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南橫復通不可能任務達陣! 命懸一線築路英雄建功

南橫公路地形豐富多變,以地勢高聳著稱,全線超過6成路段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峽谷、河階、峭壁穿插其間。記者陳弘逸/攝影

南橫公路5月1日全線通車,今天上午10點30分在高雄桃源區天池、臺東海端鄉埡口同步舉行「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路段有條件復通祈福典禮」,其中天池到向陽這段約20公里已封閉12年多,歷經重重考驗,終於走到全線復通這一刻。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山見證,向命懸一線的南橫「蜘蛛人」等工程人員致意,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說「南橫每一寸都是熱血的工程英雄拚來」。

南橫公路1968年7月動工,1972年10月31日通車,迄今50年,當年工程艱鉅,陸續有116名工作人員因炸隧道、渡河遭沖走,或遭落石擊中、失足跌落山谷等失去寶貴生命,爲感念闢路先賢犧牲奉獻情操,公路總局在天池路旁設置長青祠供悼念。南橫沿線隧道、橋樑命名也有洋蔥,陽剛工程不失人性溫度。

南橫各工區以原住民爲主力,每個工人都有屬於各自的故事,背後要撐起一個家。同一工區工人大多有同鄉情誼,一個拉一個,也有父子檔、兄弟檔,老手教新人,朝夕相處下凝聚力強,也建立革命情感。本報資料照片

「蜘蛛人」是南橫公路邊坡工程修復師,在陡峭山壁跳上跳下,藝高膽大,危險與艱辛程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本報資料照片

98年八八風災(莫拉克颱風)重創南橫公路,高雄梅山口到臺東向陽約45公里,在風災後封閉,前年1月梅山口到天池路段開放,天池到向陽這段約20公里已封閉12年多,去年8月南橫公路明霸克露橋遭沖毀,南橫東段道路一度緊急開放通行7天,讓受困居民能聯外通行,有如揭開神秘面紗,斷橋便道開通後,天池到向陽路段再度封閉。

在高山上工作,半個月回家一趟是常態,工寮就是工人的家,包商爲留住工人要提供食宿,2坪大貨櫃擠6至8人。本報資料照片

「蜘蛛人」是南橫公路邊坡工程修復師,在陡峭山壁跳上跳下,藝高膽大,危險與艱辛程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本報資料照片

明霸克露橋施工期間,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曾挺進工區爲工程人員打氣,蔡總統也指示,搶修工程一切以安全爲重。原本工程團隊要力拚去年底南橫公路全線復通,許多工程難度甚高,艱鉅任務終在今年5月1日達成。

迎接全線復通這一刻,公路總局團隊今天上午8點30分在長青祠虔心祭拜,準備象棋、麻將、撲克牌等,祭拜因開路而犧牲的116名前輩,感謝他們給力量,讓南橫全線通最後一哩路能達陣。

南橫公路5月1日全線通車,今天上午在高雄桃源區天池、臺東海端鄉埡口同步舉行「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路段有條件復通祈福典禮」。圖/讀者提供

下工後或遇雨無法上工日子,南橫工人在空地生火取暖、圍爐小酌,幾杯酒下肚後彼此搭肩高歌,紓解一天疲累,也是深山裡的小確幸。本報資料照片

南橫公路修築過程挑戰大,多位公路總局局長、處長、段長參與其中,更是歷史見證者,公路總局日前邀他們在開通前先走一趟,提出相關建議,也一同話當年,多位退休段長提到「環境變化好大」,感觸良多。公路總局也在長青祠前設立一面陶板牆,娓娓道出築路過程,用路人駐足時,也能細細品味這一條有故事的公路。

爲感念南橫公路闢路先賢犧牲奉獻情操,公路總局在天池路旁設置長青祠供悼念。本報資料照片

南橫公路地形豐富多變,以地勢高聳著稱,全線超過6成路段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峽谷、河階、峭壁穿插其間。圖/讀者提供

甲仙工務段長陳正偉說,修路過程篳路藍縷,當年工程設備、科學化數據不及現在便利,施工風險高,例如開鑿大關山隧道時,便有不少工程前輩訊殉職,他們當年憑着強烈使命感,在公路修築史上,留下不可抹滅貢獻。

南橫公路沿線地質破碎,施工過程易有落石,對工人造成極大心理壓力。陳正偉說,沿線有不少難處理的「大魔王路段」,除明霸克露橋所在地桃源區勤和到復興一帶,長度319公尺梅山明隧道也是工程人員口中的「山海關」。

