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讓人心疼的城市,雞比城市更出名

廣東人這輩子無法割捨的事物,“一泡二漂三吃雞”的清遠三件套,必定榜上有名。

但習慣了把清遠當做後花園的本地廣東人,恐怕都未必知道,清遠其實並不是小小的花園,而是廣東最大的城市。

明明比鄰全國最富區域之一的珠三角,又坐擁如此大的土地面積,爲啥清遠老被說“清遠清遠,清貧遙遠”“山清水秀,貧窮落後”?

01全是好山好水,其實也很倒黴

青山綠水,肥了清遠的走地雞,也在早年苦了清遠的本地人。

上個世紀剛剛撤縣建市的時候,清遠全市有貧困縣石灰岩鄉鎮34個,面積佔全市近1/4,受影響的人口達72萬。全廣東省4個特別貧困的鄉鎮,清遠佔了3個[1]。

1993年廣東山區約有20萬人未解決溫飽,清遠市就佔了10萬[2]。

這事說來也沒辦法,清遠的地理髮展條件,集“老、少、山、邊、窮”於一體,堪稱“五毒俱全”,平原地形只佔1/10,是真正的“一分田”。全市有近半的區域,都被山地覆蓋[3],很難發展生產。

清遠的田地,在羣山之間“夾縫生存” / 圖蟲創意

甚至在山地裡,清遠攤到的都是貧瘠的類型。

除去北江沿岸南部地勢較爲平坦外,清遠絕大部分地區爲典型的石灰岩山區,其中生產、生活條件極端惡劣的石灰岩地區佔全省石灰岩地區面積的70%,屬於是石多土少、坑多水少、人多田少,經濟基礎相當薄弱[4]。

而囿於山脈阻隔,雖然在地圖上看,清遠離廣佛並不遠,但通行起來要翻山越嶺,交通並不便利。看似“三省通衢、北江要塞”的優越地理位置,並不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清遠南峽,被稱爲“小三峽”,可見其地勢之險峻 / 圖蟲創意

更慘的是,清遠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本就夏季多雨,平均年降水量在1631.4毫米~2149.3毫米間[5],又因爲北部多山,清遠的核心區域地處東南,地勢低窪,自然災害高發,次生災害影響不小。

1982年,清遠遭遇罕見的特大暴雨。據當時資料記載,這場特大暴雨的雨量超過600毫米,相當於不少北方地區全年的降水量[6]。

當時,縣城裡的內澇水位超過16米,足有6層樓高。全縣31個公社(鎮、場)受災,受災人口近48萬人,佔過半的總人口[6]。

2022年6月22日,北江水位上漲,清遠英德地標文峰塔孤懸江中 / 視覺中國

此後,清遠還經歷了多場暴雨洪水。按清遠市志,僅1988年到2003年的15年間,有記載的暴雨颱風就超過了40次[7]。無論是市政設施,還是居民生活,都深受其害。

有建市初期選調到清遠的幹部回憶,那時清遠是“年年水災,衛生條件非常差,蚊子、蟲子一抓一大把”;“擁抱樓”“握手樓”非常多,城市規劃非常亂[8]。

02珠三角的湯,清遠不好喝上

光說自然條件恐怕還不夠。畢竟珠三角區域在改革開放前也不咋地,但爲什麼廣佛深乘上了改革的東風,卻沒讓距離極近的清遠跟着“雞犬升天”?

這話,三十年前就有人問過。

1991年2月,人民日報二版刊登了長篇報道《鄰近“金三角”的“寒極”》。報道開頭是這樣寫的,“車窗外已滿是羊城的火樹銀花,可我們的心,卻依舊留在那靜悄悄、黑沉沉的大山之間……粵北山區的南沿,珠江三角洲的北端,空間距離不遠,經濟“時差”之大,卻震人心魄。”[9]

京廣高鐵,拉近了清遠和廣州的時間距離,但卻難以消除經濟“時差” / 圖蟲創意

這樣的經濟“時差”是如何產生的?清遠的自然地理條件,其實也限制了現代工業的發展。

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但清遠地區先天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劣勢,註定難以形成高密度的路網。原料難進入,商品難運出,資源要素跑不起來,經濟活力自然就差了。

