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間被隔離太孤獨 藝術家帶觀衆聽植物的聲音
藝術家林亭君、張欣和利安.摩根觀察疫情帶給世界的改變,合力打造作品《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帶觀衆從臺北迪化污水處理廠,走進臺北試演場,最後進到一座人工打造的植物溫室,聆聽預先錄製的植物聲音,以及現場演奏音樂,在音樂裡沉澱自我,並藉此想像未來世界的可能性。(臺北藝術節提供)
《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帶觀衆從臺北迪化污水處理廠,深入城市經常被忽略的地帶。(臺北藝術節提供)
《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作品裡包含裝置、電影、現場音樂演奏,以及觀衆參與。(臺北藝術節提供)
藝術家張欣錄製姑婆芋、榕樹等植物聲音,並播放給觀衆聽,看似安靜的植物,其實對環境變化十分敏感。(臺北藝術節提供)
在疫情間,就算沒有被隔離,人與人之間都有無形邊界。藝術家林亭君、張欣和利安.摩根觀察疫情帶給世界的改變,合力打造作品《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帶觀衆從臺北迪化污水處理廠,走進臺北試演場,最後進到一座人工打造的植物溫室,聆聽預先錄製的植物聲音,以及現場演奏音樂,在音樂裡沉澱自我,並藉此想像未來世界的可能性。
林亭君表示,這波疫情,讓人類更明白自己和環境的關係,但當在外在世界無法控制時,回到內心、整理自己,反而變得重要,污水處理廠,就像是內心那些平常堆積了許多垃圾的角落,「污水處理廠負責處理整座城市的廢棄物,經常被忽略,甚至被討厭,但卻無比重要,觀衆進到廠內,會感覺到很悶、很臭,並聽見搖晃整座城市污水的聲音,有如觸碰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張欣表示,污水處理廠的上方是一座美輪美奐的公園,「是人工的自然造景,底下是必須的廢棄物循環處理場,這些都是現代人生活裡的需要,人們需要公園,即使是人工打造的綠意。」
張欣說,觀衆的迴應,更說明了污水處理廠的重要性,「有名觀衆是獸醫,他告訴我們,所有動植物發生病媒感染時,要做區域性瞭解時,從污水處理廠檢測是最直接快速的方式。」
《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的演出地點不在日月潭,卻取名爲日月潭,張欣表示,作品名來自之前經過的一個會議室,名爲日月潭,「這其實很有趣,明明是水泥建築,但冠上一個自然景觀的地名,大自然在這裡成爲一種想像,抽象的需求。」
利安.摩根來自加拿大,他在作品裡擔任能控制植物生長的燈光裝置設計,他表示,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節奏,「有個統計顯示,美國、加拿大人在家隔離,透過網路購買物資,現在也買了很多園藝用品,說明人對和大自然之間的連結與需求,仍是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