午後南橫公路易起霧、飄雨,海拔2722公尺大關山隧道是南橫最高點,也是高雄市、臺東縣交界處。記者陳弘逸/攝影

「蜘蛛人」是南橫公路邊坡工程修復師,在陡峭山壁跳上跳下,藝高膽大,危險與艱辛程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3月完工、位在南橫137公里處的進涇明隧道,除了施工挑戰,還有暖心故事。進涇明隧道是爲紀念殉職的段長蘇進涇命名,蘇的兒子蘇俊銘在甲仙工務段當工程司,進涇明隧道由他監工。蘇的孫女謝燦伃也在公路總局三工處服務,一家三代貢獻公路界,「三代公路人、一脈公路情」蔚爲佳話。

山友鍾情的「南橫三星」人氣不墜,走入山林,讓人心曠神怡。隨着南橫公路全線復通,許多山友想親近「南橫三星」之美。記者劉學聖/攝影

南橫公路5月1日全線通車,今天上午在高雄桃源區天池、臺東海端鄉埡口同步舉行「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路段有條件復通祈福典禮」。圖/讀者提供

陳正偉說,南橫公路修築、養護難度高,公路總局工程團隊一棒接一棒盡力,在天池到埡口間原有進涇橋,在98年八八風災後沖毀,考量當地落石多,工程團隊決定闢建明隧道工程時,工程人員內心有些不安,憂心施工風險高,與蘇進涇的兒子蘇俊銘討論,由蘇來監工,延續已故段長父親使命感,過程相當順利,去年3月完工啓用。進涇明隧道口擺着一顆工程期間滾落的碩大落石,顯見工程難度與風險。

蘇俊銘說,父親當年在南橫工程處當段長,對工作態度相當投入,南橫能有一座以父親名字命名的明隧道,家人覺得光榮。蘇俊銘原本在公路總局負責屏東鳳屏段,2年多前調到甲仙工務段。他說,父親是學習榜樣,讓他自我要求更高,不能讓父親漏氣。

長期記錄南橫生態與故事的退休教師洪春景說,隨着時間流逝,很多歷史可能被漸漸淡忘,透過命名可以加深記憶與紀念性,對主角家人及地方居民來說,也有其意義,彰顯開拓者冒險犯難精神。

行政院長蘇貞昌、高雄市長陳其邁、交通部長王國材等人今天上午一同見證南橫復通這一刻,蘇貞昌前一晚便夜宿高雄六龜寶來,今天將從南橫高雄端走進臺東端,再從臺東搭飛機回臺北。陳其邁日前在臉書發文向南橫工程英雄致敬,他說,高山工程挑戰大,許多地方腹地不足,靠工程人員辛苦吊掛、懸空作業,與難預測的地理和氣候環境抗衡,施作時常遇落石,工程人員「命懸一線」拚博。

南橫公路地形豐富多變,以地勢高聳著稱,全線超過6成路段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生態豐富。記者陳弘逸/攝影

南橫各工區以原住民爲主力,每個工人都有屬於各自的故事,背後要撐起一個家。同一工區工人大多有同鄉情誼,一個拉一個,也有父子檔、兄弟檔,老手教新人,朝夕相處下凝聚力強,也建立革命情感。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採訪團隊去年以來多次翻越崇山峻嶺挺進南橫,直擊全線開通前最後一哩路的三大瓶頸點,蜘蛛人貼在埡口大崩壁搏命施工,從天而降安全索是生死一線牽保命工具,更承載南橫早日通車期待。

爲感念南橫公路闢路先賢犧牲奉獻情操,公路總局在天池路旁設置長青祠供悼念。圖/讀者提供

南橫公路穿山越水,高山地區穿越古老地層,地質風化嚴重,巖壁崩塌情況沒在客氣,去年9月還可見埡口大崩坍面積相當於8座足球場大,遠遠望去小小的蜘蛛人在半空中施工做邊坡整治,爲隨時有再塌陷風險的巖壁綁鋼網。在海拔逾2700公尺高山上與大自然協調,拚出一條安全道路,天氣說變就變是施工最大考驗,空氣稀薄,隨時有濃霧干擾,蜘蛛人在陡峭山壁跳上跳下,危險與艱辛程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

南橫各工區以原住民爲主力,每個工人都有屬於各自的故事,背後要撐起一個家。同一工區工人大多有同鄉情誼,一個拉一個,也有父子檔、兄弟檔,老手教新人,朝夕相處凝聚力強,也建立革命情感。44歲史彥玟是蜘蛛人團隊工頭,他是基督徒,每次上工前會禱告。

海拔2722公尺的埡口,是南橫公路地標。記者陳弘逸/攝影

南橫公路地形豐富多變,以地勢高聳著稱,全線超過6成路段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峽谷、河階、峭壁穿插其間。圖/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