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荔灣區地理位置至關重要,人才濟濟

一、基本情況

荔灣區是國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廣佛極點核心區。東部與越秀區相連,西北部與白雲區水陸相通,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行政區域面積59.1平方公里。下轄金花、西村、南源、逢源、多寶、龍津、昌華、嶺南、華林、沙面、站前、彩虹、橋中、石圍塘、花地、茶滘、衝口、白鶴洞、東漖、東沙、中南、海龍22個行政街,有社區201個、經濟聯社21個。截至2022年12月,常住人口112.37萬人,戶籍人口79.58萬人。

二、建置沿革

荔灣區歷史上地處廣州府城西門外,俗稱西關,因“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的美麗景緻而得名。荔灣地區外通大洋,內航各地,水陸交通暢達,商貿漁農得天時地利,民殷物阜,向爲府治所重。歷代人民智慧,使西關名傳嶺海,留下不少史蹟名勝,源遠流長,人文繼起,歷代不衰。

秦代至清末,荔灣區地域隸屬南海、番禺等郡縣管轄,在1921年廣州市政廳成立後,逐步被劃入廣州市區範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轄內行政區域多次發生變化。1950年6月,轄內西禪區併入長壽區,南岸區改名爲西村區,陳塘區併入太平區,逢源區與黃沙區合併稱荔灣區。1952年9月,廣州市第二次調整行政區域,長壽區、荔灣區及西村區的西村、泮塘、彩虹、西增、小梅等地合併成立西區。1953年,西區接管三沙鄉。1955年5月,西區政府改稱西區人民委員會,下轄13個行政街道。1958年,西區接管珠江區的如意坊水上段辦事處。1960年4月至7月,原屬中區的清平、嶺南、沙面街道地段與秀麗、光揚、華林、寶華等街道併入西區,同時接管三元里人民公社的同德、橫沙、沙鳳、三沙、西郊等5個大隊和石井人民公社(龍湖、大塱2個大隊除 外),分別組成西區石井、夏茅人民公社。同年8月,西區改稱荔灣區。1990年,荔灣區轄下有20個行政街道。2002年1月,白雲區轄內大坦沙島(河沙、坦尾等3個村)被劃入荔灣區。200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秦代以前,芳村地區還是一片古海,只有一些沙洲露出海面。秦漢時期逐 漸形成沖積平原。北宋初期,芳村的大通鎮是廣州八大名鎮之一,大通港頗具規模,是當時廣州的一大港口。明清時期,芳村的花埭(地)已成爲旅遊勝地。

明洪武二年(1369)以前,芳村地區隸屬南海郡(縣)或南海郡番禺縣。除石圍塘地域外,至1937年,建置基本沒有變動。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後,芳村成爲獨立的市屬行政區。從1949年至1985年,原芳村區歷經三次建區、兩次撤區的過程。1949年11月15日,芳村、崇文兩個區合併成立芳村區。1954年6月,撤銷芳村區,所屬的衝口等4個鎮和沙涌等8個鄉分別被劃入河南區和新滘區。1959年 4月,屬南海縣的龍溪等8個大隊和秀水墟、滘口村被劃歸廣州市,併入郊區鶴洞公社。至此,芳村區之地域全部屬廣州市管轄。1962年5月11日,再次撤銷芳村區並將其劃歸廣州市郊區。1985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廣州市芳村區。直至2005年9月,芳村區被劃歸荔灣區管轄。

三、區域特色

荔灣自古風物薈萃、名勝雲集,很早就成爲對外貿易和中外文化活躍之地,被譽爲“廣州作爲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地、嶺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國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的縮影和窗口。

