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這過氣頂流又翻紅了

時代記憶,不斷離我們遠去。

著名作家瓊瑤突然離世,引發全網一片懷念。

而就在前兩天,著名京劇演員童祥苓也突然辭世。

他是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的扮演者。

在老一輩人眼中,同樣是感懷至今的記憶。

後來在電影版《智取威虎山》中飾演楊子榮的張涵予,也立刻發文表達哀悼。

事實上,前段時間,樣板戲話題已經在網上翻紅。

各大短視頻平臺,都有各種片段集合,播放量、討論度都很高。

很多網友看得津津有味。

這其中,除了情懷猶在的老一輩人。

更多是找樂子、玩抽象的年輕人。

目前,圍繞樣板戲的諸多討論,衆口不一。

有人看好它的翻紅,覺得尚有可取之處,可以吊打今天的「爛片」「爛劇」。

有人認爲這是歷史糟粕,早已翻篇,翻紅只是一陣風。

到底孰是孰非?又該如何看待這次爆火?

魚叔也很好奇,不妨我們今天一起來理理。

其實,樣板戲的翻紅不是這一兩天的事。

兩三年前,它就已頻繁出現在短視頻平臺。

只不過,當時的傳播範圍還限於中老年羣體。

上傳者出於對樣板戲的喜歡,面向樣板戲愛好者。

以傳播經典戲曲藝術之名,分享珍藏的影像。

當時的評論區,還是一片和諧。

大都是年長的網友,抱團欣賞、懷念。

後來,逐漸有年輕網友注意到這些內容。

他們可能沒看過樣板戲,對那段歷史也有隔閡。

新老觀念上,不免有了對撞。

有人好奇感嘆:「他們長得和語文書一模一樣。」

也有人看不慣,回懟幾句。

其中的衝突性,被一些營銷號敏銳捕捉到了。

很多娛樂號就開始整活了。

截取其中最受熱議的片段,配上洗腦的音樂,剪輯成高倍速的魔性視頻。

果不其然,幾大名場面,迅速出圈。

最火的是49年前改編於河北梆子的《渡口》。

女主水蓮,目若懸珠,「正得發邪」。

她歡歡喜喜來河邊,主動表示要替爺爺擺渡。

爺爺擔心她無法勝任,說她還是個沒經過風浪的小燕。

水蓮回答:

「我纔不是小燕呢,我是——雄鷹展翅衝雲霄。」

爺爺一句「好好好」,誇出了表情包。

不過,這部《渡口》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樣板戲。

另一部翻紅的京劇《奇襲白虎團》,是真正的八大樣板戲之一。

戲中,排長踩到地雷,卻從容鎮靜。

一套帥氣的排雷動作下來,像是多踩了十個。

還有那句中氣十足的呼喊——

「阿媽妮!」

網友是越看越稀奇。

評價說:

「語文書成精了。」

「難怪老一輩說我們沒有精神氣。」

甚至大呼精彩,表示還想看。

從質疑樣板戲,理解樣板戲,到演起了樣板戲。

不難看出,樣板戲翻紅的原因,主要還是網友獵奇、戲謔的心態。

短視頻平臺的推波助瀾下,政治敘事經娛樂化表達解構後,形成了新的文化符號。

之前也有很多經典作品,經互聯網二次傳播後梗化的情況。

比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成了陰陽怪氣「林懟懟」。

《牧馬人》成了「送老婆」戲。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

你要老婆,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兒給你送來。」

《城南舊事》40年後,因爲一句「你是來拉屎的吧」火遍全網。

樣板戲的強節奏感、鮮明視覺衝擊力和誇張肢體表演,自帶極易擴散的表情包功能,確實契合短視頻平臺的傳播形式。

而且,嚴肅到極致的表演,本身就是解構喜劇的天然素材。

像周星馳、金·凱瑞的喜劇電影中,常用高度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製造笑料。

最近很多人也說,謝娜的搞笑風格,頗有點「渡口小燕」的影子。

不過,這幾天,魚叔也注意到另一種聲音。

很多人開始不滿樣板戲被埋沒的現狀。

指出其在選材、立意和角色塑造上的可取之處。

像大女主、雙女主、女性羣像扎堆。

大大方方唱婦女的冤仇,展現婦女的聰慧驍勇。

反而拍得比今天很多作品更好,更值得學習。

某種程度上,確實,樣板戲是特殊歷史年代的產物,不能以今天的價值標準全盤否定。

它有其特殊的歷史價值,也不乏藝術性。

形式上吸納中外藝術精華,將中國傳統戲曲和西洋的芭蕾、舞臺藝術相融合。

又集合了當時國內頂尖的藝術家,汪曾祺、田漢等大家都曾擔任編劇。

像是剛剛去世的童祥苓,也是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主演的《智取威虎山》更是被一代人津津樂道。

樣板戲強調勞動者、工人階級和女性的力量。

確實對推動社會平等意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過也不能忽視,所謂的性別、階級議題,其內核還是與當代觀念相去甚遠。

樣板戲中的女性、工人形象,主要是爲當時集體主義的語境服務,強調捨棄小我的無私奉獻。

卻忽視了個體的獨特性和複雜性。

更不能忽視的是,樣板戲的建立,是在全面打壓其他藝術形式和故事題材的基礎上完成的。

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中,除了樣板戲以外,很多傳統戲曲被迫邊緣化,被批判爲「封建殘餘」。

許多表演藝術家因此被迫停演,甚至遭到迫害。

說回來,很多人誇樣板戲裡血氣方剛的女性、工人形象,誇作品的三觀。

本質上,還是在影視作品裡找「正確」。

可要知道,樣板戲後來最被詬病就是高度「正確」。

角色成爲意識形態的載體,永遠充滿鬥志,缺乏複雜的人性維度。

這種單一化、工具化的表達,消解了藝術作品的張力和真實感。

如果用這種觀念去指導當下的影視創作,只會出現觀念先行的新時代樣板戲。

其實,這樣「正確」的故事,我們見得還少嗎?

比如很多女性劇、話題劇……

各種春晚小品,賀歲電影……

現在很多觀衆,也習慣了用樣板戲思維評判作品好壞。

像《我的天才女友》第四季,講女性步履維艱的成長之路。

卻被批評情節不夠「正確」,沒有彰顯女性力量和女性友誼。

但回過頭看,當年人們追求的就是打破完美的虛假外殼,將一個個英雄拉下凡間。

70年代末期,樣板戲不再符合時代需求,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文藝界也迎來解禁,開始百花齊放。

電影《小花》以其個性化的人物、情感,和典型的集體英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再到謝晉的《芙蓉鎮》關注被壓抑的人性,還有標誌主旋律電影轉型的《大決戰》。

樣板戲的單一模式被更多豐富、接地氣的創作取代。

如今,樣板戲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再次進入我們的生活。

既給了我們生活調劑,也給了我們契機去重審歷史和經典的機會。

無論是批評、解構,或者重新被觸動,都無可厚非。

但唯獨不該,再度落入單一價值觀指導創作的「正確」窠臼。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