清遠建市後的第一條一級公路龍獅公路,雖然縮短了清遠到廣州的時間,使得人們在一天之內可以往返兩城[10],但整體仍不算便利。

一直到2012年,清遠市公路局局長去省裡開會時,都還會被開玩笑叫“爛路局長”,因爲當時全市出省、出市道路基本無一好路,外地客商都不願意來清遠投資[11]。

陸運不便,水運也沒有優勢。清遠雖然水網密佈,但通航和運力條件都較差。

2003年的時候,清遠過千公里的水運航道,有過半的評級都在五級以外,離理想的一級航道差得遠,枯水期險灘外露、水深較淺,難以承載大規模航運[7]。

流經清遠的北江,江面上航行着大大小小的貨船 / 圖蟲創意

這樣看,有大片土地在粵北山區的清遠,能發展經濟的腹地實在是太小了。對比之下,臨海的珠三角地區,海運可以大大節省運輸成本,承接“三來一補”的產業轉移,再通過廉價的海運發展對外貿易,工業增長迅猛。

比鄰珠三角,還讓清遠面臨一個很現實的人口流失問題:不少青壯年勞力選擇走出清遠,到附近發達的大城市打工。

1990年、2000年兩次人口普查,清遠都屬人口淨流失地區,十年間,清遠的戶籍人口淨流出數量甚至從十萬人增加到七十萬人[7]。

最讓清遠扼腕的,還有歷史的一念之差:1992年11月,國務院批覆廣東省政府請示,同意“清遠扶貧經濟開發試驗區列入農村改革試驗區序列”。這也是全國首個扶貧經濟開發試驗區[12]。

清遠的古村落衆多,發展相對落後,扶貧任務艱鉅 / 圖蟲創意

但也正是爲了保住“扶貧牌”,清遠錯過了併入珠三角的良機。

清遠市時任社科聯主席劉國華在公開撰文中回憶,設珠江三角洲時,當時的廣東省委領導曾主動徵詢過當時的清遠市委領導“把清遠納入珠三角”的意見,但清遠市委領導思考後還是決定:先打“扶貧牌”吧。就這樣,清遠與珠三角擦肩而過[13]。

目睹日後珠三角種種良機,清遠人恐怕腸子都悔青。

03從扶貧到造血,奔向自己的好日子

不過,客觀來說,扶貧的政策傾斜,也給了清遠不少助力。

扶貧試驗區甫一設立,清遠就組織了規模巨大的山區移民,這一行動也被稱作是嶺南地區現當代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從1993年到1997年,清遠完成了異地安置人口188269人[7],二十萬山民走出了大山。

但從長遠來看,依靠政策資金的轉移支付,不會是城市的立身之本。

而且,長期打“扶貧牌”,也會對城市形象帶來一定負面影響。90年代末期的清遠本土企業,爲了避開有着“貧窮”標籤的清遠,他們甚至會介紹自己“是來自廣東的xx品牌”,把清遠略去[13]。

清遠英德,正致力於把砂糖橘打造成爲產業品牌 / 圖蟲創意

1996年到2002年間,清遠明顯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徘徊,在全省GDP平均兩位數增長的情況下,清遠GDP增速連續卡在個位數[14]。

2003年,清遠開始轉變發展方向,走“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和建設珠三角後花園”之路,並且全面調整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以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和競爭力[15]。

時任市委書記陳用志在接受羊城晚報的採訪時直言:清遠與珠三角的差距就是在工業方面的落後。清遠要發展,就要以“工業立市”統攬全局[16]。

工業化的轉向,帶動了清遠的城市建設 / 圖蟲創意

這一轉向的成效是明顯的。2004年,廣東省對各地的七項經濟指標考覈中,清遠有5項排在第一位[15]。2006年,清遠市GDP總量在全省山區市中排第一,從2002年的“吊車尾”前移了6位,頗爲勵志[17]。

《人民日報》的頭版也再度出現了“清遠現象”,但指的不再是十四年前的“寒極”,而是清遠發展速度的躍升[18]。

2012年3月,清遠又遇到了新的機遇。在都市圈擴容的大背景下,《廣州·清遠市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奠定“廣清一體化”的基礎[19],被稱爲“廣州後花園”的清遠,更深地“加入了這個家”。

承接產業轉移、合作工業園區……清遠從廣州得到的不只有旅客,也有資金和產業。2020年,廣清產業園工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其中約80%的項目來自廣州[20]。2021年,清遠GDP達到了2007.4億元,步入“2000億俱樂部”[21]。

