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億量化私募招“中低頻”人才 新規實施後降頻成趨勢?
(原標題:有百億量化私募招“中低頻”人才 新規實施後降頻成趨勢?)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今年以來,隨着管理層對量化私募行業加強監管,尤其轉融券由“T+0”變成“T+1”後,新規對量化私募策略產生明顯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各量化私募的人才需求也出現一些變化。據招聘網站,有百億量化私募最新招聘的人才包括股票中低頻基金經理、股票中低頻量化研究員。
有量化私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着量化行業規模擴張和市場有效性提升,整個超額收益會逐步收斂,這也是難以避免的趨勢。量化降頻一直是發展趨勢,高頻策略容量較小,需要往中低頻擴容,好容納更大的策略空間,超額收益長期也會更穩定。
招聘信息引發市場關注
前幾年,各量化大廠對高頻量化交易人才可謂青睞有加,各路量化人才被各大量化私募“哄搶”,薪資一路走高。不過,記者發現,有百億量化私募大廠最近在招聘中低頻量化人才,其背後有什麼考慮?
據某人才招聘網站信息,某百億量化私募掛出了多個職位,包括資深量化研究員-CTA方向等崗位,職責就是開發量化新策略,策略類別包括不限於量價類策略、基本面類策略、另類數據策略等。在這些招聘崗位中,招聘股票中低頻基金經理、股票中低頻量化研究員引發市場關注。
百億量化私募近期掛出招聘廣告的不在少數,但在招聘的崗位中並沒有提及高頻、中低頻的描述,爲何這家百億量化要專門招聘中低頻量化人才?在量化策略中,影響收益的因子中,交易頻率很重要,一般把每年換手100~200倍以上的策略定義爲高頻或中高頻。高頻策略的特點就是交易頻率極高,通常在一天內進行大量買賣交易,持倉週期非常短。
量化私募過去有一部分策略是高頻策略,績效主要體現在高頻交易上,整體換手比較高,且交易時間集中。中安鼎盛投資合夥人陳伯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着量化監管逐步規範,集中的高頻交易有所限制,量化私募逐步把重心放在偏向中低頻的策略上,中低頻策略對因子的半衰期和魯棒性要求比較高,容量大,需要長期投入。
據某百億量化私募人士透露,隨着管理規模上升,各量化大廠都在進行全週期量化人才儲備,一些中低頻策略也被納入進來。該私募人士表示:“早在2022年就討論過這個問題,因爲當時量化超額回撤引發熱議。就長期來看,超額是逐漸衰減的,因爲超額是來自於市場的無效性,那麼當市場越來越有效的時候,超額回撤是不可避免的,這個時候全週期就很重要了,策略多樣化,交易品種多樣化,可以使得收益來源更豐富。”
新規影響高頻交易策略
1月28日,證監會優化了融券機制,轉融券由“T+0”變成“T+1”,從3月18日起已正式實施一週時間。新規主要影響的是私募量化的高頻交易策略。廣東某百億量化私募人士告訴記者:“2023年建立量化交易制度,而量化交易報告制度的落地,就意味着高頻被限制了,未來量化策略降頻將成爲趨勢。”
杭州某量化人士告訴記者,高頻策略就是因子模型可以捕捉日內行情。中高頻,就是因子模型可以捕捉或預測3~5天內的日線行情。這些公司其實想要的是“人才”儲備的因子,如果這些私募本身沒有儲備中短週期因子,那麼在轉型過程中肯定落後,除非挖個團隊過來,這樣團隊會把因子庫帶到公司。
上海某百億量化人士告訴記者,隨着量化行業規模擴張和市場有效性提升,整個行業的超額收益會逐步收斂,這也是難以避免的趨勢,量化管理人加大對中低頻人才的招聘也是應對之策。量化降頻一直是發展趨勢,高頻策略容量較小,需要往中低頻擴容,好容納更大的策略空間,超額收益長期也會更穩定。
排排網財富合夥人項目負責人孫恩祥告訴記者,高頻策略雖勝率高,但策略重疊度高、容量上限低,而中低頻策略通常以長期投資爲主,可以適配更多資產,豐富策略多樣性增加容量上限,提升規模,同時長期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分散風險和相對穩定捕獲收益的作用,有助於量化機構持續發展。
上海某百億量化人士告訴記者,從監管來看,高頻策略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於頭部私募來說,中低頻策略已經開始使用,對於以高頻策略爲主的量化私募,其策略較爲單一,一旦市場和政策對高頻量化不友好,策略容易失效且無替代策略,此時招聘中低頻量化人才,是爲了應對未來市場和政策對量化策略的影響。
厚石天成總經理侯延軍也告訴記者,自從去年底量化危機以來,無論是監管層還是股民,都對量化投資有一定的質疑。這些質疑主要集中在高頻交易的不公平性上,隨着對高頻交易監管加強,目前量化公司加強中低頻策略的研究就是當務之急。
翻譯
搜索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