文化:荔灣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是廣州傳統歷史文化風貌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區之一,擁有禪宗達摩的“西來初地”、千年道教廟宇“仁威祖廟”、明代海外貿易管理機構“懷遠驛”、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嶺南建築藝術寶庫。“陳家祠”、清代唯一的外貿通商口岸“十三行”、“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和歐陸風情歷史建築羣“沙面”、嶺南一代名園“海山仙館”、粵劇藝術聖地“八和會館”、全國最早的絲織行業協會“錦綸會館”、中國最早的柴油機廠“協同和機械廠”、中國最早最大的百貨商店“南方大廈”、新中國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白天鵝賓館”、廣州市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上下九”、古代羊城八景之一“荔灣漁唱”的“荔枝灣”、嶺南建築重要標誌“騎樓街”。

荔灣區轄內建築、商貿、曲藝、飲食、工藝、民俗、宗教、中醫藥等特色資源豐富,擁有14片省級歷史文化街區、188處不可移動文物、225處歷史建築、372處傳統風貌建築,非遺代表性項目60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0項、市級12項,非遺傳承人76人,其中國家級3人、省級10人、市級14人,4人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22年,區文廣旅體局持續堅持聚焦主業,推進守正創新,保護傳承弘揚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揮文化培根鑄魂作用。打造“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系列活動、“穗港澳粵劇日”“粵韻同聲粵曲展演”“紅豆生輝青少年粵劇粵曲展演”等嶺南文化特色活動品牌,推進“三雕一彩一繡一窯”等非遺項目創新發展,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

名人:荔灣人傑地靈,才人輩出。政界清太子少保鄧華熙、變法維新康有爲、著名革命活動家何香凝、廣州起義的領導人之一週文雍等。經濟界商文博才清代五大首富之一潘仕成等。科教界有鐵路之父詹天佑、清學者書法家李文田等。藝術界粵劇宗師千里駒、武打巨星李小龍等。醫界“南樑北林”之譽的婦產科專家樑毅文、“獨立神州樹一軍”的革命女醫生張竹君等。體育界乒乓球世界冠軍梁麗珍、舉重世界冠軍陳偉強、羽毛球世界冠軍庾耀東等。他們都出生於荔灣,或成長在荔灣,或其主要生活範圍在荔灣。

名築:2022年,經摸排,荔灣區轄內有名人舊居30餘處,其中15處爲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革命仁人志士舊居、寓所(4處):廣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蔣光鼐故居(蔣光鼐),廣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塔影樓(陳少白),荔灣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周文雍、陳鐵軍革命活動舊址(周文雍、陳鐵軍),荔灣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活動舊址(樑廣)。 粵劇名伶舊居(17處):荔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昌華新街27、29、 29-1號民居(靚少佳、郎筠玉),荔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千里駒舊居(千里駒),荔灣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李小龍祖居(李海泉、李小龍),荔灣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十六甫西二巷21-25單號民居(張活遊),其他粵劇名伶舊居主要有劉美卿舊居、小飛紅舊居、盧啓光舊居、樑家森舊居、林超羣和林小羣舊居、何碧溪舊居、芳豔芬舊居、羅品超舊居、鄭綺文舊居、譚玉真和馮狄強舊居、少崑崙和蟾宮女舊居、任劍輝和白雪仙舊居、李祿超舊居等。 近代官員商賈舊居(2處):廣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廉伯舊居(陳廉伯),廣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廉仲舊居(陳廉仲)。 其他名人舊居(8處):廣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泰華樓(李文田,清代 探花),廣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黃寶堅石屋(黃寶堅,醫生),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嶺南藝苑舊址(趙少昂,畫家),荔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伯捷舊居(伯捷,建築師),荔灣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十六甫東四巷14號民居(黃 霑,作家、詞曲家),荔灣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十六甫東四巷16號民居(傅老 榕,澳門賭王),荔灣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聚龍村民居(鄺氏家族),昌華苑片區民居(民國時期廣州政府官員)。