清遠的山水吸引了衆多遊客,但它不僅僅想做“廣州後花園” / 圖蟲創意

從“貧窮落後”的粵北山區一路走來,雖然清遠在廣東依然排名不算靠前,但廣清暢行的城際列車、吸引各地饕餮的山區農莊、開始回家的漂泊遊子、皮薄骨軟的清遠土雞,和能看到發展前路的未來,也構成了清遠人確定的小幸福。

正如那首《清遠不遠》唱的:清遠不遠是你的花園/來吧親愛的朋友/這裡可以感受快樂無限/清遠不遠有你的悠閒/來吧親愛的朋友/這裡可以仰望你的藍天……

撰文|年糕菌

參考文獻:

[1] 毛遠策. (2023). 清遠十八萬山民這樣走出了大山!. 清遠日報.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0/14/c8195794.html.

[2] 蔡榮鑫, & 何潔. (1999). 人口遷移,特困山區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清遠市石灰岩特困山區人口遷移的調查與思考. 調研世界(08),12-14.

[3] 自然地理. (2022). 清遠市人民政府.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www.gdqy.gov.cn/jjqy/ljqy/qygk/dlwz/content/post_1642450.html.

[4] 清遠市統計局. (2019). 清遠市城鄉經濟發展差異及比較研究. 清遠市人民政府.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www.gdqy.gov.cn/gdqy/newxxgk/sjfb/sjjd/content/post_1089216.html.

[5] 清遠年鑑. (2012). 清遠氣候特點. 清遠市人民政府.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www.gdqy.gov.cn/jjqy/ljqy/jrfc/qyqh/content/post_1009062.html.

[6] 清遠發佈編輯部. (2016). 【關注5.12】清遠人,你還記得34年前那場大水嗎?. 清遠發佈.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t32DTmXwNPGV31yH6Vgg4w.

[7] 《清遠市志》編簒委員會. (2012). 清遠市志1988-2003. 廣東人民出版社.

[8] 陳步上. (2017). 昔日過江靠輪渡,今日數橋跨北江,地標變遷見證清遠城市鉅變. 南方日報.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12/24/c865705.html.

[9] 吳長生. (1991).  鄰近“金三角”的“寒極”. 人民日報.

[10] 錢敏敏. (2019). 樑柏興:見證清遠交通70年的“加速度”快跑 | “我與新中國共成長”黨報口述史. 清遠日報.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9/20/c2642275.html.

[11] 何帆. (2010). 交通蝶變5年:清遠織就一幅波瀾壯闊的立體交通網. 清遠日報.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5/27/c449149.html.

[12] 廣東省扶貧辦. (2018). 廣東改革開放紀事丨全國第一個扶貧經濟開發試驗區.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9/26/c1526109.html.

[13] 清遠發佈. (2018). 清遠經驗再出發 | 清遠改革開放四十年:一座城市的改革印記.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67520.

[14] 清遠市統計局. (2013). 清遠統計年鑑2013.

[15] 張建軍. (2005). 廣東清遠:打造珠三角“後花園”. 經濟日報.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www.gov.cn/ztzl/2005-11/08/content_93634.htm.

[16] 汪令來, 程小琪, & 戚華海. (2005). 廣東“寒極”兩年引資500億. 羊城晚報.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news.sina.com.cn/c/2003-09-01/1505670724s.shtml.

[17] 廣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 (2007). 清遠市工業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成功經驗及啓示.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gdii.gd.gov.cn/2007n2447/content/post_928466.html.

[18] 人民日報赴廣東採訪組. (2005). 廣東醞釀發展模式之變. 人民日報.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www.gov.cn/jrzg/2005-10/25/content_82861.htm.

[19] 龍躍梅. (2015). “廣清一體化”寫入廣州市委全會報告. 南方日報.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cpc.people.com.cn/n/2015/0203/c87228-26495689.html.

[20] 曹菁. (2023).  “改革開放45週年廣東調研行”首站來到廣清產業園 園區八成項目“廣州造”. 廣州日報. Retrieved November 26th, 2024 from https://gzdaily.dayoo.com/pc/html/2023-09/23/content_869_837432.htm.

[21] 清遠市統計局. (2022). 2021年清遠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