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獨角獸不如美國10%,中國沒有風口了?
2013年獨角獸概念提出以來就一直備受關注,因爲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科技創新程度、經濟發展質量。
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2019年我國206個獨角獸,美國203個,比美國還多。而2023年我國340家,不到美國703家的一半;去年新增500多家,我國僅增加15家,美國179家,不及其1/10。短短几年時間,差距竟如此之大。
那麼我們的獨角獸企業新增數下降的主因是什麼,在我看來,既有國內外宏觀環境的影響,也有企業內部經營的問題。
一家企業從誕生成長爲明星企業,從0到1要經歷"魔鬼之河"、從1到10"死亡之谷"、從10到100"達爾文之海"多道生死關卡,殊爲不易。但很多企業即便在做大之後,由於種種原因,也會逐漸沒落。今天就從企業自身切入,探討那些昔日明星,是如何敗亡墜落的。
追逐風口,風過之後白骨累累
風口,就是能賺錢的創業方向。誰都聽過風來了,豬都會飛起來的老話。但往往每一次風口都是造風者的收割場,跟風者的絞肉機,最終一將功成萬骨枯。
過往十多年,資本市場暗流涌動,大風口接着小風口,各領風騷一兩年。從O2O到P2P到B2B,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從VR、AR到元宇宙,從視頻直播到短視頻,從消費升級到消費降級,從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到今天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深刻闡釋了什麼叫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每一次風口都會經歷雷同的起落,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深刻演繹人性的貪嗔癡。
以新能源汽車爲例,新能源的子彈已經飛了很久,如今市場突飛猛進的同時,幾家歡喜幾家愁。曾站上過高光舞臺的恆大汽車、高合汽車、拜騰汽車、奇點汽車、雷丁汽車、寶能汽車等選手或申請破產、或陷入危機。這些都是曾經融資上百億的企業,大量公司被資本衝昏了頭腦,將行業機會看作自身的能力,盲目擴張,瘋狂燒錢,卷銷量、卷價格、卷渠道,促銷、降本、變革、下沉、出海、升級十八般武藝盡數使出,結果一地雞毛。最後只有極少數頭部公司在風口過後生存下來,形成長期穩定的新格局。
反觀近兩年的人工智能投資,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都火得發紫。儘管目前人工智能技術資金壁壘高、產業落地難、商業化變現較遠,但深陷其中的人又有多少還記得奉爲圭臬的投資理念。截至目前,國產大模型數量已超過200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已超100個。當下不斷降價或免費"百模大戰"跟十年前團購模式的"百團大戰"如出一轍,其結果也應該會大同小異。就像拉手、窩窩團一樣,瘋狂燒錢後,絕大多數會戰死疆場,贏家通吃,只留下美團點評少數頭部存活下來。估計用不了太久,祛魅時刻,將悄然而至。
盲目走多元化道路
產品和服務是企業鏈接客戶的橋樑和紐帶,一家企業是否能以客戶爲中心,歸根結底是企業是否專注和聚焦改善產品和服務。三流的企業靠成本賺錢,二流的企業靠技術賺錢,一流的企業靠標準賺錢。在過剩經濟時代,只有精深聚焦,纔能有行業話語權、定價權和遊戲規則的制定權。
常話說,"老闆沒本事,就搞多元化"。每個人、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能力圈,都處在自己的信息繭房內,都是在各自認知通道內思維的囚徒,難以突破自己。企業做到一定規模,老闆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圈,就老想着賺盡天下錢,遏制不住地精力分散,作爲業餘選手換個賽道與專業選手對壘,最終結局大概率是不斷的沉淪。
以恆大集團爲例,過度非專業多元化成爲恆大失敗的罪魁禍首。恆大的多元化產業投資中,除地產主業外,涉及汽車、礦泉水、金融、互聯網、旅遊、文化、體育等板塊,而這些版塊並沒有爲集團的營業收入做出實質性貢獻,反而使現金流惡化,償債能力下降,進而到今天的地步。最典型的恆大冰泉和恆大汽車,用地產的思維做快消和汽車。在產品銷售終端還未鋪好,甚至連產品還沒有生產的情況下,就過大力度花大價錢宣傳,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因爲實施多元化戰略陷入了資金流斷裂的困境,甚至是轟然倒塌的例子數不勝數。樂視網、蘇寧、東旭光電、巨人、愛多、盾安集團、通用電氣無一深陷"多元化發展"泥潭。
根據這些企業的發展歷程,我總結了一個傳導路徑:多元化發展→激進的財務策略→行業下行/轉型受挫→資金短缺/斷裂→全面危機。走多元化道路,雖有個別幸運兒,但相較於失敗案例而言,成功者略顯寥寥。
微軟聚焦臺式電腦操作系統、英特爾聚焦微處理器、可口可樂聚焦可樂,霍華德·舒爾茨將星巴克收縮到專注於咖啡,它們纔在各自的領域佔據了主導地位。
教授學者思維,與商業思維完全不一樣
"我們拿國家科技基金的錢的時候,可從來沒想過賺錢的事!"