名食:“食在廣州、味在西關、源自泮塘”。漢時荔枝上貢皇帝,南漢後主在昌華苑大擺“紅雲宴”。明代泮塘“五秀”(蓮藕、馬蹄、菱角、茨菇、茭筍)飄香。清代荔灣小花艇盛起牛腩粉、雲吞麪、艇仔粥、炒粉面、炒田螺、芝麻糊等各式美食。皇上皇臘味、趣香餅家特色糕點、南信雙皮奶、伍湛記狀元及第粥、銀記腸粉、順記冰室椰香雪糕等民間美食深入民心。茶樓、食店遍佈大街小巷,泮溪酒家、陶陶居、蓮香樓、廣州酒家等一批中華老字號享譽全球。 西關飲食文化和食品製作講究“色、香、味、形、意”的完美結合,享有“味在西關”之盛譽。突出的荔灣傳統小食有品質軟滑、奶味清香的南信雙皮奶和薑汁撞奶,有爽口彈牙、湯底香味濃郁的歐成記麪食,有軟滑可口、椰味純香的順記椰子雪糕,有金黃脂潤、爽滑清甜的泮塘馬蹄糕,還有銀記腸粉、伍湛記及第粥、荔枝灣艇仔粥、開記綠豆沙和德昌鹹煎餅等。荔灣美食有120多個品種先後多次在廣州美食節與中華名小吃評選活動中被評爲名牌美食或“中華名小吃”。“食在廣州,味在西關,源自泮塘。”南漢後主曾在昌華苑大擺“紅雲 宴”。明代泮塘“五秀”飄香。清代有牛腩粉、雲吞麪、艇仔粥、炒粉面、炒 田螺、芝麻糊等各式美食。皇上皇臘味、趣香餅家特色糕點等民間美食深入民心。茶樓、食肆遍佈大街小巷,泮溪 酒家、陶陶居、蓮香樓、廣州酒家等一批中華老字號享譽全球。截至2022年12月,荔灣區有美食類非遺項目13個,包括省級非遺項目涼果製作技藝(廣式涼果製作技藝);市級非遺項目西關水菱角製作技藝、象形點心製作技藝、廣式牛雜製作技藝、廣式白切雞製作技藝、廣式雲吞麪製作技藝、廣式甜品製作技藝、西關禮餅製作技藝、廣式腸粉製作技藝(荔灣);區級非遺項目廣式臘腸製作技藝、廣式乳鴿製作技藝、陶陶居點心製作技藝、廣州椰子甜品製作技藝。

民俗:北帝誕 農曆三月初三,泮塘北帝誕。每年是日清晨,醒獅舞動,到仁威祖廟的北帝像前磕拜,而後恭恭敬敬地倒退出廟門,並跟着請出的北帝“行宮”,繞村而行,一路上鑼鼓喧天,獅隊狂舞。泮塘附近十八鄉的村民紛紛前來祝賀、參神、進香、唱八音,廟前廟內,香菸繚繞,人來人往。仁威祖廟在20世紀20年代以後,幾經滄桑,曾一度沉寂。1983年8月,仁威祖廟成爲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仁威祖廟被移交荔灣區管理,區政府十分重視,加強對該廟的保護、修復與整飾,使這座千年古廟重放異彩,成爲荔灣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景點和開展地方民俗活動的場所。2000年4月7日(農曆三月初三),區文化局、區文物管理所在仁威祖廟廣場舉辦首屆仁威祖廟廣場民間民俗文化活動,既延續過去泮塘地區三月三北帝誕活動的形式,又把健康的文化元素滲入到民間廟會中,內容有昔日流行的雞公欖、菠蘿雞、竹織、剪影等傳統小手工藝製作,還有粵劇摺子戲表演、高樁舞獅、舞龍、說書、展覽、猜燈謎等。2001年、2002年第二屆、第三屆仁威祖廟廣場民間民俗文化活動如期舉行,增加少兒舞蹈、少年武術和氣功表演等內容。2005年,仁威祖廟聯合各地村民會舉辦“三月三泮塘仁威廟會”,荔灣區泮塘村,原芳村區茶窖村、坑口村,白雲區三元里 村、黃聖堂村,東山區楊箕村(今屬越秀區)及南海市(今佛山市南海區)鹽步等地的20多支醒獅隊從四面八方齊集,祝賀並參加巡遊活動。

