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期役男射紅隼火箭彈 一枚無法擊發由中科院帶回釐清
陸軍今(6)日邀請媒體採訪役男「基地戰力鑑測」實況,由隸屬八軍團一三七旅步一營的首批一年期義務役進行紅隼火箭彈射擊鑑測。(杜宜諳攝)
紅隼反裝甲火箭彈系統由我國中科院自行研發,由5.1公斤的發射筒、1.66公斤的彈體組成,單人即可操作,有效射程爲220公尺。(杜宜諳攝)
一名義務役士兵在射擊口令下達後,發現彈體不發火、無法擊發,隨即進行故障排除,二次射擊仍無法擊發,隨後由士兵將火箭彈高舉過頭,帶離靶場,交由未爆彈小組處理。(杜宜諳攝)
陸軍今(6)日邀請媒體採訪役男「基地戰力鑑測」實況,由隸屬八軍團一三七旅步一營的首批一年期義務役進行紅隼火箭彈射擊鑑測。過程共有6波次、48人蔘與,但1枚火箭彈未發火、無法擊發,據悉,中科院人員已將發射器、彈體一同帶回,原因仍有待釐清。
紅隼反裝甲火箭彈系統是我國中科院自行研發,由5.1公斤的發射筒、1.66公斤的彈體組成,單人即可操作,有效射程爲220公尺。而其採筒彈一體設計,射擊後即可拋棄,並配有5倍率瞄準鏡,能有效提升射擊精準度;今日射擊距離爲200公尺,多數義務役士兵都能精準命中目標。
據悉,一具系統的價格約在10萬元左右,亦即今日鑑測共打48發,一次就打了480萬元。但過程中一度出現狀況,一名義務役士兵在射擊口令下達後,發現彈體不發火、無法擊發,隨即進行故障排除,二次射擊仍無法擊發,隨後由士兵將火箭彈高舉過頭,帶離靶場,交由未爆彈小組處理。
據瞭解,由於紅隼火箭彈採筒彈一體設計,構造均有所保密,接訓部隊亦無法清楚得知細節,因此未爆彈小組已將該具紅隼火箭彈交由中科院人員。軍方人士透露,先前中科院測試時,均未有不發火問題,這次是「首次」出現該狀況,後續中科院會釐清原因,再適度對外公開。
陸軍司令部今表示,首梯一年期義務役役男,自9月16日起分於南、北測考中心展開爲期13周的基地訓驗,期間以實彈測考方式,實施野外行軍宿營、連、營綜合戰鬥教練、各式武器(火砲)射擊訓練,使完訓部隊具「執行戰備」及「地面防衛作戰」能力。
陸軍司令部指出,因應兵役政策調整,國防部今年起恢復徵集1年期義務役,役男於入伍後首先需接受完整8周入伍訓練課程,並於結訓後分發部隊服役,續服44周部隊實務訓練,進一步接受完整的駐地、專精、基地及聯合演訓等訓練。
其中,基地訓練區分爲「普測」、「戰力射擊與鑑測」及「作戰計劃暨戰備任務鑑測」3階段;「普測」階段主要藉各項專長測項及簽證,驗證官兵專業專長戰力;「戰力射擊與鑑測」階段則結合防衛作戰想定狀況,誘導部隊實施實彈射擊;「作戰計劃暨戰備任務鑑測」階段,則於部隊戰術位置,依「實地、實作及實練」方式訓測,以提升部隊整體防衛作戰能力,達「戰訓合一」目標。
陸軍司令部進一步指出,今日紅隼火箭彈實彈射擊,主要驗證官兵反裝甲武器射擊成效,使役男更加熟稔新式武器操作,提升部隊不對稱作戰能力,落實實戰化訓練目標。射擊前,義務役反裝甲兵已至步兵學校受訓取得紅隼火箭彈證書,續於駐地及專精期間持恆訓練;簽證合格後,役男將於「戰力射擊與鑑測」階段,實施反裝甲武器射擊。
陸軍司令部強調,強化義務役訓練攸關國軍後備戰力的提升,而精實訓練更是奠定防衛戰力的重要基礎。對此,陸軍依據部隊訓練大綱規劃役男接受完整「入伍、駐地、專精、基地及聯合演訓」等部隊訓練,使完訓部隊獲得執行戰備任務所需軍事職能。
此外,訓練內容從新、實、量三方面強化,在「新」的方面,新增新式武器操作、協同民防訓練,確保重要軍事與民間設施安全;「實」的方面,調增近戰格鬥、各種戰鬥姿勢射擊等實戰化訓練核心課程;「量」的方面,加強模擬戰場實景抗壓訓練,增加實彈射擊發數,強化訓練量能,使役男具備肆應未來戰場所需各種作戰技能,達到「提升部隊戰力」與「強化後備能量」雙重目標,建構強韌國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