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侏羅紀植物王者的日常 樹蕨在臺灣
高聳樹蕨在森林中撐起的羽狀大傘,許是人類與恐龍的共同記憶。
【圖/文.臺灣光華雜誌】
被稱爲活化石的蕨類,展現出古老生命強大的韌性和適應力。其中,完美融入這塊土地的樹蕨,成爲臺灣的日常一景,也爲來自世界的訪客,帶來一場珍貴的旅程體驗。
走在新北市坪林金瓜寮魚蕨步道,聽得到小溪涓流而過,碰觸得到蜿蜒巖壁上的各類植物,在常見的闊葉植物其中,還有高高舉起「問號」的筆筒樹、臺灣桫欏,與我們打招呼。
這些與一般樹種高度匹敵的樹蕨,曾是森林的主宰,在侏羅紀時代高至20至40公尺,足以蔽天,連恐龍都只能從下方通過;如今,則爲到訪坪林的我們,撐起一把羽狀大傘。
在坪林的金瓜寮魚蕨步道,到處可見臺灣桫欏和筆筒樹等樹狀蕨類。
活化石的「樹蕨」
低矮、灌木型態的蕨類中,「樹蕨」因其高大外型,從古至今便吸引許多科學家的注目;它被認爲保存遠古蕨類原始型態特徵,因而獲得「活化石」的稱號。
原來,兩億年(三疊紀~侏羅紀)前,在種子植物出現後,樹狀蕨類就因無法與它們競爭,族羣數就漸漸減少,所以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郭城孟認爲:「如今你在世界各地要看到樹木狀蕨類機率很低、很少。」
另外,樹蕨的棲地也有嚴格要求:熱帶雨林、海拔2,000至3,000公尺高山和雲霧,缺一不可。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郭城孟將臺灣山林中的日常搬到商業區,打造出都市裡的侏羅紀一隅。 (林格立攝)
全球筆筒樹的中心
以臺灣代表樹蕨之一──筆筒樹而論,主要所在地北部區域,地形層層疊疊,因東北季風與洋流所帶來的充沛水氣,而無明顯乾季,孕育一片難得的亞熱帶森林,成爲筆筒樹資源最爲豐富的地區。
對照全世界同緯度區域來看,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墨西哥北部等,都不是有利蕨類生長的生態環境,「所以說北北基宜的環境是全世界非常罕見的。」郭城孟說。
也難怪,他會讚歎:「臺灣是一個又老又年輕的島嶼。」地質年齡千萬年的臺灣島,住着一羣兩億,甚至三億多歲的蕨類們,也讓走入臺灣北部的森林步道時,彷彿置身侏羅紀世界。
我們都是桫欏科
在北部低海拔森林中,與這羣樹蕨初遇時,乍看與種子植物的樹木相似,但再細心觀察,仍可發現許多不同之處。
全臺灣向陽、潮溼地區,皆可看見在北部常出現的筆筒樹,外層包裹着金黃色鱗片「問號」的幼葉,是辨別的標識性特徵;最長可達三公尺的大型羽狀樹葉,老化脫落後,在樹幹上留下橢圓狀葉痕,打造出近似蛇身上美麗的紋路,也因此被日本人稱爲「蛇木」。它們即是最爲外國遊客驚歎的臺灣主要樹蕨種類。
數量次多,是分佈中、低海拔地區,常被誤認爲筆筒樹的臺灣桫欏,快速識別方法除莖頂呈深棕褐色,還有因其老葉無脫落機制,圍繞着樹冠下垂的樣態;此特性被許多山友形容它們是「穿着草裙的舞者」,郭城孟解釋,其實此機制是爲避免藤蔓植物攀爬而衍生出的生存手段。
「桫欏家族」還有樹裙較爲稀疏、高度略矮的鬼桫欏;生態功能、外貌與臺灣本島的臺灣桫欏雷同,但僅分佈於蘭嶼天池的蘭嶼桫欏;從北方飄洋過海落腳大屯山區,驗證臺灣具生態上「北坡」概念的韓氏桫欏;看似與筆筒樹無異,但偏好熱帶雨林氣候,因而只出現在南部浸水營林道的南洋桫欏。
值得一提的是,同家族中的臺灣樹蕨,外型雖與鬼桫欏相近,高度卻更爲低矮,和韓氏桫欏是少數不具樹型的桫欏科成員。
臺灣北北基宜的多變地形,以及雲霧繚繞的高溼度環境,是樹蕨的理想生長環境。
「臺灣人都是暴發戶嗎?」
多數臺灣人在全臺多個步道能碰觸到的樹蕨,其實在國際上相當稀少,更在多國都被列爲保育類植物。
《華盛頓公約》也將全球桫欏科植物列入附錄二中進行監管,國際間進行貿易時,需附有《華盛頓公約》許可證纔可進行。
