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臺積電 民間促打造智慧生活綠洲

臺積電即將落腳高雄,民間團體聯署呼籲市府主動規畫科技聚落,導入智慧應用科技產業,打造「智慧港」、「智慧生活綠洲」。(曾梓峰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臺積電即將在高雄煉油廠舊址設廠,有望帶動相關聚落和科技產業,打造全臺首座「智慧港」。民間團體聯合發聲,呼籲高市府不只引鳳築巢,更要主動規畫科技聚落,導入智慧應用科技產業,讓傳統的後勁地區轉型「智慧生活綠洲」,帶來多元經濟效益。

市府確認中油高煉廠舊址水電供應與污水處理無虞,第一期晶圓廠用地4日將召開環評專案小組會議,若環評順利通過,今年6月就可讓業者進駐。

高雄綠色協會、高雄區域治理學會、高雄市永續城鄉發展協會等民間組織發起連署,呼籲高市府面對臺積電高雄築巢,應以荷蘭科技創新城市Eindhoven爲借鏡,創造全臺首座「智慧港」,推動循環經濟,讓後勁地區轉型「智慧生活綠洲」。

高雄綠色協會理事長曾梓峰表示,Eindhoven曾是飛利浦公司的生產基地,產業衰敗後,串聯多元科技應用服務,成功轉型「智慧港」,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成爲「三港」共構的獨特經濟體。高市府可借鏡荷蘭,憑藉臺積電多重優勢條件,打造全臺第一座「智慧港」。

高市府近年加速整治後勁煉油廠舊址,預計2023年完工。曾梓峰認爲,願承擔責任是好事,但也要思考整治後的配套措施,讓整體經濟效益發揮到最大。

曾梓峰解釋,德國魯爾工業區曾是歐洲鋼鐵重鎮,但後來成功發展太陽能、環境污染處理、能源等綠色科技產業,成爲歐洲最強的經濟發展基地。「科技園區」不該是封閉性的概念,應該用開放的思維來規畫,思考「綜合解決方案」。

曾梓峰呼籲,不要再被動等待產業洽詢或形成,應要主動規畫,高雄「智慧城市計劃」不該只有「5G AIoT」,導入智慧應用科技產業更是重點。後勁地區相當適合發展「循環經濟」,配合臺積電推動智慧生活、交通、長照、應用型倡議產業、歷史文化等綜合產業,打造真正的「智慧生活綠洲」及「韌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