我們曾投了一位南方著名高校知名教授的新材料項目A公司,原來從技術上看項目絕對無可挑剔,一度被列爲優質項目。但是過去幾年之後,項目表現越來越差,後來根據協議,要求創始團隊回購,這位教授或是調侃,或是無奈,說了這句話。
爲了加強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出臺過方案,通過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實施產權激勵,鼓勵教授創業。《2024上半年中國高校教授/科學家創業投融資報告》,來自中國51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科學家完成創業融資事件就有158起,佔比接近7%。但從前幾年對於教授投資的結果來看,教授創業的成功率是比較低的。
一般教授創業基本上是自己掛帥擔任董事長,自己團隊的其他教授、研究員甚至還未畢業的博士做CEO,研發團隊也是由自己的研究生團隊組成。這樣的團隊構成,在技術上他們可能是行業大牛,在商業上他們則是商業經驗嚴重不足的草臺班子,在組織管理、商業變現、市場拓展上嚴重需要補課。在創業的同時既要教學,還做着其他各種橫向、縱向課題,另外甚至每個科技成果都單獨做一家公司。這種情況下,有多少精力可以放在企業經營上?
最重要的是,學者的研究思維跟商業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另外一家我一直跟蹤的電子元器件企業B公司,首輪由CVC企業投資,董事長即技術男也兼着高校教師,一直在追求技術的先進性,對於商業化的考慮就欠缺很大,甚至有龍頭電子消費企業主動找上門來都被其拒之門外。其實客戶只需要一致性強、良品率高、成本低的產品解決生產問題,並不要求技術絕對領先,這樣反而擡高了客戶的採購成本。對於企業而言,能盈利,能長久活下去纔是第一性原理。
企圖賺快錢,缺乏企業家精神
兩年前,結識一位百億私募機構C老闆,債權、股權同時做。跟他私下推心置腹交流時,很明顯可以感受到他身上完全缺乏其他一級市場老闆們身上服務實體經濟、扶持科技進步、助力產業發展的正向價值觀。倒是對可以快進快出、投機取巧的項目極爲感興趣,在經濟景氣的過去十幾年屢試不爽,積累了鉅額財富。然而,在去年因爲一些項目投資失敗捲款跑路,逃亡海外。
對於我來說,聽到此消息後,雖有些震驚,但也並不意外。賺快錢一時爽,但風險極高,一招不慎,往往滿盤皆輸。類似前些年江浙地區的民間借貸,最高年化可達50%,而且常年無事,就有許多老闆萌生做實業不如去放貸的想法,結局往往是不說利息,本金都難收回。
"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10年融資40億,投資方包括IDG資本、平安創新投資基金、華人文化產業基金、京東科技、趣店、阿拉丁控股等知名投資機構、CVC,並在2017年於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由於經營不善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寺庫遇到了現金流斷裂的巨大風險。寺庫非但沒有努力挽回品牌影響,反而選擇了徹底擺爛,打起了歪主意,企圖通過客戶下單後既不發貨、也不退款,"騙"消費者錢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虧空。更可怕的是,到目前爲止還可以收到618大促推送,更是在近期推出了名爲"707週年慶"的活動,在自我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A股運動品牌第一股"貴人鳥,在最高峰時,市值曾突破450億元,超越李寧、安踏成爲中國市值最高的運動鞋服品牌。貴人鳥手握重金的情況下,希望通過收併購快速做大,先後投資國內最大的體育論壇虎撲、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BOY、體育用品零售商傑之行、體育遊戲公司星友科技、體育用品網絡電商公司名鞋庫等等。同時,主業方面,在行業整體收縮,精細化經營的時候,依舊保持粗放式擴張,企業負債快速攀升。在市場行情惡化和金融政策變化時,貴人鳥形勢急轉直下,今年初股價連續兩月低於1元,貴人鳥被迫退市。
對單一類型渠道、資源過度依賴
某口腔護理企業D公司,是好友投資的一家企業,也曾先後獲BV百度風投、碧桂園創投、三七互娛等投資。創始人爲快消行業老兵、名將,操盤了衆多快消品牌,積累了很多渠道資源。創業伊始,憑藉多年的關係積累,快速入駐沃爾瑪、永輝、華聯、大潤發等線下主流的大賣場,在屈臣氏、三福百貨、調色師、WOW COLOUR也佔據一席之地,實現全國大中型超市、CS渠道和部分便利店的全面覆蓋,幫助企業快速站住腳跟。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D公司在線上渠道的建設就遜色了很多,加上行業競爭激烈,新銳品牌同樣在積極"開疆拓土",持續發力。外加前期估值較高,且目前消費投資整體黯淡,企業在苦苦支撐。
