多元跨界實驗,在大劇場林立的世代,將牯嶺街小劇場打造爲具國際指標的表演實驗基地,成爲臺北表演藝術界獨特的一抹風景。

有「帶着相機的詩人」之名的張幹琦,是亞洲唯二的馬格蘭紀實攝影師之一,他早期以拍攝龍發堂的作品《煉》於北美館展出,後《煉》代表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於國內外大放異彩,此外張幹琦長期融入被拍攝者環境,透過細膩觀察蹲點紀實,作品不僅屢獲國際獎項,讓臺灣視角廣受國際肯定,更毫無畏懼地,多次深入烏克蘭拍攝、發表第一手紀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