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繡花功夫優化無障礙環境

加大無障礙設施建設力度,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誌。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迎來施行一週年。隨着這部社會建設領域的重要法律深入實施,各地區、各部門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推動全社會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可升降講臺、銀行低位服務檯、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環境建設涉及民生各個領域和不同生活場景,極大便利了殘疾人、老年人等羣體生活出行。近年來,相關部門聯合推進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設施無障礙改造與適老化改造,幫助其消除生活環境障礙。截至去年,全國完成“十四五”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設施無障礙改造88.08萬戶;截至今年4月,已完成適老化家庭設施改造148.28萬戶。

但也要看到,隨着城市建設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階段轉變,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在更好滿足人民羣衆需求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當前,全國範圍內只有數量有限的重點項目能夠打造出較高品質的無障礙設施環境,國產化的高質量無障礙產品還很缺乏,無障礙環境的理念與技術仍有待提升。需要持續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有愛無礙才能融合共享。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涉及社會方方面面,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共同發力,將無障礙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各個環節。目前各地都在進行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適老化環境改造、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等工作,都應實現“無障礙”,採用通用設計,體現包容性,用“繡花功夫”推動無障礙環境從有到優。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萬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