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電視劇花式“售後”,你買單嗎?

於靈歌

2024年年末,又見“寶總”。在電視劇《繁花》開播一週年後,番外短片《好久不見》於2024年12月31日上線,劇中爲觀衆所喜愛的人物寶總、玲子、汪小姐、李李迴歸,將原劇中那些未了的情感故事畫上圓滿句號,被觀衆譽爲“超強售後”。

《繁花》在開播一年後推出“售後”短片的做法,並非個例。同樣在去年12月,國民度極高的電視劇《甄嬛傳》時隔開播13年推出了“售後”節目《甄嬛愛不停——甄嬛傳小主節晚會》,實現播出以來全員聚首,以綜藝形式與觀衆進行互動。

所謂“售後服務”,是指劇集播出後,製作方通過發佈花絮、番外、互動活動等方式,與觀衆保持互動,迴應觀衆對劇情和角色的延伸期待。

如今,隨着人們娛樂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國產劇“售後”的形式也越來越“花哨”:推出衍生綜藝、演唱會,將劇作改編成話劇、音樂劇,還有將電視劇IP與旅遊、時裝、餐飲、潮玩等業態結合進行開發。例如,網劇《陳情令》《蓮花樓》在收官後舉辦線下演唱會,電影《長安三萬裡》打造暑期研學線路,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原班美術設計團隊搭建“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這些衍生品和服務不僅有效延長作品的生命力,加強了與觀衆的情感鏈接,更增加了其承載的商業價值,在產業聯動下提升經濟效益。

然而,一些劇作的“售後服務”也存在一定侷限性。例如,部分“售後”作品傳播仍停留在粉絲圈層,營銷過度娛樂化,走向追星、炒星,無法“破圈”與電視劇“雙向賦能”;一些口碑較好的電視劇IP被反覆開發,然而衍生產品或節目粗製濫造,被觀衆認爲“炒冷飯”;還有的製作方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售後服務”品牌植入過多,削弱了觀衆應有的文化體驗。

實際上,電視劇不等同於商品,哪怕是“售後服務”,觀衆仍期待着高質量的內容。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24年中國電視劇觀衆行爲調查數據,41.19%的觀衆認爲提高製作水平是提升國產劇質量的有效手段,40.47%的觀衆選擇提升演員演技。在互聯網尚未興起的年代,一些優秀作品即使沒有花樣繁多的“售後服務”,也能持續吸引大衆的關注,擁有超長的藝術生命。例如,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播出的電視劇《紅樓夢》《三國演義》,如今在網絡上俘獲無數年輕“鐵粉”。《武林外傳》自2006年播出後,幾乎每逢週年慶都有粉絲自發慶祝,吸引一批又一批“自來水”進行宣傳。因此,劇集製作方應首先保證作品藝術質量過關,再通過“售後服務”滿足觀衆的情感需求,並在製作水平和內容創新上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電視劇越來越重視“售後”的現象也反映了影視作品由單向輸出向雙向互動的轉變:觀衆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作品意義的共同創造者。《後甄嬛傳》2011年播出至今,臺詞和劇情被觀衆反覆解讀、二創,甚至衍生出專門的“甄學”和“甄學家”,也因此,該劇播出十餘年後的“售後”節目仍有市場。

對於“售後服務”這種營銷策略和情感經營手段,製作方也要把握分寸,避免過度營銷的同時也避免過度迎合,真正站在觀衆角度思考問題,以合理的價值取向、高質量的內容對觀衆負責,並以實際行動迴應他們的需求,才能更好實現“售後服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