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爬上藤校的中國孩子,倒在找實習的路上......

每年畢業季,留學生們都會踏上求職之路,拿到一份心儀offer,也就成了大家的共同願望。但在北美找工作並非一件容易事兒,不僅要考慮薪資待遇和自己能力的匹配程度,還要去了解職業的發展前景,然而現在更嚴峻的形勢出現了,那就是對於名校生來說,可能還沒到求職那一步,就已經被實習“教做人”了,現如今,一大批爬上藤校的中國孩子,倒在找實習的路上......

From 留學全知道

微信號:EduKnow

名校畢業找不到工作,早就不是新鮮事。

但正在就讀的天之驕子們可能沒想過,還沒到求職那一步,就已經被實習“教做人”了。

三年前被普林斯頓大學錄取時,Daniel從未設想過,自己將來會在就業市場“輸”得一敗塗地。讀着兩大就業熱門專業,普林斯頓光環加身的他,找實習的簡歷投遍華爾街大大小小的公司,卻顆粒無收。

眼看着暑期時間不多了,Daniel通過校友關係找到一家學長開設的、僅有三人的初創公司,總算爭取到一個實習機會。

他絕非個例。

2024申請季,普林斯頓的錄取率爲5.7%;而今年暑期,高盛集團只放出2600個實習職位,卻收到31.5萬份申請,錄取率僅爲0.8%!

找到心儀的實習工作,比申請藤校還艱難。

這個夏天,對美國的名校學子們來說卻是“寒冬”。

美國各大企業在暑期招攬實習生已成傳統慣例,但今年實習崗位卻大幅減少,有些公司甚至沒有釋放崗位。

對經濟預期不佳,美國的企業們也開始“降本增效”。名企光環、住房補貼、團建娛樂……優厚的條件讓大企業的實習名額炙手可熱,也讓實習生成了削減成本落下的“第一刀”。

美國招聘網站ZipRecruiter顯示,從去年夏天至今,網站上的實習職位數量下降了14%;另一個求職網站Indeed 上的實習職位數量也有所下降。

具體來看那些大家最愛的名企,金融和諮詢行業降幅最大:

高盛今年招聘的暑期實習分析師比2023年少了200名;總實習職位數量僅2600人,但收到了31.5萬份申請

摩根大通暑期實習分析師人數減少了600人,佔總數的10%以上;他們總共收到了49.3萬份申請,比去年夏天增加了82%

特斯拉在開學前幾周撤回了發出的實習offer

就業市場蕭條,手握名校學歷找工作早已不夠,大家都拼命想在簡歷裡塞滿漂亮的實習經歷,倒逼得找實習也捲上加捲。

尤其是過往光鮮亮麗的金融行業,學生們今年求職往往鎩羽而歸。

根據彭博社報道,目前國內尋求金融職位的人數較 2023 年同期增長了約30%,而職位空缺卻減少了30%。

智聯招聘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也顯示,第二季度一些金融職位(特別是基金、證券、期貨和投資領域的職位)已跌出薪酬最高的行業排名。

不少學生不惜支付高達5萬美元的費用給求職機構,來獲得夢寐以求的金融工作。但華爾街的公司正在減少對國內的招聘,許多學生花了錢也依然一無所獲。

從留學機構拿下大學offer後,立馬跳入求職機構,已經成爲名校生圈子中的“潛規則”。

此前我們曾採訪過一位拿下兩大藤校offer的準大一新生,他告訴我們:“藤校新生羣裡大家討論的,都是接下來怎麼選求職機構。”

對於這一點,深耕大學生求職行業多年的Leo深有感受。2015年時尋求職業幫助的還以碩士或者應屆生居多,但到2017、18年開始往後,本科生、甚至是大一學生的比例大大增加。

