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易若家 創作結合故事靈感
專職創作藝術工作者易若家。 圖╱易若家提供
藝術創作家易若家說,創作之於她與人生的感觸一般,苦比樂多,然而有意義的事物總在於不能兼得,若不能忍受孤獨,就只能隨着浪潮起舞,身不由己的虛度。
易若家表示,小時候因爲奶奶喜歡聽黃梅調,外祖父喜歡京劇,戲曲刻在她的生命裡,如同在倫敦求學的記憶,音樂劇與夏天露天音樂會就是一幕幕背景,然後她一直覺得詩詞曲溢於言表,爲別人的故事感傷迴盪,到底是苦多還是樂多她至今還是不清楚,但活着就是這樣的,總是必須承受你以爲承受不的。
走進易若家筆下的世界,本該是給人厚重感的油畫,每一個細節卻都充滿了輕巧而靈動的筆觸,在畫布裡的世界,都像是擁有了自己的生命過着多采多姿,令人豔羨的生活。
沒有說甘之如飴,但是儘可能的,去體驗一些美好的當下,既使那隻能是當下,就像句點般那樣的唯美,靈魂也不用汲汲尋覓任何新的去處,如果可以這樣。易若家說,一段段的故事,片段重疊與她的記憶,她慶幸不是故事裡的角色也羨慕故事裡的角色,因爲那樣一個句點之後,不一定是美滿的結局。如戲般的鏡花水月,竟然也都成了一切以爲不可辜負的執念。
牡丹亭是易若家最喜歡的崑曲,年少時不能體會杜麗娘不知因何而起的一往情深,後來讀到作者湯顯祖在寫劇時,寫到悲傷處不能自己,躲出家門外自己哭了很久很久,她就對於創作者對於感情深入其境的理解,所以才能流傳千古不朽,所以她渴望的句點終究不只是一個句點。不論再飄渺不可測,創作的靈魂還是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