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死於臺北 走錯路的「印度自由之父」蘇巴斯鮑斯

生於英屬印度(The British Raj)孟加拉管轄區克塔克,家中有14位兄弟姐妹,排行第9的鮑斯,畢業於加爾各答大學(University of Calcutta),遠赴英國劍橋大學(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攻讀國際關係,23歲通過印度文官考試,返回印度參與甘地的不合作運動。但很快地就發現差異,鮑斯堅持要讓印度獨立必須依賴武力,多次不遵照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的準則走的情況下,讓他逐漸與甘地派漸行漸遠。不僅如此,更在二戰開始後,因爲反英運動被捕入獄,最終在1941年走上他「走偏」的後半生- 潛逃出境至德國。

在侄子的幫助下,鮑斯悄悄地離開了印度,取道阿富汗前往蘇聯(USSR)尋求幫助,但蘇聯對他極爲冷淡,最後在與納粹德國(Nazi Germany)駐蘇聯大使接觸下,當年4月中飛抵柏林,並在德國外交部的幫助下,鮑斯成立了「自由印度中心」,希特勒對於鮑斯反抗英國的想法很感興趣,不僅親自接見他,還授意政府協助鮑斯,從被隆美爾元帥(Erwin Rommel)在北非俘虜的英屬印度士兵中挑選,成立「自由印度軍團」。但這隻部隊實質上宣誓效忠德意志帝國及其元首希特勒,讓鮑斯最終看清自己只是一個被利用的棋子。

不滿自己不被重視,鮑斯在秘密收到日本的邀請後,於1943年搭乘德國的U型潛艇,由基爾(Kiel)出發,借道馬達加斯加島,在印度洋轉乘伊-29潛艦前往日本,再次重演了2年前在德國的戲碼,透過日本支持成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Azad Hind)和印度國民軍(Indian National Army),也是從戰俘中選拔而成。新成立的自由印度政府,政府設置於新加坡,鮑斯擔任政府主席,並於11月參加由日本主導的大東亞會議,和當時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成爲朋友。

只可惜命運從未站在鮑斯這一邊,雖然日軍一度在東南亞和太平洋羣島所向披靡,但從珍珠港事變後,逐漸敗退並最終於1945年由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再次失望和破碎的鮑斯,於同年8月18日飛抵臺北松山機場,獲贈大筆資金和珠寶後,本欲在下午2時轉飛大連,卻在起飛之際,螺旋槳脫離而失控墜毀,擔任駕駛的滝澤少校死亡,鮑斯則身受重傷轉送醫院搶救,當夜11點傷重不治,享年48歲。遺體在臺北火化、並由臺北西本願寺替他辦喪禮,骨灰則送至東京杉並區的蓮光寺安葬。

由於鮑斯後半生由納粹德國與日本支持,戰後獨立的印度政府,很長一段時間拒絕提及這號人物,而對於鮑斯的死,也因爲戰亂衆說紛紜,直到最近才確認他的死亡原因,並重新爲這位畢生以另一種方式、致力於印度獨立自由的人物正名,不僅讓他的照片進入國會,與尼赫魯和甘地共享榮耀,他念書的加爾各答,更以他的全名冠名國際機場,讓更多的外國人和印度民衆能記得這位不平凡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