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帶歪京東楊笠事件:打折別打拳,更別打黑拳

“普信男”撲上京東

京東不想這樣火爆,楊笠也不想這樣走紅。但他們加在一起,燃遍了整個雙十一。

在2020《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上,楊笠以一句“不知道男人爲什麼明明這麼普通,卻能這麼自信”一戰成名。

就這樣,楊笠以一種“冒犯”男士的姿態站在了輿論風口,“普信男”由此而生。

但彼時這份言論,更多停留在脫口秀這個窄小的娛樂圈。所謂聽者雖多,不聞者更衆。

但四年後的雙十一,京東因邀請楊笠參與雙十一營銷活動深陷輿論風波,更被不少(男性)網友集體聲討、抵制。

京東、楊笠雖有關聯,但兩者之間的距離,可謂跨越時空、翻越山海。

這裡,有必要重點了解一下引戰源頭楊笠。

這位脫口秀藝人,向來敢於發出“冒犯之言”。甚至,若遇不平,她還會當場還擊,口誅筆伐。

楊笠曾在不少場合分享過自己的一個經歷。臺上,她在講段子;臺下,有兩名男士拿着酒杯,衝她說了一聲“好騷啊”。

楊笠被激怒了。緊接着,她在一個關於“猥瑣”的段子上展開了回擊:“看!就像下面這兩個觀衆。”

作爲一種調侃式喜劇文本,脫口秀算不上正式言論,更難定義對錯。但它不可避免的引導輿論走向。

與脫口秀難以定性不同,京東邀請楊笠代言,是一場簡單而又直白的陽謀。作爲廣受女性用戶關注的話題人物,京東自然是看中了楊笠自帶的話題與流量。

尤其近年,京東也的確加大了對女性用戶的關注與投入力度。一則數據顯示,近期京東平臺女性用戶增長速度明顯快於男性用戶。這也不難理解,京東平臺上男性早已佔據6成;在存量時代,從更喜購物的女性用戶身上找增量,本就無可厚非。

但京東營銷部門還是錯估了形勢,讓本來簡簡單單的營銷行爲,裹挾了整個輿論。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這個錯誤,被有心人利用就會無限放大,繼而影響到公司業務發展以及整個品牌形象。最終,只得京東公關出來背鍋、趕來救場。

其實,此前楊笠已經深陷多場代言風波。捨得、英特爾、海瀾之家,都在其身上栽了跟頭。奈何,總有市場營銷部門爲了博流量,忽略了品牌與輿論的影響力。

只是有了前車沒有鑑,此次京東營銷部門的確考慮不周。當然,京東也付出了代價。

"娛樂至死"禍及電商

‌尼爾·波茲曼曾在暢銷鉅著‌《娛樂至死》中指出,隨着視頻等新媒體普及,公共話語將逐漸脫離語境、變得碎片化,一切公共話語將以娛樂方式出現。久而久之,這種趨勢便形成了“娛樂至死症”。

楊笠給京東帶來的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像極了“娛樂至死”。

“口味遮攔”“直言不諱”的脫口秀,多是爲了流量,博君一笑。這種碎片化言語,有時透徹時弊,給人醍醐灌頂之感,但有時又真真譁衆取寵、大言不慚,甚至是唯恐天下不亂。

但話說回來,作爲消費者,我們要爲這種“口味遮攔”買單麼?說白了,楊笠的“普信男”只是一個小小的娛樂談資,它甚至連雙十一大促的一個佐料都算不上。

畢竟,消費者最終都是在爲產品付費、爲服務買單。而產品的品質與價格,纔是取悅用戶的核心要素。

生活中,我們經常說一句話,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但在基於客觀的新聞報道中,我們還有一句:叫眼見未必爲實。

換言之,我們不要看楊笠、不要看羣情激憤的網友,甚至是各大電商平臺說了什麼,而要探究它們真正做了什麼。

本屆雙十一,電商平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更加重視後端商家力量。在流量見頂、消費乏力背景下,平臺都在通過增加商家供給側來驅動增長。一個明顯的例子,今年以來抖音品牌商家數量同比增長了165%。