Leo,以及另一位同樣深耕求職行業近十年的資深人士Patrick都觀察到,越是名校學生,提前準備求職的意識越鮮明。

名校學生求職難,一方面大公司在名校的面試和錄取經常採取'名額分配製',大家都在跟同校的同學競爭有限的崗位,導致了一些後知後覺的同學,會在進度上落後於同齡人;其二,公司爲了招到合適的候選人,會通過低年級項目銜接暑期實習的方式在大一大二階段開始選拔候選人。此外大部分同學因爲職業目標不明確,即便身在藤校也只能盡力做到證明自己學術能力,但工作能力完全是另一套邏輯。

學歷起到的作用,是讓求職者過簡歷關。但能否拿下offer,還要看個人能力,包括相關實習經歷、networking、面試表現等等因素。

就業市場縮水,同輩競爭加劇,多重壓力下,好工作再也不是臨近畢業秋招可以順其自然攬入懷中的,名校生也不例外。

Patrick在求職行業同樣經驗頗豐,他觀察下來,就業不易的專業也分兩種。

首先是“傳統就業困難戶”:

歷史學

除非選擇教育或研究領域,否則難以找到對口工作、直接應用所學知識。

哲學

哲學專業要求學生具備深刻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雖然這些能力在學術上非常寶貴,但在實際的就業市場中,哲學專業的學生往往難以找到特別符合專業背景的工作。

語言學

單純語言學專業就業面相對狹窄,可能僅限於教育、翻譯等領域。

藝術類專業

需要天賦和大量的投入,但就業市場相對有限,競爭激烈。

還有一些則是此前熱門,逐漸遇冷的專業:

計算機科學

競爭激烈、技術更新換代快,就業市場已經開始趨於飽和,更建議輔修專業成爲複合型人才。

經濟學

隨着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和競爭加劇,就業前景已經不再明朗,像投行近些年也會開始招收非經濟學專業的學生。

市場

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偏多,實踐技能較少,而就業市場更加看重實踐經驗,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營銷方式,適應崗位要求從頭學起,增加了就業難度。

會計學

會計行業已經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專業發展進入瓶頸期。畢業生數量增加,崗位需求卻在逐年減少,競爭加劇。

在選專業的時候,還容易出現滯後的“刻舟求劍”現象。

以當下大熱的AI專業來看,招聘需要的多是PhD,讀出來起碼十年。但現在去學AI,等十年過後,AI可能風頭早已過去。

面對滯後的信息差,我們應該做什麼?

首先家長要儘可能去關注行業發展和就業動態,而不是隻盯着當下最火的東西。

作爲學生,也要有獨立思考能力,要知道自己的真正價值在什麼地方,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來選擇。比如AI時代到來以後,反而是具有創造性的人才不容易被淘汰。

名校≠好就業,但站在升學角度看,很多留學機構爲了榜單好看、迎合家長需求,走所謂“申請捷徑”申請名校的冷門專業,但真正就讀後,需要學生自己或者求職機構來“擦屁股”。

走冷門學科進了名校後,學生就會被架在那兒了,憑專業出來找工作很難,但又覺得「我好歹是前20、前30的名校學生,不能屈就。」

專業和學校到底哪個更重要?Leo總結下來,如果要深造,那麼本科階段學校更重要,研究生的專業更重要。

“第一學歷很難改變,幾乎沒人會再去讀一個4年的本科。但是碩士可以再讀一個,這是和職業路徑更直接相關的。”

Patrick也有相似的觀點。

以美國爲例,本科階段轉專業乃至轉學,都有比較大的自由度。但到研究生階段,對專業方向要求就很強了,如果還是選擇名校+水項目,就很難招架就業時的困境。

他以一所中國家長眼中名不見經傳的大學舉了個例子:紐約市立大學巴魯克學院。

你很難在任何綜合榜單上見到這所學校,但在美國QuantNet金融工程專業排名中,巴魯克學院常年佔據榜首。

巴魯克學院應屆生薪資

學校位於紐約市的心臟地帶,與JP摩根大通銀行總部等世界著名金融集團毗鄰,也與華爾街隔區相望;從巴魯克學院畢業的校友如今遍佈全美頂尖的投資銀行、基金公司和金融公司。

