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DM挑特價品 北京人的日常

北京大媽大爺買菜,喜歡貨比三家不吃虧,精打細算過日子。圖爲大賣場的蔬果區。(記者藍孝威攝)

大陸物價受到豬肉供應短缺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斷上揚。以首都北京來說,大爺大媽買菜,習慣貨比三家不吃虧,除了到相對便宜的傳統市場買菜之外,如果去超市買菜,事先都會蒐集DM仔細研究,精打細算過日子。年輕人也覺得物價飛漲壓力沉重,逛超市尋找折扣商品,已成爲週末的例行活動。

從事家庭保潔工作的李姐,過去一年最常和客戶聊天的內容,就是愈來愈昂貴的肉價和蛋價,「大家會彼此交換情報,哪兒的市場有特價優惠」,她自己買菜前,都會蒐集各大超市的DM仔細研究。同樣都是乾麪條,她會拿出計算機,算到1公克多少錢,然後選擇便宜的品牌。

在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上班的年輕人小閻,現在還是實習律師,薪水不高,回國後選擇到高物價、房租貴的北京生活,不論食衣住行都必須精打細算。

小閻說,由於在美國待了2年,飲食習慣被西化,他在北京這家律師事務所工作1年,仍然吃不慣北京街頭的早餐。「我對饅頭、包子天生就沒興趣,街頭攤販的雞蛋灌餅雖然便宜,但是太油膩,一早吃這個胃會不舒服。我還是習慣一杯牛奶加兩片吐司,不管是抹果醬還是夾水波蛋,有這兩樣東西就夠了。」

「不過,吐司麪包的售價愈來愈貴,一袋從原來的7到8元,漲到現在9元多」,小閻說,「爲了省錢,他經常在週末時逛超市,尋找打折商品。像最近有超市降價促銷,2袋吐司麪包賣9元人民幣,比起其他品牌1袋就要8至9元便宜一半。我一次就會買個3組帶回家,至少可省下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