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臺灣超過8成銀髮族肌少 1周3次阻力訓練遠離「微肌」
一篇發表於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的研究,以55歲以上臺灣民衆爲研究對象,發現受測者身體缺乏活動、即每週進行中等強度有氧活動少於150分鐘者,透過起立、坐下、站立超過12秒的檢測方式發現,有86.8%、也就是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超過4人以上,陷於肌少症風險。
圖/canva
肌少症風險,是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特別是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更要及早儲存肌力,養成重量訓練的習慣,延緩退化。而首要課題,便是要透過訓練,改善下肢肌肉功能,增強肌力。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這3個阻力訓練動作,每週3次,遠離「微肌」。
阻力訓練3推薦 維持每週3次規律
樂齡族、銀髮族,或是接觸阻力訓練較年長的族羣,建議從中低強度的訓練項目開始,透過專業教練的客制課表擬定和指導協助,至少每週2-3次,每次20-30分鐘爲主,依身體狀況增加強度和調整,強化肌羣。
以下提供固定式器材、徒手肌力訓練和彈力帶訓練方式,讓銀髮族透過適當的阻力訓練學習,避免肌肉快速流失,降低肌少症的風險。
1.固定式器材:腿推機
腿推機可以訓練到股四頭肌、臀肌、腿後側肌羣,持續訓練並做好伸展,能夠維持腿部肌力與柔軟度,預防提早退化。進行腿推機訓練時,要記得膝蓋對齊腳尖,將踏板往上推;爲避免膝關節鎖死,腿不用伸到最直,呈現微曲狀態;離心時,保持腿部持續發力,每次12下、重複訓練3組。
20250103研究:臺灣超過8成銀髮族肌少 1周3次阻力訓練遠離「微肌」-腿推機
2.徒手肌力訓練:超人式
主要訓練核心肌羣,透過核心肌羣的訓練,穩定軀幹、保護脊椎,預防跌倒受傷。執行方式,先臉朝下、雙手雙腳伸直俯趴在地上,穩定核心、收緊臀肌與下背部,上半身與伸直的雙腿向上擡起、擡離地面;擡至最高時,停頓5到10秒,然後回到起始位置,過程中保持自然呼吸不憋氣。
20250103研究:臺灣超過8成銀髮族肌少 1周3次阻力訓練遠離「微肌」-超人式
3.彈力帶訓練:臀橋
採躺姿,將環狀彈力帶套在膝關節上方,使小腿與地板呈垂直角度;接着,臀部慢慢向上推,過程中要保持骨盆水平,收緊腹部和下背部肌肉。直至胸部到膝蓋呈現一直線,在上方停留一秒後,再向下回到起始位置,重複動作。
20250103研究:臺灣超過8成銀髮族肌少 1周3次阻力訓練遠離「微肌」-彈力帶訓練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就曾表示,老年人可以從定期鍛鍊中獲得身體的益處,透過肌力訓練,更能改善身體機能、帶來4大好處;包括:緩解骨關節炎疼痛、預防骨質流失、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和改善認知能力及情緒。
千萬不要因爲年紀大了、就認爲自己做不到或是運動有危險,「任何時間開始運動,都不嫌晚!」。也要溫馨提醒,銀髮族在運動前,透過專業醫師評估,建議適合的運動項目和進行方式;運動過程中,一定要有專業教練在旁協助,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養成重訓和規律鍛鍊的習慣,搭配均衡飲食,健康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