烏雲同樣籠罩了另一家明星快消品牌完美日記。完美日記前幾年是運氣之王,上帝眷顧的寵兒。曾在抖音、小紅書、快手等社交媒體流量和高性價比的加持下圈粉無數,紅極一時,成爲大牌平替的國貨之光,被譽爲"中國的歐萊雅"。同時,在19、20年一級市場對新消費壓重注的時候,融資4.5億美元,高瓴資本、高榕資本、真格基金、博裕資本、弘毅資本、老虎環球等都參與其中,並且20年底臨門一腳,趕在中概股赴美上市的閘門關閉前搶灘登陸紐交所,成爲新消費第一股,風光無兩。
審視完美日記重要的成長因素,在於其精準把握了社交媒體渠道的紅利。KOL/KOC投放、IP聯名、流量明星代言,號稱小紅書的博主都投了一遍,構建了頭部、腰部以及草根素人的KOL矩陣,以內容種草引導消費者購買。小紅書、抖音、快手、淘寶、天貓、唯品會、拼多多全面開花,將流量打法運用到極致,竭盡全力做規模、做增長。
但是勝在流量的同時,也逐漸被流量反噬。流量加持的完美日記缺乏強烈的用戶粘性,復購率低,品牌力不足,營銷費用高企,且營銷費用一下滑,營收就隨之下滑。在流量紅利不再的時候,完美日記收支平衡更加困難,從20年開始,四年鉅虧58億,已收到兩次退市警示函。目前,完美日記在加大自研、加大護膚的佔比、提高毛利的道路上探索,在熬,至於能不能熬出頭,就要聽天命了。祝福黃錦峰。
內卷嚴重,虧損銷售
互聯網經濟和過剩經濟時代,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內卷,卷死同行,剩者爲王。從各種外賣平臺到美團、餓了麼雙頭壟斷,從摩拜、OFO等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到現在的美團、滴滴、哈囉三足鼎立,從各種充電寶品牌到現在竹芒(原街電+原搜電)、怪獸、美團、小電四小龍。過去20年的互聯網的競爭邏輯就是考驗融資能力,然後不斷燒錢,不斷虧錢,不斷融資,最後只剩下幾家頭部玩家形成壟斷局面,內卷結束,集體漲價,扭虧爲盈。BAT、TMD、華爲走到今天無一不是一路拼殺,卷死同行,奠定的行業地位。很多行業往往老大吃肉、老二啃骨頭、老三湯都喝不到,穩定的市場格局已經不是二八定律,而是前三名佔據90%的市場份額,因此只有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才能不下牌桌,有市場的參與權,纔有機會贏到最後。
當下最受關注的內卷恐怕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可以說已經卷成了麻花,以至於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世界新汽車技術合作生態協會理事長賈可一次演講中總結了中國汽車內卷六種怪象,極爲精闢:"捲成本:偷工減料,造假售假;卷技術:哄騙夥伴,抄襲技術;卷資金:拖欠貨款,代幣伺候;卷用戶:平息事端,連蒙帶哄;卷關係:上下騰挪,左右逢源;卷輿論:混淆視聽,水軍盛行。"
在瘋狂內卷的情況下,汽車行業整體利潤率在走低。2021年利潤率爲6.2%,2023年則爲5.0%,今年前四個月更是降到了4.6%。根據今年造車新勢力上市公司一季報,零跑虧損10.1億,小鵬虧損13.7億,蔚來更是虧損了52.6億。前幾日發佈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國汽車企業有上汽、廣汽、東風、一汽、比亞迪、吉利、北汽、奇瑞等上榜,但是8家中國車企的利潤總和不及大衆、豐田、Stellantis集團、寶馬集團、梅賽德斯-奔馳中的任意一家,中國造車大而不強由此可見!
當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處於"春秋戰國""軍閥混戰"、刺刀見紅的局面,2020年到現在超20家知名汽車品牌倒下,可謂慘烈。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爲誰生。"投資圈有句話,"要想成爲一個合格的投資人,需要吃過一個億的虧。"做投資,虧是要吃的,吃過虧、犯過錯、流過血是成熟男人的必由之路,但這個虧也並不一定非得全部自己吃,能夠多從失敗的項目中汲取教訓,總結經驗,追根溯源,也是一種增添閱歷,避免踩坑、洞見未來的方式。一個成熟的投資人需要在自己和別人的跌倒中不停學習,豐富和優化自己的投資邏輯和框架。
對於企業而言,要有明確和正向的價值觀,以客戶爲中心,聚焦主業,做減法,謹慎做加法,打造優質產品服務,不斷築牢自己護城河,才能基業長青,避免走上"五年發家,五年發財,五年倒閉"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