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蘊大愛——“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現場交流活動側記

“一位科學家,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夠爲國家作出貢獻、爲病人作出貢獻,這是他最大的快樂。”

“讓中醫藥進一步在世界各地傳播,爲世界人民貢獻中華民族的醫學智慧。”

“我們每天努力多工作一點,就可以多救治一名患者,給患者帶來生的希望。”“牧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

1月9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主辦的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在首都醫科大學舉行。這是一個溫暖的舞臺,臺上燈光璀璨,一個個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故事在呈現;臺下掌聲不斷,人們眼中噙着淚花。

精於醫技 誠於仁德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的家中,掛着一幅油畫《清貧的牡丹》,與素來富貴華麗的形象不同,這幅畫中的牡丹着色淡雅並冠名清貧。

其中蘊含着怎樣的深意?活動現場,王振義的學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趙維蒞給大家解了密:“王老師說,做醫生就要做‘清貧的牡丹’。既要有一顆進取的雄心,像牡丹一樣開得熱烈,更要看淡名利,不忘初心,一直懷有對患者的仁愛之心、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對同仁的友愛之心。”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牡丹劇社的師生在臺上深情演繹了原創話劇《清貧的牡丹》精編版,將王振義求學、臨牀、科研等經歷薈萃展現,並穿插他與妻子謝競雄醫生感人的愛情故事。觀衆們的情感隨着劇情延展而起伏。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白血病家族中十分兇險的一種。爲了攻克這一難題,王振義開啓了不懈探索之路。經過數年研究,他終於發現維生素A的氧化物——全反式維甲酸可以在體外實驗中將幼稚期的白血病細胞轉爲成熟的細胞。

得益於這個藥,話劇中一度危在旦夕的5歲小患者,病情不斷緩解並最終治癒。研製出特效藥後,王振義做了一個重要決定,放棄申請藥物的專利,只爲讓更多患者“吃得起藥”。

除了臨牀與科研,王振義還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學生,“一門四院士”已成一段佳話。趙維蒞介紹,從2003年開始,王振義每週都會開展一場“開卷考試”,“我們都以不被王老師問倒爲榮,大家都希望做那個堅持到最後一個問題的人”。

一曲冬不拉的旋律,把觀衆們的思緒帶到了壯美新疆。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七〇團分院廟爾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李琳是轄區居民的“健康守護人”。

從青春年少到華髮叢生,李琳始終堅守在這裡,揹着藥箱穿梭於草場氈房治病救人。活動現場展示了一組數據:37年來,李琳累計巡診17萬公里,救治羣衆1.5萬餘次,拯救了59名危重患者生命,接生了300多名嬰兒。

李琳介紹,以前牧區道路彎曲不平,交通工具只有馬和馬車。冬天馬蹄打滑,經常摔倒,藥品和器械會撒一地。李琳顧不得身上的摔傷,一件件撿起,繼續趕往患者家中。多年巡診,他用壞了3個藥箱。

37年裡,李琳的工作環境也在不斷改善。過去簡單的衛生室升級爲現代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外出巡診從騎馬到騎摩托車,再到現在開車出行;中心還設立了彩超室、X線室、檢驗室及多間病房;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從以前的只能靠經驗判斷病情,到現在可以依靠檢驗檢查進行精確診斷。去年,還有4名大學生加入,組成了廟爾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團隊。

當被主持人問起,對現場的醫學生有什麼寄語時,李琳答道:“要做一名好醫生,首先就要做好人。”

不忘初心 薪火相傳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致賀信指出,中醫藥作爲傳統醫藥的傑出代表,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習近平強調,促進傳統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傳統醫藥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如今,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的人瞭解中醫、喜歡中醫。活動現場,一名就讀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加拿大籍留學生黃瑞麟,講述了他與中醫藥的故事。

“我是在中藥鋪里長大的孩子。我的祖父是華僑,20世紀80年代在加拿大埃德蒙頓市開辦了第一家中藥鋪,後來我爸爸繼承了這家中藥鋪,如今已經開辦近50年。2017年,我來到了中國,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我想請教國醫大師:如何成爲一名好中醫?”黃瑞麟提問。

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慶國欣慰地看着這名熱愛中醫的少年,回答道:“想要成爲一名好中醫,要牢記4個要素。一是讀經典,要認真學習中醫經典著作,掌握中醫基礎理論、感悟其中蘊含的哲理,培養中醫思維方式。二是拜名師,要尋找一位醫德高尚、學術水平優良的導師,作爲自己的引路人。三是做臨牀,只有經過反覆的臨牀實踐,才能更好地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四是悟妙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一味模仿,要體味中醫藥的學科精華,認真思索,不斷豐富自己的醫學知識。”

“現在感覺怎麼樣?告訴我這張圖片上是什麼?”“這張圖片是香蕉。”這是發生在手術過程中的一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中心主任江濤院士在術中將患者喚醒,並與其進行對話,判斷患者的相關功能區是否受損。

在場觀衆不禁發出疑問:這是什麼手術?爲什麼要與患者進行交流?江濤在訪談中介紹,腦膠質瘤會和大腦浸潤在一起,就像樹根一樣盤根錯節遍佈在腦內,沒有明顯的分界,想要把它切乾淨很難,正常的大腦組織可能會被無意破壞,所以實時監控很關鍵。在術中喚醒手術患者,通過相關區域的刺激點反饋,醫生可以清晰知曉手中的這把刀切到哪裡,能夠精準掃雷。

腦膠質瘤治療是醫學界公認的世界難題,攻克它,是中國神經外科事業開拓者之一——王忠誠院士交給其學生江濤的任務。“我的老師常說,路越難走,越需要有人進行探索。我們就要開別人開不了的刀,治別人治不了的病。”江濤表示。

經過多年努力,江濤團隊創建了以中國患者數據爲主的腦膠質瘤多維組學開放數據庫,促進藥物自主研發,制定全球首部基於分子病理的腦膠質瘤診療指南,並在國內率先開展術中喚醒手術。

“在我的診療地圖中,沒有邊界,只有再往前一步。”江濤表示,“醫生每進一步,對於患者來說都是邁向幸福的一大步。”

在活動現場,來自首都醫科大學的年輕學生代表們也說出了他們的從醫誓言:“‌嚴謹、勤奮、求精‌,用專業爲生命護航;‌我們不是戰士,卻比戰士更勇敢;白衣爲甲,驅散疾病陰霾;‌以心爲燈,願作生命的守護天使。”

一字一句,振奮人心。這場捍衛健康的接力正在代代相傳,一棒接一棒地繼續跑下去。

文:健康報記者 郭蕾‍‍‍

編輯:李詩堯

校對:馬楊

審覈:秦明睿 葉龍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