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時期寶寶不認人,爲何只要媽媽抱?其中的緣由很暖心

導言

很多人都聽過“母子連心”這句老話,這是對母親和孩子之間感情緊密聯繫的一種比喻,讚美彼此的心緊密相連。

這種比喻的確溫暖,但你是否曾想過,它不僅僅是一種形象化的表達,實際上在科學上也能找到相應的依據?

原來,母親和孩子之間的心跳竟然真的能夠同步,母愛也遠比我們想象的更爲神奇與偉大。

01

聽,媽媽的心跳聲

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哭鬧不止,任憑家人輪流哄抱,寶寶依然無法平靜下來。就在大家手足無措之際,一個陌生的男子走近,抱起了孩子。

令人驚奇的是,幾秒鐘後,孩子竟然停止了哭鬧,安靜地依偎在男子的懷中,甚至對他微笑了。

這個陌生男子並不是孩子的親戚,而是剛接受了孩子媽媽心臟捐贈的受贈者。

原來,媽媽在去世前捐獻了自己的心臟給這名男子,而寶寶對媽媽的心跳聲是如此熟悉,即使在另一具身體內跳動,寶寶也能立刻感知到它,感到無比安心。

這種“同頻共振”的現象,不僅展示了母愛與孩子之間的神秘聯繫,還揭示了母子之間的情感紐帶有時比我們想象的更加直接而具體。

02

科學研究證實母子連心的確存在

“母子連心”並不僅僅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比喻,現代科學已經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得出了有力的證據。

以色列的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邀請了40對剛剛生完孩子的媽媽和寶寶,分別爲他們佩戴了心率監測設備。

結果顯示,媽媽和寶寶的心跳頻率不僅同步,當媽媽情緒發生變化時,寶寶的心跳也會隨之變化,調整到與媽媽一致的頻率。這種現象讓人不禁感嘆母子之間的心靈感應竟然能夠通過心跳反映出來。

加拿大的科研團隊在另一項研究中進一步發現,當媽媽注視着寶寶時,寶寶的大腦會分泌一種特定的激素,這種激素可以幫助他們同步心跳。

這意味着媽媽的情緒可以通過眼神傳遞給寶寶,強化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繫。這種眼神交流不僅增強了彼此的情感,還使得母子之間的心跳和情感狀態保持高度一致。

除了心跳的同步,科學家們還發現了另一個神奇的現象,那就是胎兒的細胞可以在媽媽體內長期存在。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許多媽媽的大腦中都留有兒子胎兒的DNA片段,這種被稱爲“微嵌合細胞”的物質,是母子之間長久存在的紐帶。

這些胎兒細胞不僅進入了媽媽的大腦,還可能在體內存活多年,甚至終身。這一發現進一步揭示了母子之間的生物性聯繫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緊密和持久。

這些科學研究爲“母子連心”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說明母子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心理上的連接,更是一種生理和基因上的同步。

這種生物層面的交融,強化了母親與孩子的情感紐帶,讓人深感母愛的偉大與奇妙。

03

母子連心也需用心守護

既然母子連心在科學上已經得到證實,那爲什麼有些媽媽在生產後會與孩子產生距離感,甚至出現產後抑鬱呢?

答案是,雖然母子之間有這種天生的聯繫,但這種關係也需要用心經營和維護,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存在併發揮其作用。

懷孕期間的互動至關重要

從懷孕開始,準媽媽就應該積極與腹中的寶寶進行溝通互動。比如,給胎兒講故事、聽音樂,或是與寶寶一起散步,這些都能幫助寶寶記住媽媽的聲音和情感。

這樣的互動不僅有助於寶寶的成長髮育,也能讓媽媽更快進入母親的角色,建立起與孩子的情感聯繫。

產後多陪伴,加強感情紐帶

在寶寶出生之後,媽媽應儘量多地參與照顧工作,即使身體尚未完全恢復,寶媽們也應儘可能與寶寶建立更多的親密接觸。

比如,抱着寶寶,讓他聞到媽媽熟悉的氣味,聽到心跳聲,這些都能讓寶寶感受到來自媽媽的關愛與安全感,從而加強母子之間的情感聯繫。

堅持母乳餵養,強化母子情感

在健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堅持母乳餵養不僅有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還能通過哺乳時的親密接觸,刺激媽媽體內的荷爾蒙分泌,進一步增強母性。

在這個過程中,媽媽與寶寶的情感聯繫將會更加緊密,母子連心的同步感應也會更爲強烈。

果媽寄語

母子連心不僅是動人的比喻,更是科學能夠解釋的神奇現象。隨着孩子的成長,母子之間這種與生俱來的心靈感應可能會逐漸被其他情感所替代,但這並不意味着這種連接會消失。只要用心去感受,母親的關懷與愛依然會貫穿我們的一生。

©圖源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果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