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照一隅」勉勵 劉宏輝卸任臺大雲林分院副院長
臺大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以祝福手勢,感謝及祝福該院所有醫護、行政、助理、外包人員。(周麗蘭攝)
劉宏輝擘畫「國家級高齡福祉健康研究中心」時,辦公室的牆壁貼着他絞盡腦汁的藍圖。(周麗蘭攝)
劉宏輝書寫「事了拂衣去,不留身與名」,曾夾在桌面自勉。(周麗蘭攝)
曾獲美國神經醫學會傑出神經醫學研究獎的劉宏輝6年前從臺大總院南下雲林分院接任副院長,本月完成階段性任務返回臺大總院,他以「這個醫院是我們用生命撐起來」一文,致謝院內所有醫護、行政、助理、外包人員。劉在2016年上任時書寫「事了拂衣去,不留身與名」自勉,也是他奉獻雲林6年的寫照。
臺大雲林分院2019年啓動「阿波羅計劃」照顧雲林縣老人,構想是臺大雲林分院爲控制中心,散佈在各鄉鎮市的診所醫師就像阿波羅號,阿波羅號就近看顧老人,臺大雲林分院在遠端提供支援,推手就是劉宏輝。
早在2016年,劉宏輝就請益前臺大校長楊泮池關於高齡醫療研究,起草「國家級高齡福祉健康研究中心構想書」,並且奔走催生,2019年蔡英文總統南下雲林,允諾40億元預算在臺大雲林分院旁虎尾院區旁設置,總算開花結果。
劉宏輝往返雲林、臺北的6年任期本月將畫下句點,他感性寫一篇文章「這個醫院是我們用生命撐起來的」表達對臺大雲林分院所有醫護的感恩與祝福。
劉宏輝說,這句話是從一位醫師同仁說出的,他深受感動牢記在心,臺大雲林分院人手不足,常見3個人完成5個人的工作,分派任務時任勞任怨互相搭配,完成各種挑戰,這樣的熱情和毅力不是來自精打細算的成本效益分析,而是對「臺大」身分的認同。
他說,他親眼看到醫師們不辭辛勞檢查與近似囉嗦的關懷和提醒,護理長們總是先人後己,認真替同事們解決問題,像大姐姐般親切而不是高高在上發號施令而已。
他並以遠赴阿富汗奉獻醫療的中村哲醫生的「照一隅」3字贈給老同事們:以有限的人生,盡力照亮一個陰暗的角落,溫暖被遺忘的地方。
寫一手好書法的劉宏輝,2016年受院長黃瑞仁之邀南下雲林時,寫了一幅「事了拂衣去,不留身與名」的雋語夾在桌面自勉,這也是他6年來以醫者身分修的「道」:照一隅,不留身與名。
劉宏輝是享譽國際的巴金森氏症專家,專長神經藥理學、臨牀神經醫學、老年醫學,1996年獲美國神經醫學會傑出神經醫學研究獎,1999年完成亞洲第一例以視丘下核燒灼術治療巴金森氏症病患,同年又完成臺灣第一例迷走神經刺激術。2004年獲北美臺大醫學院校友會的臺大醫院最佳教師獎、2007年獲臺大教學傑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