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不只影響皮膚 憂鬱、焦慮情緒是一般人2倍

異位皮膚患者可能比較容易憂鬱、焦慮,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異位性皮膚炎不僅影響皮膚,病症的強烈程度也影響患者心理健康。許多病友因爲疾病家庭生活工作甚至興趣都受到影響,皮膚病研究雜誌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焦慮及憂慮的機率是一般民衆的2倍以上。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皮膚部醫師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屏障異常並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疾病,因爲維持皮膚水分角質層受損,使皮膚乾燥及保護力變差,讓患者搔癢難耐、脫屑,接着進一步誘發皮膚髮炎反應,形成紅疹,長期還可能造成皮膚苔癬化,皮膚變紅、皮紋變深。。

異位性皮膚炎會反覆發生,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賴柏如分享自己門診經驗,約有3至4成的成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爲中重度,其中有超過一半以上因控制不理想而反覆進出醫院,這羣患者大多悲觀地認爲皮膚狀況永遠都不會改善,對生活不抱任何期待。許多病友也爲了避免悶熱環境造成皮膚不舒服,而自我限制到戶外工作運動,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最初以保溼劑爲主,同時針對局部病竈塗抹類固醇藥膏,如還有癢感再加上口服組織胺;接着則可加上局部免疫抑制藥膏、紫外線照光療法、短暫口服類固醇等治療方式;最後第三部則需使用口服免疫調節劑,但可能會給肝腎較大的負擔,患者需定期追蹤肝腎和血球數量

賴柏如表示,傳統治療約可改善3至4成的病竈,但患者最在意的搔癢問題,仍無法有效緩解。去年臺灣覈准新型生物製劑藥物用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其特性精準抑制細胞激素用藥的兩週後可有效大幅改善癢感,更有超過逾半數患者病竈成功改善7成,但目前尚未有健保給付,提供給患者一個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