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冠軍/仁大鄉村包圍城市 提供一站式資訊服務
仁大資訊董事長林士茵。記者陳正興/攝影
臺灣資訊服務產業龍頭仁大資訊董事長林士茵30歲不到開始創業,笑說自己有着眷村小孩堅毅不拔的韌性,被訓練到要有從無生有的本事,創業初期以鄉村包圍城市策略,在沒有資源下突破重圍,訴求「有銀行就有仁大服務據點」,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
仁大資訊成立於1999年,提供客戶一站式全方位資訊服務,業務涵蓋資訊軟硬體銷售、維運與IT全委外服務,客戶羣從原本深耕的金融、電信產業到近年來擴及製造、醫療與流通產業,以成爲最值得客戶託付的資訊服務廠商爲己任,不斷創新服務商業模式。
回顧創業歷程,林士茵說,她大學畢業後曾在汽車產業做帳務工作,因業務接觸到電腦領域,後來去電腦公司的IBM經銷商,從業助做到總經理秘書,因爲接觸到IBM相關作業流程,認爲這是很有未來性的產業,因爲想投入更具前瞻性又有挑戰的工作,毅然決然跳出去創業。
林士茵在創立仁大之前,還有一家百虹資訊,1993年創立,那時她才28歲,工作五年,沒有資金,沒有人脈,沒有資源。她笑說,創業時太年輕,以爲創業了就不用早起,沒想到創業後起的比雞還早,只有一個信念「不能倒」,每天早出晚歸。
她自認創業時機點很好,雖然一開始只有三人公司,但短短五年時間,每年人力跟業績倍數成長。1993年到1999年之前因爲生意很好,沒有想太多組織策略的事,1999年股東移民,百虹資訊清算結束,因而重新創立仁大資訊,很幸運的是百虹資訊所有客戶,都願意合約直接轉換到仁大。
瞄準銀行商機 打響第一砲
林士茵說,仁大資訊的命名因當時友人父親會算命,希望我以仁爲本,不能害人,要心存正念,以人爲導向,萬事都要留三分餘地給人,所以取名「仁大資訊」。
創業初期,林士茵思考要找一個產業不會倒帳的客戶,所以一開始就鎖定銀行業,他們最有錢,「可是銀行業的SI都是超級大咖,哪輪的到我們?」不過,因緣際會下,因當時銀行投入Open System轉型,仁大推出client server架構,希望取代IBM封閉的環境。
改變一開始確實困難重重,後在Windows上市,開放架構火紅,「這些大SI,不會在意我們這種小螞蟻,甚至連殲滅我們都懶。」後來林士茵改採鄉村包圍城市策略,成功在夾縫中找出路。
林士茵分析,因當時大咖的SI都在賣IBM的主機、終端機,找IBM合作一定沒門,所以仁大找了HP合作,開啓HP在銀行業的銷售。當用傳統IBM終端機跟選擇走OPEN架構成本差了4、5倍,所以客戶愈來愈多願意嘗試新的架構與產品。
林士茵說,當時這個年代從80386SX、DX開始,一直到Pentium系列達到高峰,下來分行、辦公室電腦都變成Intel PC,再進化到NB。而機房、分行也從IBM control變成Server。再來接上網路時代,信件不再用掛號,溝通變的更簡單,email解決了時效及溝通問題。整個產業天天在變,最大的壓力,就是資訊大爆炸,每天總有學不完的新事物。
因爲一開始鎖定以金融業起步,所以只要有銀行的地方,就會有仁大的據點,甚至花東都有佈局,林士茵說,因爲自己是眷村小孩出身,小時候時常要搬家快速轉移陣地,因此她用軍隊移防的概念來設計全臺營運,訓練出她在工作性格快速反應養成。當時仁大是第一家打出「兩小時到場維修」的廠商,因爲速度非常快,不僅震撼金融業,也因此深獲客戶信賴。
2hrs到府維修 領先業界推出
林士茵說,要在員工、公司、客戶之間創造三贏,就必需在競爭激烈的資訊服務業做出差異化。這讓她想起小時候在眷村刻苦環境長大,要做很多無中生有的事情,訓練到沒有資源也可以用大鍋燒出一手好菜。
林士茵表示,2007年至2015年仁大曾經赴中國投資,並在中國建立服務團隊,主要客羣爲臺資銀行,屬於當時爲SI界在中國少數賺錢的公司。不過,2015年礙於部分因素,仁大出售中國事業羣,有了先前不好的經驗,仁大目前專心經營臺灣客羣,用十年磨一劍的心態,準備第二次海外佈局,要從人才培育到策略地圖,讓仁大的海外藍圖更清楚。
林士茵說,仁大跟着既有客戶放眼世界,思考如何在客戶與員工及公司獲利上,考驗經營團隊的佈局計劃,因此人才培育及員工轉型成爲當務之急。她認爲,海外佈局不能只靠單一產業客戶,必須跟着客戶走,或是與當地夥伴策略聯盟切入銀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