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國民教育更友善學習環境 國中小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修正
教育部景圖。(李侑珊攝)
爲營造國民教育具備更友善學習環境,教育部於24日發佈〈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增加因應災害及傳染病等變故,實施線上教學及彈性評量方式,使學生學習不間斷,也降低國小低年級定期評量次數,降低學生學習壓力,亦透過放寬出席率計算彈性,及增加學校人員違反辦法議處機制,保障學生評量公平性及學習權益。辦法將函送各縣市政府,並於8月1日開始施行。
近來地震頻傳,導致部分地區學子就學受到影響,教育部表示,在〈辦法〉新增因應災害及傳染病等變故規定,即因應學生居住地區或就讀學校所在地區發生災害、傳染病或學生遭逢其他重大變故等因素,致使無法以實體面授方式正常實施既定課程,學校得以數位遠距教學或其他適當方式實施教學,及彈性調整評量方式,以保障學生受教權益,並維護師生健康。
教育部也修正國民小學低年級定期評量次數,即審酌國小低年級系學生學習能力之奠基期,應着重生活習慣與品德培養,協助學生在生活與實作中主動學習,其定期評量方式及紙筆測驗次數亟需有彈性且多元之規劃,爰修正定期評量中紙筆測驗之次數,明定國小1、2年級每學期紙筆測驗次數之上限降低爲2次,並於學校行事曆統一之前提下,透過降低紙筆測驗次數之實施,增進學生學習自信及成長。
教育部也提到,給予各縣市主管機關規範之彈性,審酌學生生理假及懷孕等特殊因素,衍生之假別需求,於出席率扣減假別類別中增列相關假別,使學生請假更爲彈性,避免學生因不可抗力因素,致使上課總出席率未達3分之2以上,影響取得畢業證書。
爲避免學校相關人員,教育部也在〈辦法〉增加學校人員違反本辦法議處機制,也就是未規定實施學習評量,致使影響學生權益,爰增訂學校對學生辦理評量等事項違反之處理機制,期透過明定學校違反本法規規定之處理,以維評量公平性及學生學習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