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自由紋理:探索在地Nylon足跡》巡展

鄭南榕基金會舉辦《自由紋理:探索在地Nylon足跡》巡展,於臺北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展開。葉菊蘭(左起)、文化部長李永得、鄭竹梅在展場合影留念。(鄧博仁攝)

鄭南榕基金會舉辦的《自由紋理:探索在地Nylon足跡》巡展,牆上掛滿《自由時代週刊》,這是是一本由1984年3月12日至1989年11月11日由鄭南榕出版的「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雜誌,試圖倡議民主和自由的文化風氣能夠在臺灣獲得發展。(鄧博仁攝)

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右),爲葉菊蘭(左)及文化部長李永得(中)導覽。(鄧博仁攝)

文化部長李永得(左)與葉菊蘭討論展場中的刊物。(鄧博仁攝)

鄭南榕基金會舉辦的《自由紋理:探索在地Nylon足跡》巡展,位於臺北田園城市展場一隅。(鄧博仁攝)

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左起)、葉菊蘭、文化部長李永得、在展場合影留念。(鄧博仁攝)

鄭南榕基金會舉辦的《自由紋理:探索在地Nylon足跡》巡展,位於臺北田園城市展場一隅。(鄧博仁攝)

文化部長李永得在看完展後,在鄭南榕的筆記旁寫了「我們要更加努力,還有很多事」,參觀民衆也可在此留言。(鄧博仁攝)

民衆參觀鄭南榕基金會舉辦的《自由紋理:探索在地Nylon足跡》巡展。(鄧博仁攝)

鄭南榕基金會舉辦《自由紋理:探索在地Nylon足跡》巡展,於臺北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展開。基金會終身志工葉菊蘭說,她一直怕社會忘記鄭南榕,不是忘記鄭南榕這個人,而是忘記臺灣曾經有這麼悲壯的過去,她也擔心臺灣人不知道現在的自由是怎麼來的。

在巡展第一站即將結束前的雨天裡,文化部長李永得專程來到展場,並由葉菊蘭及基金會董事鄭竹梅(鄭南榕女兒)陪同看展,李永得在看完展後寫了「我們要更加努力,還有很多事」。葉菊蘭一再強調,自由就像空氣,抽掉了空氣不能呼吸時,就會知道自由是什麼。

此展展出鄭南榕四十二年的人生所留下的許多珍貴資產,有些文物遺留在雜誌社原址,成爲了歷史的一部分。外界對鄭南榕較多的認識,有爭取百分百言論自由、1986和1987年反對戒嚴的綠色行動、228平反及和平日運動、1989年自焚之外,本次全臺巡展,除了以藝術視角重新詮釋鄭南榕Nylon的生命歷程,加上陸續開箱的史料呈現更完整立體樣貌的鄭南榕。

有感於民主前輩們的事蹟逐漸被世人所遺忘,希望透過本次巡展,以藝術和展覽的方式,重新找到和當代的意義。在臺北場結束後,將陸續造訪,彰化、臺南、嘉義、苗栗、宜蘭及高雄,進行7個城市爲期約一年的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