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路通車裡程突破22萬公里,交通基礎設施走向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樑施婷 廣州報道
從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到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超級工程“成團出道”,大灣區互聯互通蹄疾步穩。12月6日至8日,廣東交通基礎建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粵港澳交通基礎設施創新峰會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
大會以“新廣東 大交通 新質變”爲主題,匯聚全國各大交通運輸主管單位、企事業單位、資深專家學者以及行業精英,聚焦交通領域前沿工藝技術以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探討廣東交通基礎設施如何在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下,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共繪廣東交通發展新藍圖。
今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建成通車,9月梅龍高速開通運營,10月南中高速建成。黃茅海跨海通道即將建成通車,建成之後將與珠江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共同組成跨江跨海通道,更好地促進廣東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到今年10月,廣東省公路通車裡程約22.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1.16萬公里,連續10年居全國第一。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勞潮惠表示,廣東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硬聯通”正向着更深層次的融通前進。
軌道交通方面,廣東運營和在建的軌道交通里程超過5400公里,軌道上的大灣區已經基本成型;港口方面,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等已邁入億噸大港行列,集裝箱單輪航線通達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民航建設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有7座運輸機場,隨着香港機場三跑道啓動,白雲機場3期等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羣預計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可以達到4.2億人。
勞潮惠表示,廣東將以十五運爲契機,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互聯互通,高質量強化主業,推動大灣區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推進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管好用好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跨江跨海通道,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港口羣。
隨着高質量發展爲中國經濟邁向現代化提出新要求,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認爲,應圍繞新質生產力,着力推進廣東省基礎建設高質量發展。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提出實現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從2023年的14.4%,降至2027年13.5%左右的目標,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用,將進一步從14.4元下降到13.5元。
黃奇帆表示,要從交通整體的系統工程建設、產業鏈組織、提升鐵路運輸底座能力等方面降低物流成本。以廣州白雲機場爲例,形成了白雲機場、海港、鐵路三位一體的格局,提升了物流運輸樞紐的資源優化、功能配置能力。在生產力的組織方式上,也要打破各省各市間的自我保護,通過產業鏈組織方式的變化,在幾千公里範圍內形成“拉鍊”。
“按照新質生產力的思維,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把物流成本降下來是最重要的。”黃奇帆說。
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周偉也表示,新質生產力是數字技術疊加的綜合反應,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新型的生產要素不僅僅是傳統的資本運作,還可以包括智能技術管理和組織架構等等。數字化轉型是交通的未來和方向,數字化轉型是以價值效益爲導向,以新型能力爲主線,以數據要素爲驅動,以業務變革爲核心的過程。
粵港澳交通基礎設施創新聯合實驗室主任、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胡遲春表示,粵港澳交通基礎設施創新聯合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實踐應用,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爲交通發展的動力。未來,實驗室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爲驅動,以服務社會爲使命,堅持“向‘新’發展,朝‘質’攀峰”,助力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據瞭解,粵港澳交通基礎設施創新聯合實驗室由華南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澳門大學聯合申請,經廣東省教育廳批准成立。實驗室貫徹“交通強國”發展理念,致力於交通基礎設施綠色技術、智能交通管理、高效韌性基礎設施、未來交通技術、交通與智慧城市融合等多個領域的研究,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技術的創新、發展與應用,以提高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交通基礎設施科技水平,促進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經濟社會效益最大化,實現交通基礎設施的創新和可持續性發展。
大會由華南理工大學指導,廣東省交通運輸協會、粵港澳交通基礎設施創新聯合實驗室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