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驅動「零接觸」醫療 線上看診意願成長7倍

疫情驅動「零接觸」醫療 線上看診意願成長7倍(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片/謝佳潾攝)

疫情後,你是否更關注自己與家人的健康?你的就醫行爲改變了嗎?國內一則調查發現,偏好線上看診的人,增加近三分之一、成長幅度近7倍,疫情期間,國人的科技使用習慣改變,同時也對健康更有危機意識。

國人喜歡逛醫院、看醫生,新冠疫情以來,這樣的習慣已經出現改變。

2月16日,南山人壽與醫聯網合作發佈「2022 國人健康管理行爲」調查結果,發現國人從生活行爲、科技使用到風險管理上,都出現與過往不同的思維,不僅提供業者思考商業模式的寶貴資訊,也讓我們對未來的健康照顧生態有了更多想像。

●政府開放視訊診療 民衆真的有在用嗎?

去年(2021)5月因應疫情突發,中央健保署陸續修訂公告,開放醫師可透過線上視訊問診治療,並準允健保給付。民衆可先查詢距離近的「視訊診療指定院所」,致電預約視訊時段,雙方聯繫完畢後,即可開啓鏡頭對話。

不過,政府開放了,民衆真的有使用嗎?本次調查發現,仍有高達9成民衆還沒用過「視訊診療」及「遠距醫療」,這一方向反映國內都會地區就醫太方便,醫療院所多又密集,二方面也顯示數位健康的普及還需要努力。醫聯網董事長王欽堂推測,臺灣防疫成功、導致民衆無迫切使用需求,還有政策宣導不足都是可能原因。

但儘管如此,調查也指出,58%國人都表示,未來會嘗試使用遠距醫療;更有70%民衆說,他們期待疫情趨緩後,遠距醫療服務還能持續開放,提供民衆不同的就醫管道選擇。醫聯網執行長李昕亮指出,這項指標顯示,民衆對遠距醫療的接受度激增。

●怕去醫院會感染!線上諮詢意願成長近7倍

疫情成爲新常態之後,民衆也許是害怕感染新冠病毒,出門就診的意願是大減的。疫情發生前,高達約9成(89%)民衆身體不適時,會直接到醫院、診所就醫,但如今疫情成爲新常態,該比率降低到只剩7成多(73.6%)。

相反地,偏好使用線上諮詢的民衆,從僅4.7%增加到36%,成長幅度將近7倍;更有29%民衆說,他們會考慮選擇視訊看診。

去年使用過線上問診服務的陳先生分享,線上諮詢不必自己分辨科別,可以匿名、傳送照片,對患者的隱私保障很充足,同時也省去民衆「不知道去哪一科就醫」的困擾。不過他也指出,自己使用線上問診時,等候1~2天才會獲得回覆,又必須頻頻上平臺做確認,即時性與便利度可能有待提升。

●解讀「健檢報告」市場大、6成人考慮加保醫療險

疫情讓民衆對健康更在意,且付諸行動,轉嫁到消費行爲上。調查顯示,82%民衆擔心自己與家人的保險不足;也有6成民衆考慮加保醫療險、4成人想補足癌症險等重大疾病險。

(示意圖/Shutterstock)

在預防醫療方面,73%民衆有定期健檢習慣,其中比例最高的族羣,是平均每年做1~2次健檢。而民衆收到健檢報告後,有高達84%希望獲得「解讀報告數值」的服務,顯示民衆對於掌握個人健康資料與身體細節,有了更高的主導意願,也願意調整生活方式、持續追蹤。

南山人壽資深副總經理陳維新分享,公司近年積極推廣外溢保單,幫助保戶有效管理、追蹤個人身體狀況,希望讓民衆把「預防勝於治療」的精神落實到保險服務裡,鼓勵培養健康的身體、連動保費。此外,藉由AI來預測疾病,民衆鍵入健康資料後即可獲得危險值估算,也是相當熱門的服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