粵劇八和祖師誕 粵劇、粵曲是廣府地區最具影響力、流傳廣泛的戲曲品種,也是中國衆多戲曲藝術中的一株奇葩,享有“南國紅豆”的美譽。荔灣區是粵劇、粵曲的發祥地之一,也是粵劇八和祖師誕的誕生地。 傳說,華光爲治火之神。戲行前輩極爲尊崇華光祖師,認爲祭拜過華光,求得火神庇佑,就能逢凶化吉,消災避禍。清代,粵劇戲班多用木製“紅 船”穿行於河網地帶,並在紅船上演出;戲班在陸地上演出時,多搭竹木戲棚。因此,各路戲班爲避禍,戲前祭拜華光祖師,漸成習俗。農曆九月廿八日是華光祖師誕辰,各戲班都會舉行祖師誕祭拜活動。清光緒十五年(1889),八和會館建成後,八和弟子的祭拜活動集中在會館大堂舉行。祭祀活動流程:是日9時前,先在會館門前進行醒獅會演;9時整,祭拜活動在“封相鑼鼓”(粵劇音樂牌子)音樂聲中正式開始,八和弟子與粵劇粵曲愛好 者在華光座像與田竇二師、張騫師傅神牌前上香,擺上應時鮮花與水果、燒肉等祭品;然後粵劇藝人聚餐,邊吃燒豬 肉,邊交流溝通,有時也會向祭拜者每人分發一份燒肉、餅食。會館“大佬 倌”號召能者捐錢捐物,用以資助貧困和年老體弱藝人。至此,祖師誕祭拜活動結束。

1938年,日軍侵佔廣州後,八和會館被毀,祖師誕祭拜活動被迫停止。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7年,八和弟子在今荔灣區恩寧路177號購置會館,恢復祭拜活動。1951年,廣東八和粵劇職業公(工)會被撤銷,資金來源被阻斷,祭祀活動規模逐漸縮小。“文化大革 命”期間,在“破四舊”浪潮中,祭祀活動基本停止。粉碎“四人幫”後,香港一些著名粵劇演員回穗祭拜華光大師。此後,祖師誕祭拜活動又開始公開進行,但規模尚小。1985年成立廣東省 粵劇八和聯誼會後,祭拜活動規模日益擴大。

生菜會:生菜會是農曆正月間珠江三角洲一帶特有的傳統民俗活動,歷史久遠,始於明朝。清代進入鼎盛時期。生菜會期間,羣衆席地大吃“生菜包”的場面壯觀,祭拜觀音菩薩,“求觀音開庫”“搶炮頭”“摸蜆摸螺”等一類古老儀式習俗豐富多彩。民國時期,生菜會盛況不減,並且增加的醒獅、舞龍、唱粵劇大戲等民俗活動也逐 漸興盛起來。荔灣原芳村區衝口街道坑口村的生菜會始於清代,1966年中止,1986年恢復。

坑口生菜會是羣衆自願參與的活動,人數衆多,項目豐富多彩。除傳統節目外,還有生菜宴(必備主菜有生菜包、齋菜、生菜魚丸、慈姑豬肉)、連臺大戲(設戲臺和比武臺,粵曲、舞獅及比武輪番登臺表演)、獅子巡遊(2013年復辦,2014年邀請附近鄉村前來參與)、揮毫潑墨(邀請文人墨客在品嚐生菜包的同時,揮毫潑墨,吟詩作畫寫字。詩人朱帆寫道:瓊樓高矗百花叢,坑口財源步步豐。更有村頭生菜會,萬民祈福是新風)。