從地理位置、專業程度、校友人脈等等因素來看,未來如果想在金融工程領域工作,這所學校是深造的絕佳選擇。但如果只盯着榜單名校看,中國家庭很少能注意到這類學校。

Patrick認爲,未來的就業市場,“T型人才”是最吃香的。既有橫向能力,也有縱向深度。

橫向能力,即學習、溝通、跟人打交道、解決問題、自我管理、自驅力等等能力,是綜合軟實力,人文社科學生往往這方面很強。

縱向能力則是差異化優勢,可以是硬實力,可以是各種技能,也可以是你個人認爲自身差異化的東西。

就此延伸,Patrick將不同專業知識結構分爲“線性”和“非線性”。

所謂線性專業,就是專業發展有固定路徑,需要有基礎和前期鋪墊,很難直接轉換過來的,比如CS專業,想讀博,本科一定要有CS或數學基礎;本科申請CS的話,高中也要有相關經驗或者競賽打底。

而非線性專業則是短時間可以快速學習和掌握的內容,商科就是典型的非線性知識結構。

所以在Patrick看來,花大量本科階段時間學商科是不太“划算”的。

彭博社就曾報道稱,目前華爾街的從業人員,過半都建議高中生選擇科技領域,而非金融!

這折射出了學生乃至家長選專業的很多“想當然”,比如:以後要去金融行業,就去學商科,一個反直覺的事實是:投行可能並不需要學金融的學生。

無論是財務報表、諮詢公司的案例、投行估值,很多是可以在崗位上邊工作邊學,或是在進入公司之前,用相對較短的時間週期,就能快速掌握。很多其他專業也是如此,所以本科選專業大可不必“浪費”在這些非線性專業上。

說直接點,投行最不缺的就是金融人才,學金融沒有什麼差異化,爲什麼一定要招你一個金融應屆生呢?

打個比方,投行反而也許會招有生物學背景的人,比如關注生物醫藥相關公司的產品研發(如論文)來分析公司潛在的價值,就要有一定技術門檻、而不只是金融背景了。

十多年見過無數家庭後,Leo發現,越是名校學生,反而越有提前規劃求職的意識,而很多時候也是這些學生的家長主動找來尋求幫助。

他「恨鐵不成鋼」地感嘆了一句:“其實相比這些名校生,排名靠後點的學生反而更需要職業規劃,但他們往往缺乏這個意識。”

比如大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建立人脈,去做networking,而不是到求職纔開始。因爲人與人關係的建立需要時間來認知和信任,才能在求職時起到作用。

對於父母來說也是如此。

首先是身份規劃。坦白來說,以美國爲例,招聘時普遍會更傾向有身份的求職者。從老闆角度看,外國員工要考慮的東西更多,同等水準下,當然先考慮有身份的。

名校學生家長往往對各種信息更敏銳,這一點從申請大學開始就能體現出來。他們會付出更多精力參與孩子教育,敏銳地捕獲更多信息,幫助孩子全面地參考和做選擇。所以孩子的申請結果一般不錯,也能提前從大一開始有意識準備求職。

如果不是在求職的“熱門”專業就讀,該如何爲未來職業做準備呢?

Leo的經驗是,“由果溯因”,從未來職業方向出發,倒推回來規劃當下該做的事。

比如學的是心理學專業,未來可以做HR、銷售、諮詢等等,倒推再看目前應該增加哪些硬實力和軟實力,應該找哪些對症的實習。

就算完全沒有思路,也可以各個方向多去嘗試嘗試——這就體現了早規劃的必要性,有充足的時間去嘗試。

不管什麼專業,首先要找到未來職業的探索點是什麼,找好目標;第二就是要“試錯”。

比如很多學生想去投行工作,高薪、體面。

但Leo接觸過一個學員,在投行實習了兩個月,每天都要熬夜加班,累到人崩潰。最後公司給出了100萬港幣的正式崗offer,但這個女生拒絕了,並且未來也不想考慮這個行業,“我不想把青春搭在這上面。”

