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快完善覆蓋全社會徵信體系

中新經緯3月10日電 據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微信號10日午間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管理局發佈專欄文章《推動徵信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到,加快完善覆蓋全社會徵信體系,強化徵信監管。

文章稱,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建設覆蓋全社會徵信體系的重大決策,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部署,堅持徵信爲民理念,不斷擴展徵信服務廣度深度,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央行基礎徵信地位,持續提升服務質效

文章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建設並持續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爲金融機構共享信貸信息等金融信用信息提供全面的基礎性徵信服務。目前,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成爲全球覆蓋人口最多、收集借貸信息最全的徵信系統。截至2023年末,數據庫累計收錄11.6億自然人信息及1.3億戶企業和其他組織信息,有效滿足金融機構信貸等業務對信用信息的需求,在促進融資、防範金融風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章稱,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持續提升公衆徵信服務便利性,通過構建人工櫃檯、自助查詢機、互聯網等多渠道的徵信服務體系,信用報告查得時間大幅縮短,徵信異議辦理便捷高效。2023年,爲信息主體提供個人信用查詢1.13億次、企業信用查詢360萬次;全年受理個人徵信異議5.0萬筆、企業徵信異議0.6萬筆,異議解決率保持在95%以上。

文章提到,中國人民銀行積極推進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建設,助力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截至2023年末,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累計辦理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3168萬筆,提供查詢2億次;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累計促成融資50.2萬筆、金額21.2萬億元。

大力發展多層次徵信體系,廣泛覆蓋社會徵信需求

文章表示,中國人民銀行以“政府+市場”雙輪驅動徵信體系發展,全方位、多層次覆蓋社會徵信需求。一是積極穩妥發展個人徵信機構。先後於2018年、2020年批設百行徵信有限公司和樸道徵信有限公司2家個人徵信機構,兩家機構2023年提供各類徵信服務420億次,實現個人替代數據的共享應用。二是引導企業徵信機構全面提高服務質效。149家備案企業徵信機構整合企業註冊登記、生產經營、合同履約等各類信用信息,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分、反欺詐、聯合建模、決策支持等產品,2023年全年共提供各類徵信服務223億次。三是深化地方徵信平臺建設。推動地方政府建成省級地方徵信平臺31家,連通當地政府部門、公用事業單位等,加強涉企信用信息共享應用,2023年全年幫助227萬戶企業獲得貸款8.6萬億元。

積極推動信用評級市場發展,有效增強評級機構綜合實力

文章顯示,中國人民銀行以機構管理爲核心推動評級市場發展,不斷提升我國評級機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一是優化信用評級市場結構。營造健康有序的評級生態環境,形成優勝劣汰的行業發展機制。全國備案評級機構共計52家,2023年全年累計開展債項評級和主體評級近7萬筆。二是穩妥推進信用評級對外開放。標普全球評級公司、惠譽國際評級有限公司以獨資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以合資方式展業。三是推動評級機構“走出去”。評級國際合作和交流日益頻繁,境外評級業務不斷拓展,着力構建服務“一帶一路”跨境評級支撐體系。

全面加強徵信監管,切實保障信息主體合法權益

文章還稱,中國人民銀行以保障信息主體合法權益爲核心,不斷完善徵信管理體系,全面加強徵信監管。一是構建以條例爲統領、規章爲主體的徵信法規體系。2013年 1月國務院頒佈《徵信業管理條例》後,中國人民銀行陸續制訂發佈了《徵信機構管理辦法》《徵信業務管理辦法》《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規章,爲徵信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持續健全徵信行業治理體系。加強對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接入機構、徵信機構和評級機構的現場檢查;完善非現場監管框架,提升監管的時效性、有效性和針對性,各類機構運營合規性得到顯著提升。三是加強徵信宣傳,依託“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6·14”信用記錄關愛日等節點,持續開展徵信知識普及活動,先後開設“《徵信業管理條例》頒佈十週年”“十年徵信路 奮進新徵程”等專欄,普及徵信知識,提升社會信用意識,促進誠實守信觀念深入人心。修訂完善《徵信投訴辦理規程》,依法依規處理羣衆徵信維權,切實保護羣衆徵信權益。

文章最後稱,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持續優化徵信市場佈局,加快完善覆蓋全社會徵信體系,強化徵信監管,爲建設金融強國貢獻力量。(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