坑口生菜會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廿五至廿七日舉行,農曆正月廿六爲最高潮。從1986年復辦時參與者六七千人到近年的將近二十萬人。不僅廣州本地人 紛至沓來,四鄉民衆甚至港澳、東南亞等地也有人專程趕來參加。 2007年5月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申報的民俗生菜會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黃大仙祠廟會:據民間傳說,黃大仙是廣東東莞人,晉時拜葛洪爲師,修煉成仙。廣東省內最早祭拜黃大仙的是羅浮山沖虛觀旁的黃野人庵,而最早命名爲“黃大仙祠”的卻是荔灣花地的黃大仙祠。後來,在花地黃大仙祠任神職的南海人樑仁生,把祠裡的黃大仙像帶到南海,並掛在村口供村民祭拜。所以南海也曾建有黃大仙祠。再後來,樑仁生去香港謀生,臨行前向黃大仙許願“如果發達,將回來重建黃大仙祠”。 經過多年的拼搏,樑仁生果然發家,便恪守諾言在南海修建黃大仙祠,並每年寄錢回來作香火錢,南海黃大仙祠逐漸發展成規模較大的祠廟。接着,樑仁生又把黃大仙像帶到香港,並建起香港黃大仙祠,並把影響擴大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坐落在花地的黃大仙祠建於清咸豐年間,光緒三十年(1904)進行擴建,一直以來香火旺盛。黃大仙祠新春廟會從農曆年初一舉辦到十五,有新年祈福、接財神、玉皇大帝聖誕、上元誕(天官賜福)等活動,還會在祠堂前面廣場搭建戲臺,演出粵劇,並有耍猴、賣武、醒獅等表演,祭拜者人數最多時一天過萬。

商貿:2022年,荔灣區優化提升大西關(上下九-永慶坊)嶺南特色商圈,振興上下九路步行街;推動華潤萬象城、聚龍灣太古裡、醫藥港COCOPARK購物中心等商業地標的建設與招商,加快構建白鵝潭世界級地標商圈。促進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助力茶葉、花卉、中藥材、服裝、水產等重點專業市場做大做強,強化直播電商、市場採購等新業態賦能,加快實現數字化轉型,激發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建立優質商貿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拓展消費場景,促進荔灣商貿企業“微循環”。以活動聚人氣、創品牌,辦好國際購物節、美食節、直播電商節、羊城夜市等廣州消費品牌活動,打造“荔灣歡樂購”、“探索荔灣 尋味西關”等文商旅融合活動的荔灣品牌,推動荔灣入圍“2022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前三。推動西關美食文化體驗館項目,動員並指導廣州酒家成功申報商務部“2022年全國誠信興商典型案例”,促進粵菜餐廳以“西關風情”爲主題的嶺南文化品牌建設,傳承和弘揚嶺南文化,推動粵菜傳統行業走向規模化、品牌化、國際化,推動《粵菜餐廳西關風情特色服務規範》的制定和實施。是年,荔灣區新增市場主體1.5萬戶,註冊外貿企業3000多家;全區個體經營戶8.26萬戶、從業人員9.81 萬人、資金數額 31.45 億元,分別增長3.1%、3.7%和6.2%;私營企業 5.50 萬戶、從業人員 49.59 萬人、註冊資金 1577.67 億元,分別增長 6.8%、 2.9%和 13.3%。

