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診所”檢測忙

原標題:“移動診所”檢測忙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通訊員 朱琳琳

“觸發已開啓,請確認!”2月6日,在成都車輛段整備場,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供電段檢測分析室接觸網工白雲琪與工友們正在做接觸網檢測車出發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直觀來看,接觸網就是沿鐵路線上空架設的向列車供電的輸電線路,爲確保這條鐵路供電“大動脈”暢通無阻,接觸網檢測車如同“移動診所”,駕駛在鐵道線上對接觸網設備狀態進行“全面體檢”。白雲琪所在的車輛是西南鐵路首臺WX25T型接觸網檢測車,現配屬於成都供電段。

如往常一樣,白雲琪和他的工友熟練地爬上檢測車車頂,扣好安全帶,開始檢查車頂設備。“爲確保節後春運期間管內普速鐵路設備狀態穩定,2月6日至22日,我們將在接觸網檢測車上對成都局管內成渝鐵路、內六鐵路、滬昆鐵路、黔桂鐵路、川黔鐵路等普速幹線進行全面檢測。”白雲琪一邊穿戴好防護用具一邊說,“別看這輛車外觀和普通綠皮火車沒有太大區別,但車頂有幾十只與衆不同的‘大眼睛’,它們的作用可大着呢!”

據介紹,“大眼睛”是由高清攝像頭和感應傳輸元件組成,搭載在接觸網檢測車這個“移動診所”上,就像是線路上行走的“CT掃描儀”,能夠全方位、無死角地捕捉接觸網各個零部件的影像並傳輸到後臺,由白雲琪和工友們進行調閱分析,爲接觸網的“全身體檢”提供可靠依據。

“這樣的‘大眼睛’在車頂總共有22個,每個分辨率都達到6500萬像素,是普通相機分辨率的4倍,每天都要回傳幾萬張高清照片。我們會根據這些圖片,快速分析接觸網設備的‘病竈’所在,找出故障點。”白雲琪說。

“大眼睛”憑藉高清成像,極大地提高了設備缺陷的發現率。在傳統的人工巡檢方式下,沿線車間職工需要步行巡視一個月才能檢查完的,現在一週就能完成全局檢測,且接觸網上的零部件都能清晰呈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工巡檢時因距離過遠或存在視野盲區導致的漏檢、錯檢問題。

“以往巡檢時,由於接觸網支柱上設備細節多,每一處都需要兩個人相互比對確認,有時還要再三檢查,既費時間又費精力。現在有了‘大眼睛’的加入,僅用2秒鐘拍照就能巡視完一個支柱,爲在春運期間完成繁忙的巡檢工作提供了強大底氣。”白雲琪自豪地說。

春運期間,白雲琪和工友們將在檢測車上度過24天,包括“大眼睛”在內的接觸網檢測車累計將完成28次檢測任務,檢測接觸網設備總里程達40080公里。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