但在低價策略上,行業出現了巨大分化。

在自己的主場,本屆雙十一淘天擺出了強有力的促銷手段,但已絕口不提價格力(低價)。抖音推出了立減15%、官方直降等一系列優惠活動,但也在有意淡化低價競爭。拼多多依舊拋出了百億補貼,但新意不大。

相比,京東不僅延續了618“又便宜又好”的基調,還在不斷強化低價策略。

便宜放在好之前、京喜二次出征、不斷強化美妝服飾補貼以及未來3年徵招1萬名採銷.......這些舉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都是在死磕低價。而低價背後的目標用戶,正是下沉市場,尤其是下沉女性用戶。

各大平臺策略優劣我們只做觀察、不做置喙,但它卻側面印證了京東邀約楊笠代言背後目的:爭取女性用戶的純粹商業訴求,以及爲消費者創造實惠的決心。

只是冰心照了溝渠。終究是京東錯付了楊笠,後者還了京東一片漩渦。

京東被打“黑槍”

其實,脫口秀之於京東,並不新鮮。

早在2020年,脫口秀便被徐雷搬上京東大促。在當年雙十一啓動會上,京東新晉掌門人、有着“搖滾界老炮”之稱徐雷,請來了脫口秀一哥李誕。

活動現場,在李誕攛掇下,徐雷本人一度想要振臂握拳、登臺高呼。只是,在看到徐雷的誇張動作後,京東公關趕緊將他“摁”住了,目的是避免其過分越界。

彼時的脫口秀與京東還是你儂我儂、共襄繁華的局面。圍觀網友也紛紛拍手成快,爲這種輕鬆詼諧的營銷豎起大拇指。

只是時過境遷,4年後京東深陷脫口秀泥淖:楊笠的“普信男”彷彿變成了一種洗不掉的原罪,京東也好似成了那隻待罪的羔羊,而輿論也成了那把鋒利無比的殺豬刀。

輿論的複雜還在於,不止某些男性用戶開始發泄對京東的不滿,楊笠的粉絲也開始圍攻平臺,而女性用戶似乎也沒得到滿足而略有悻悻然。最終,所有的不滿一股腦涌向京東,後者不得不爲這場風波買單。

因一句非嚴肅、娛樂性十足的脫口秀言論,京東當上了冤大頭。

從某種意義上說,京東也不算冤。畢竟,不是大衆的視角本就發散,甚至有部分人愛隔岸觀火、煽風點火,甚至是大打黑拳。

畢竟,京東最近的麻煩實在太多了,多的有些不真實、不可信,甚至是匪夷所思。

·10月14日,京東發佈了由楊笠代言的第一張營銷海報。

·10月16日,章澤天參與光明會的謠言甚囂塵上,警方介入。

·10月17日,楊笠成爲男性討伐對象,一直持續至今。

·10月18日,京東金融又被爆出遭擠兌謠言。

·10月19日,京東90%員工爲女性的言論傳出。

一個個謠言,讓輿論的劣幣驅動了良幣。要說這其中沒有“陰謀”,你我可能都不信。

京東緣何成了別人的槍口,我們不得而知。處在輿論風口的它,開始認錯、道歉、補救。但捫心自問,京東似乎又沒真正做錯什麼。

京東營銷只是想單純的博眼球、賺流量,順便能帶點貨更好。但在這個透明的網絡時代,商業早已沒有了秘密,更沒有了純粹。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的一點失誤、思考不周,就會被無限放大,最終危及整體。

最後,我們只能對這場鬧劇發出一聲哀嘆。就如《烏合之衆:大衆心理研究》所言,當一個羣體存在時,他們就有着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的特徵。這也說明商業無小事,尤其是明星企業必須將公關置於更高的位置,只爲及時排雷。

但作爲理性的我們,還是奢望輿論消弭、陰謀不再,還雙十一一場簡單的大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