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陋習 搭順風車爽賺外快
投信基金經理人因可接觸投資先機,搭「順風車」賺錢在業界不是秘密。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業界人士指出,二○一二年前安泰投信副總謝青良利用代操勞動基金炒股後,金管會推動投信投顧法加重背信修法,將刑度加重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不法利益達一億元以上者,可處七年以上徒刑,均得併科高額罰金,被業界稱爲「謝青良條款」。
但基金經理人手握鉅額資金和先機,有些人會「順便」跟風炒股,如利用人頭帳戶突破公司內部稽覈、金管會查覈;曾有基金管理人忍了兩年才動用人頭戶裡炒股不法所得,最後依然難逃法網。
根據新北地院判決,涉案基金經理人手法如出一轍,皆因職務上代操基金,依各公司規定,需參加基金績效檢討會議、投資管理團隊會議、遴選核心持股會議等內部會議,接觸其他基金經理人交換投資策略等即時投資訊息,提前掌握可能資金動向。
涉案人還可取得每日個股買進報告、投資決定書,和各種財經專業研究員所撰寫投資分析報告、研究報告,對於總體經濟、產業和市場趨勢、發行股票公司營運展望、獲利預估、財務狀況等最新產經要聞一清二楚。
這些人涉在基金買進前數日或同日,透過手機或電腦網路以人頭證券戶提前進場大量買股;待公司基金大量買進特定股票拉擡股價上漲後再出脫持股,或在公司基金賣出標的股票前,提早獲利了結或以現股當衝獲利。事後再利用親友帳戶掩飾、隱匿不法所得,使公司難以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