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零售:百貨店成反彈冠軍、電商中規中矩

一季度,中國消費零售市場回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商品零售額102786億元,同比增長4.9%,餐飲同比增長13.9%。單3月,商品零售34148億元,同比增長9.1%。餐飲同比增長26.3%。

具體來看,一季度錄得雙位數同比增幅的領域主要有金銀珠寶(13.6%)、中西藥品(16.5%)、石油及製品(10.3%)、餐飲(13.9%)。

單3月份,錄得雙位數同比增幅的行業則有所擴大,包括:服裝、鞋帽、針紡織品(17.7%),金銀珠寶(37.4%),體育、娛樂用品(15.8%)、中西藥品(11.7%)、汽車(11.5%)、餐飲(26.3%)。

從中可以看到,隨着疫情的放開,消費信心是在逐漸恢復的。像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餐飲,及體育娛樂用品都是體驗性消費、商務性消費、炫耀性消費。這些品類的雙位數增長顯示人們開始更多流動,出門與外界接觸。

而人口的流動對於消費信心的恢復非常重要。

消費信心的恢復對於零售業態也帶來了不同的影響。餐飲的高增幅分流了超市賣場的銷售,一季度,超市零售額的同比增幅僅爲1.4%。

近些年很慘的百貨零售業則迎來了喘息空間,疫情的放開、人口的流動幫助百貨業恢復了一些“生氣”,一季度,百貨店零售額同比增幅達到9.2%,是傳統業態中,增幅最高的零售業態。相對應的,體驗性相對百貨店有所不足的品牌專賣店,一季度零售額的同比增幅則僅爲0.2%。

其他零售業態如便利店、專業店、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一季度同比增幅則分別爲:8.8%、5.7%、7.3%。

從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這波疫情已經在改變中國零售業,因爲疫情放開後,反彈最快的零售業態,往往蘊藏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商業觀察家》總結下來,可能有三塊值得注意。

1、體驗第一。

最先復甦的和最快復甦的是體驗性業態,而非渠道性業態。比如餐飲、百貨店。

消費者想出門了,那麼,能給到消費者“出門理由”的零售業態,是最受歡迎的。

疫情對體驗性業態是一次沉重打擊,相對應的,疫情因素的解除,對體驗性業態可能也構成最大利好。

具體到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及體育娛樂用品都錄得雙位數增長。這些品類都是出門的“信號”。

2、商務消費場景恢復。

典型的就是便利店的恢復,便利店主要做商圈,其中,寫字樓、工廠、娛樂場所等是其的主要佈局點。便利店銷售的恢復顯示商務型消費是最早復甦的場景,人流客流恢復較快。

餐飲也是重要的商務型消費場景,餐飲3月份的同比增幅是最大的,高達26.3%。

這些對超市則可能相對不那麼有利,超市主要做家庭消費場景。

3、電商表現中規中矩。

電商增幅高出一些實體零售業態,但也低於一些實體零售業態,不像以往是增幅冠軍。

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7.3%,其中,吃類、穿類、用類商品分別增長7.3%、8.6%、6.9%。

總體來說,人口恢復流動有利於消費信心恢復,有利於市場總盤做大,在疫情階段,電商很多時候雖成爲消費者的唯一購物渠道,但受市場總盤承壓,也難以出色表現。

此次疫情放開,電商的反彈力度沒有“奪冠”,既可能說明,體驗性消費在當下越來越重要,也可能說明電商整個行業也到了轉型及分化階段,過去的那波紅利逐漸吃完,需要有讓消費者心動的新線上消費體驗,纔可能持續拉動電商市場大盤。

投資消費零售 必看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