交通:荔灣區位於廣州市中心城區西部,是連接佛山的主要出入口,交通網絡縱橫交錯:連接周邊市區的內環路西半環、環城高速西半環等快速幹道,貫通珠江兩岸的珠江大橋、人民橋、鶴洞大橋、東沙大橋及珠江隧道、洲頭咀隧道等橋樑隧道;由北往西南方面分別連接機場高速、廣清高速、廣佛放射線、龍溪大道、廣珠西線、東新高速等主要交通出口;北接廣州火車站、白雲機場,西有滘口客運站,南有芳村客運站,還有可通世界各地口岸的新風港;已有和規劃地鐵1、5、6、8、11、10、13、19號線及廣佛線共9條城市地鐵,以及廣佛肇城際線、廣佛江珠、廣珠城際北延線3條城際輕軌貫穿。 2022年,荔灣區廣鋼新城片區累計開放通行市政道路8公里,成功開通龍溪中路花地河橋、白鶴沙直街橋、沿河路橋等3座橋樑,推動海龍科創區起步區周邊道路工程、鶴洞路培英人行天橋、鶴洞路華麗苑人行天橋等項目轉入實施,花地大道中南延線(鶴洞路-環翠北路)廣鋼新城項目完成建設方案編制、徵拆摸查等工作。加快完善“兩橋三隧 五路六軌道”交通路網體系,建成開放13條道路。

四、位置、範圍與面積荔灣區位於廣州市西部、北迴歸線南側(東經113°10′~113°15′,北緯 23°02′~23°09′)。東北部與越秀區相連,東南部與海珠區和番禺區隔江相望,北部、西北部與白雲區相鄰,西部、南部與佛山市南海區相接。水陸面積62.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59.1平方千米。

五、氣候2022年,荔灣區天氣氣候具有“高溫日數偏多,影響颱風個數多”的特點。全年平均氣溫23.1℃,較常年偏高0.7℃。高溫日數38天,較常年偏多18.1天。最高氣溫38.3℃,出現在7月28日;最低氣溫4.8℃,出現在2月21日。全年降水量1786.7毫米,暴雨日數爲11天,較常年偏多2.4天。共有4個颱風影響我區,分別是“暹芭”(7月)、“馬鞍”(8月)、“納沙”(10月)、“尼格”(10月)。颱風“暹芭”影響期間,海龍街龍溪水閘站7月3日錄得全區全年最大24小時雨量271.0毫米。

六、水文資源2022年,荔灣區共有河道(涌)91條,總長134.3km,具有防洪潮功能的河道共7條(段),長度約42.28km,具有排澇功能的河道共84條(段),長度約92.02km;共有湖泊1個,水域面積15萬m2;堤防(岸)總長185.96km,其中1級堤防(岸)31.93km,2級堤防29.14km,4級堤防(岸)124.19km,5級及以下堤防(岸)0.70km;水閘共計54座,其中中型水閘3座,小型水閘51座;泵站共計43座,其中中型泵站2座,小型泵站41座。

七、千年花地花地爲廣州附城一大風景勝地,園林衆多,清末和民國初年, 有大小園林30多處,以留芳園、醉觀園、紉香園、羣芳園、新長春園、翠林園、餘香圃和合記園八大名園最出名,各有特色。除八大名園外,較有名的園林還有翠香園、馥林園、茂林園、評紅 園、文園、永安園、杏芳園、敏修園、合成園、桂香園、茂香園、嶺鬆園、仁香園等。至於名人之園林則有伍氏(廣州四大富豪之一)之馥蔭園、詩人張維屏之聽鬆園、鄧大林之杏林莊、康有爲之康園和有“仙殿白蘭”美稱的小蓬仙館等。鴉片戰爭之後,花地園林日漸衰敗,特別是日軍侵佔廣州後,花地園林多遭毀壞。1956年,八大園林中的留芳園、紉香園、仁香園、翠林園、羣芳園、新長春園等,均併入醉觀園,易名爲醉觀花園,做爲花卉盆景生產基地。1983年10月廣州市政府決定定名爲“醉觀公園”。

留芳園:位於鬆基直街道西北部,毗鄰大通寺,佔地近1公頃。園主人梁木,新興縣天堂圩村人。該園以栽種牡丹、梅蘭菊竹及擺設“花局”爲主。清光緒年間,由山東菏澤來花地栽種牡丹之花農,先後在該園居留的有100多人,曾贈給該園黑漆金字“國色天香”牌匾。該園還在池塘中建亭飼養孔雀,春日遊客多專程到此觀賞牡丹和孔雀。