但在臺灣,我們與它們朝夕相處,不僅熟悉,借用這些天然材料的歷史,也是生活日常。以筆筒樹爲例,氣生根密佈的基部,採收後製爲蛇木板、蛇木柱,因爲排水通風良好、耐用,被視爲種植蘭花等植物的優良介質;烏來過往也有商家將花紋獨特的筆筒樹幹再製爲筆筒,深受日本觀光客喜愛。
過往臺灣北部的農家,有將筆筒樹葉梗砍下,串成長方形板子,作爲蕃薯磨泥的天然廚具。導演吳念真也曾撰文分享,幼時與手足一同用此工具,加工蕃薯制粿的甜蜜回憶。
這些事蹟在外國人眼裡可能頗爲驚世駭俗。「以前有一位在蘇黎世大學的同事來臺灣,當我帶着他經過一處菜市場時,他一看到路邊丟着蛇木柱,馬上要我停車,因爲他要撿回家。」郭城孟表示,當時那位在路邊翻動垃圾堆的身影,實在難忘。
他在德國柏林植物園工作時,有次被同事問到:「臺灣人都是暴發戶嗎?」原來臺灣如此全面性的利用筆筒樹的方式,在外國人眼裡看來是把侏羅紀老古董拿來使用的豪奢行爲。郭城孟笑說,自己有次被問到煩了,便理直氣壯地回:「我們就很多,不然你要怎麼樣。」
漫步臺灣山林間時,不妨在叢林中尋找這些舉着「問號」新芽的樹蕨吧。
疫病的另一面
但天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竭用之不盡,面對氣候變遷等變化,也讓我們老靈魂的生存環境產生微妙變化,併發出警訊。
自2006年開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現「農業部」)林業試驗所陸續接獲民衆通報有筆筒樹大量死亡,地點從北臺灣,後續擴散到全臺及蘭嶼,在2011年達到高峰。
《臺灣光華》曾於2011年專訪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傅春旭,深入記錄這場被稱爲臺灣筆筒樹浩劫的起源與真相。
席捲全臺筆筒樹的疫病,引起世人關注,掀起一波保護筆筒樹運動,也讓林試所破天荒啓動「方舟計劃」,將筆筒樹孢子存入種原銀行。最終確認筆筒樹的凋萎原因,源自象鼻蟲傳播的細菌與真菌,並由林試所持續監控野外族羣數量。
對於這波疫情,郭城孟有不同見解。
他認爲,侏羅紀是充滿雲霧的環境,也讓筆筒樹自數億年前便保留了需要高度潮溼的習性,「對它們來說,金黃色莖頂的空氣能否維持在接近100%溼度環境是持續生長的關鍵,因爲只有莖頂的細胞生長點行細胞分裂,纔會茁壯。」接着他以臺灣人喜愛在家種植的鐵線蕨爲例,說明勤澆水,但空氣溼氣不夠高會讓蕨類出現委靡狀態;如果將其套上塑膠袋,則會因溼度升高,而馬上恢復生機。
所以,當時筆筒樹的生存環境或因颱風所帶來的焚風等因素溼度下降,導致筆筒樹衰弱,進而增加被昆蟲和真菌感染的機會,纔會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我當時去看的時候,大棵的樹的確都死掉了,但是小棵的筆筒樹還是活得很好,」郭城孟指出,溼度隨高度而減少,小筆筒樹恰巧高度低、溼度充足,樹體健康強壯,成功躲過這場疫病。
郭城孟接着表示,菌是一直都活在環境裡,象鼻蟲的出現也並非一朝一夕,的確野外族羣數量因爲瞬間陣風導致較大樹體接連死亡,數量一多畫面更顯觸目驚心,「但他們(筆筒樹)本來就是一個老東西,會有自己的習性和適應方法的。」他笑說,蕨類可是比恐龍還厲害,是「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最佳案例。
這些跨越萬年的老靈魂,在郭城孟及其團隊的努力下,於臺北近郊南港打造「蕨園」,成爲臺北這座進步城市中的一抹地景。在高樓大廈之間,自成一片綠意盎然,成爲都市中忙碌步調的避風港,不時有附近的上班族偷閒到訪,放鬆身心,也吸引蕨類愛好者到此,一同徜徉於上天贈與臺灣的日常景緻中。
諳曉臺灣樹木知識的原住民,料理善用各種在地香料,如圖中帶有辛辣氣息的山肉桂。 (林旻萱攝,蕭郢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