很多東西,只有親身去體驗過,你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並不是“高薪”“好工作”“有前途”幾個形容詞可以概括的。

試錯過後,也可能有學生覺得,自己還需要繼續深造才能在心儀的行業紮根,選擇繼續讀碩博。

這和爲了“逃避就業”而繼續升學的選擇是完全不同的。即便升學,也要搞清楚自己是爲了更好的求職、還是單純逃避。

國內外大學生都面臨着求職困境。在Patrick看來,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留學生的求職選擇面更廣,可以選擇海外發展也可以回國。

留學生海外求職,可以避開國內目前僧多粥少的激烈競爭局面;也可以不僅限於留學的國家,去更多第三方國家和地區找機會。比如這些年的中東國家、東南亞地區、中國香港,留學生的機會更廣闊。

Patrick總結了一些熱門國家的前景:

美國

大學轉學轉專業更容易,方便變換方向,但對中國人有一定限制;求職層面建議提前研究不同區域,特別是留學所在州的產業情況,美國就業的區域化明顯,不太容易跨地區求職。

英國

地域小,區域限制少。但大學不方便轉學換專業,中國人要留下來也很難。

澳洲

留學和PSW政策相對寬鬆,但外國人要定居留下來也不方便,求職時政府和企業會更傾向照顧本地人。

加拿大

移民政策相對澳洲更友好,但新興產業發展不足,高端產業受美國限制,機會不多,傳統產業以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爲主。

但無論是留在海外拿身份,還是在海外工作幾年再看,還是直接回國發展,和前期的各種選擇也關係密切。

所以Leo反覆強調職業一定要“提前規劃”。首先要評估家庭情況、個人意願、專業情況,衡量各種選擇的可能性;其次根據學生自己的選擇,做好幾手準備;如果最終要回國發展,可以選擇不太受國別影響的方向,比如技術型的崗位或者公司,也可以利用好家庭的資源等。

Patrick則總結出來一條“學涯-職涯-生涯”的完整規劃路徑。

學涯是讀書階段,生涯是整個人生的後續幾十年發展路徑,而職涯是畢業後馬上找的工作,則是從學涯到生涯的過渡階段。

學涯和職涯的路徑,都要根據學生個人的生涯目標來逆推規劃。不論你想創業,還是想安安穩穩躺平一輩子,這些都是目標。

“職業發展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讀書十幾年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憑什麼涉及幾十年事業發展的找工作,你就相信自己能一步登天?”

很多家長諮詢Patrick一些「火燒眉毛」的問題:“孩子申請大學/馬上準備讀研,讀什麼樣的專業好找工作?”

這樣的解題思路是找到“局部最優解”,解決當下的問題。但Patrick認爲出於畢業後馬上好找工作的思路,去選校選專業,終究不是“全局最優解”的想法。

他更傾向於,找到學生本人整體的職業乃至人生規劃,再看全局之下,如何達成當下的局部最優解。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成長是一個貫穿人生的長期課題。

中學畢業即將進入大學的時候,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未來職業規劃的階段。而更多人格特質的軟實力,則需要家長和孩子從初中小學等階段就開始培養的,比如溝通能力、抗壓能力、逆商等等。

“仰望星空、擡頭看路是第一步,腳踏實地、埋頭幹活是第二步——要先把地圖研究明白,你才能開始走路。”Patrick如是說道。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當下父母爲孩子的規劃,從前期的留學,到後期的求職,不可謂不費心。

而所有的規劃,都是站在父母的資源和眼界的肩膀上來做的選擇。歸根到底,所有機構或許解決的只是家長的情緒和焦慮——父母和孩子的判斷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纔是最寶貴的。

本文系授權發佈,From 留學全知道,微信號 EduKnow,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