醉觀園:位於花地河東岸。園主人樑熾權,新興縣天堂圩村人。該園佔地近1公頃,緊靠花地河,交通方便,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該園的牡丹花冠絕一時,飲譽珠江三角洲,擺設的“花局”各式齊備,許多富紳大戶都專程前來買花。園主人還利用該園幽雅的環境,辦起園林式的酒樓“醉觀樓”,招徠衆多遊客。

紉香園:在花地河旁,佔地近 1公頃。園主人(姓名不詳)栽花之餘,愛與詩人墨客交往。光緒十一年(1885),邀請廣東德慶舉人樑修來園居住,並請他對園中奼紫嫣紅的奇花異卉賦詩揮毫設置“百花詩壇”。事後,樑修將諸花題詠稍作增刪,裁爲百首,編爲《花埭雜詠百首並序》(俗稱《花埭百花詩》)。該園聲名由此倍增。

羣芳園:地處花地河畔,佔地近 1公頃,建園前原是“東園”的一部分。園主代理人利積良,芳村坑口村人。《番禺縣續志》載,“此處園林,均是昔日廣州豪富潘氏有爲之物業,取名東園”,是潘有爲“栽樹蒔花爲先大夫暮年怡情之所”。清道光年間,嶺南愛國詩人張維屏辭官歸裡後,曾寓居於此,並在其《東園雜詠》詩序中,記敘該園林之美景。

新長春園:位於花地合約街道的 觀音廟右側,佔地近1公頃。園主人黎超海,順德陳村人。該園以栽種牡丹和 擺設“花局”爲主,兼推銷花木。

翠林園:位於花地合約街道的觀音廟左側。園主人卜耿裳,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人。該園是花地名園中之佼佼者,園中樓臺亭閣、水榭迴廊,建築優雅。清代,北京來廣州上任的官員,沿着小北江乘船而至,多在該園小住,等候入城交接;而廣州離任官員辦理完移交手續,也往往在此暫歇。故此,翠林園實際上成了廣州城外的迎賓館。

餘香圃:位於花地合約街道對面涌邊街道。園主人羅滔,花地村人。此園除栽種多種花卉外,還以產生欖(山欖)出名。所產生欖,果肉爽脆可口,食後甘涼,生津止渴,雖售價特別昂貴,也爲人們爭購。

合記園:位於花地儒林新街道。園主人姓何,順德陳村人。此園主要特色是以栽種蘭花爲主,名種有企劍白蘭、軟劍白蘭、化紅白蘭、徽州墨蘭、金絲馬尾蘭等。

八、旅遊資源荔灣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核心傳承地,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粵劇、粵曲、三雕一彩一繡一窯、西關美食、西關大屋、西關小姐等文化符號享譽全球。荔灣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擁有3個A級旅遊景區,2個旅遊客運站和3個旅遊中心,入選全國市轄區旅遊綜合實力百強區,位列中國夜經濟繁榮百家縣市榜單前三。荔灣始終堅持以“繡花”功夫推動嶺南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進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建設,高質量打造荔灣文商旅活力區。2022年,荔灣區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沙面•西堤3A級旅遊景區;永慶坊獲評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以其爲起點的“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遊”成功入選全國12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2023年,荔灣區將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荔灣實踐,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擴大荔灣高水平改革開放,全面融入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轉型進程,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持續改善民生,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推進“三大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率先建設老城市新活力示範區,爲廣州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體現荔灣擔當、展現荔灣作爲,助推荔灣區建成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羣中的文化厚重、宜居宜業、充滿活力、幸福美麗的國際大都市現代化中心城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1、劉晨輝,1973年12月生,漢族,廣東大埔人,1994年7月參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學歷。

2、譚明鶴,男,土家族,1972年12月出生,湖北巴東人,1994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

3、樊伯歡

4、吳輝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爲自媒體平臺“本站號”用戶上傳併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