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柏林的中國母親:何時開始,我放下了對孩子的精英期望?

作者:羅潔琪

前“財新傳媒”法律記者

哈佛大學尼曼獎學金獲得者

“正午故事”非虛構寫作者

目前在柏林工業大學攻讀歐盟能源法和國際能源法碩士

帶着兩個孩子在柏林生活

小升初,女兒拒絕去重點學校

偶爾有朋友找我討論孩子出國讀書的事,希望逃離“內卷”。一個好友想讓孩子去美國讀中學。我有不同的想法,脫口而出,“ 美國那麼貴!還不如來德國 。”德國有免費的大學; 如果不上大學,讀職業學校也能謀生,有體面的生活。不過,這樣的未來不符合好友對常青藤大學的想象,“ 爲什麼讓孩子長大了只當個普通人 ?”

這句話在我的腦海裡久久不能散去。遂自問,從什麼時候開始,放下了對孩子的精英期望?

回首想想,這個改變應該是伴隨着女兒桐桐小升初,不知不覺地發生了。

/在玩耍的孩子們/

去年11月,桐桐的班主任和每個學生及其家長逐一見面,分析成績和獲得推薦信的可能性,爲次年2月份的小升初申請做準備。

小學校長簽發的推薦信是畢業生申請文理中學 (Gymnasium) 的必要材料。柏林的中學分爲文理中學(Gymnasium) 和普通中學(Integrierte Sekundarschule)和社區中學(Gemeinschaftsschule) 。 三類學校的畢業生都可以參加高考,文理中學的入學分數要求較高,注重學術能力培訓,以升大學爲目標,12年級畢業;其餘兩類學校以職業培訓爲目標,教學進度稍慢,13年級畢業。在文理中學裡面,還繼續區分學術文理中學和職業培訓的文理中學。從教育制度來看,德國教育非常注重職業培訓,走向學術的只是小部分。

/柏林各類中學對分數的要求/

按照規定,班主任爲我的女兒桐桐提供了升學建議,去一個德英雙語的中學,注重語言和人文學科,理由是儘管她有獨立學習的能力,成績也優秀,但是其性格不喜歡競爭環境,不大能抗壓。柏林所謂的精英中學絕大多數都是強調數學技術和科學的教育,桐桐的數學雖然高分,但是並非出於熱情。成績好壞是相對的,和尖子生拼數學,一直保持好成績,是一場爲期6年的馬拉松。班主任認爲,如果孩子不喜歡壓力,就不要往競爭激烈的環境去。孩子除了學習,還要有快樂的生活。總而言之,我的女兒就是一個普通人,目前沒看到天賦異稟的跡象,就讓她繼續當個普通人。

談話結束,我心有不甘,雖然女兒不是數學怪才,可是她的成績總體優秀,完全可以申請精英的學校,爲什麼要留在舒適區呢?也許她對某個學科的濃厚興趣還沒發展起來?精英學校難道不意味着更好的生源,更好的師資和氛圍,以及更好的高考成績嗎?有了更好的成績,不就是可以申請更好的大學嗎?我的思維在習慣模式裡繼續掙扎。

我在柏林的華人媽媽微信羣裡調研,看看哪些中學更好。無論分佈在地球的哪個角落,中國媽媽對教育都是很上心的。一位羣友說,她的女兒就在一個精英校,好學的氛圍帶動了孩子的內驅力,常常有國際比賽,學科俱樂部讓優秀的人更優秀,也幫助不優秀的人進步。聽上去,天地廣闊。透過屏幕,都能感受到那個媽媽的驕傲。我的家長虛榮心被激發出來了。

/柏林各類中學的區別/

於是,我去參加了那個牛校的開放日。學校的介紹和老師的演講,反覆出現的關鍵詞是talent,強調天賦,青睞卓爾不羣的人。我心生疑問。天賦異稟的人是極少數,大多數都只是普通人。我女兒也只是普通人,她喜歡學習,是基於好奇心,並非天賦和熱情;喜歡拳擊,打籃球,打鼓,也只是興趣愛好。所謂天賦,豈不是要在某方面拔尖成長?而我更喜歡孩子像一顆種子,充分吸收陽光雨露,在博雅的教育里長大,不必成爲某個科目的天才。

和女兒商量之後,我們放棄了那個學校。但是,我鼓勵她申請往年高考成績全市排名第七的學校,那也是家長口碑中的好學校。但是,女兒不願意,“ 你不要把我送去那麼好的學校!我不想讓我的生活變得那麼艱難 !”

“你的分數已經足夠了。只要被接收了,就意味着你有那樣的能力。”

“我只想去一般般的學校,不那麼好,也不那麼壞,身邊要有一些學習不好的同學。她們很好玩。我不想身邊都是那些Streber.”

“什麼叫Streber?”

“成績很好,很愛炫耀.”

“成績好的人不一定無趣。優秀的人會有一些好的品質。好學校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都是書呆子。”

“No! 你看我們班上成績最好的那個女孩,哪怕在地上看到一張破紙,如果上面有科學的內容,就會撿起來讀。她纔是應該去好學校的人,人家真的喜歡科學。我沒有。但是,她一點都不好玩啊,沒幽默,玩一會兒就說,“到時間學習了”。和她在一起是什麼感覺,你知道嗎?就像另一個媽媽。”

她的反抗排山倒海,我無力招架。她就是那麼喜歡玩啊!五年級和六年級都在差班裡,17個學生裡,有5個人常常氣得老師吐血。她們作弊,撒謊,舉報自己的朋友,上課突然站起來跳舞,偷偷使用手機視頻聊天,用ipad播出放屁的聲音。這一切對桐桐來說,都很好玩,帶來活着的氣息。

某次寫作課上,試卷的題目是,你的夢想和願望是什麼?

她的答案是, “我希望以後的中學和我現在的班一樣。這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班。 我沒夢想,通常只思考眼前,不去思考未來 。”

一句話的答案打發了老師富有野心的提問。一個12歲的女孩,就這樣帶着嚴重的偏見,迫不及待地擁抱她的同齡人,開始人生不顧後果的狂歡。

可是,她的後果是什麼呢?我能想到的是,她沒把自己的白日夢做到那些常青藤大學,甚至如她自己所言,連夢想都沒有。我竟然沒能引領女兒嚮往高遠,覺得有點失敗。那是不是總得讓她嚮往一點什麼?例如有點志向的樣子。

/2月21日入學考試當天,我在教學樓裡等待。/

於是,去找了小學的校長,很委婉地提出疑問。爲什麼中學開放日時,都不公開往年的升學情況,例如畢業生都去了哪些大學?學校爲什麼不拿名牌大學的錄取情況來激勵學生報名?

/坐立不安,我在附近早餐店看烘培師烤麪包。/

校長說,德國的學校沒有義務統計升學情況,更加不會公開。學生進入哪個大學,哪個專業,都是由學生的個體情況所決定的,無法給其他的學生做籠統的參考。

“ 這個小學對應的國際學校的高中畢業生會去英美讀大學嗎 ?”我想讀這個國際學校的學生,他們的家庭背景很國際化,要麼是中產,要麼是高知,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有更多的野心。

“ 據我所瞭解,70%以上的學生都會留在德國,其中很多人在柏林,有一些可能會去荷蘭的大學,參加英語的項目 。”

“ 爲什麼不去英美讀著名的大學呢 ?”

“ 他們在柏林長大,在這裡有很多朋友,柏林是他們的城市。去英美讀書,需要很大數目的一筆錢,大多數的家庭支付不起。更何況,德國的大學是免費的,爲什麼要付那麼多錢去讀大學 ?”

可是,他們爲什麼不向往別處呢?家庭爲什麼不願意花很多錢投資教育讓孩子走向精英的路線呢?家長在養兒育女中,有多少虛榮的期望?在德國社會實現階層跳躍,除了上大學,還有什麼途徑?歸根到底,讀書是否唯一的出路?中國社會爲什麼如此內卷?

以上的問題,我都還沒有清晰的答案。在女兒小升初的半年,不一樣的思維模式慢慢地進入了大腦,與舊思維激烈作戰。我保持開放的態度,最後尊重了女兒的選擇。也是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適應。( 文章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C計劃最新課程

如果想讓孩子——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會選擇,負責任。可以 ,查看C計劃思辨閱讀課。

引領孩子從閱讀、思辨中逐漸掌握思考工具,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