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本寬《口罩風景》 看見疫後生態
遊本寬《招.術》以臺灣鄉下質樸看板反思網路對疫情生活的影響。(鄧博仁攝)
「《口罩風景》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口罩!」攝影藝術家遊本寬近兩年面對大疫時代,陸續以自己的所思所感,推出具實驗性的攝影集《口罩風景》和《招.術》,看似是反應疫情下的生活,卻並非紀錄所見,而是指涉內在思維。
長期旅美,去年更是長時間經歷美國在疫情中的大封城狀態,遊本寬的《口罩風景》以「爲風景戴上口罩」的想像出發,藉由許多具隔離或阻外象徵的室內外日常,以影像論述向外的心境及朝內的所思。色彩看似豔麗愉悅,影像的本質卻是鬱悶哀沉,藉以映照疫情控制不住,看不到終點的情緒。
「已經很久不做吊掛式的個展,而是以攝影集的形式,希望透過翻閱裝置的效果,像是爲每一個人所做的專屬個展。」遊本寬指出,疫情也加劇了美國的種族對立,因此攝影集中特別製作了下拉的摺頁,「以印刷的黑表達絕對感,已不是攝影所能表現的黑!」翻閱的過程,也可讓觀者透過肢體運作,感受下拉時所呈現的「黑」,對照遮蓋住影像的「白」。
今年的《招.術》則是遊本寬進一步探究:疫情爲何讓人感受一切都是假的?他找了一個「出氣孔」,以觀念藝術的策略,指涉一切都是網路的錯。「如果網路不是這麼發達,那麼所有的真真假假,問題不會這麼嚴重。」於是他回頭思考沒有網路的時代,以臺灣早期鄉下的看板,質樸地行銷與包裝,有着更多的直率,他在影像中讓商業活動中的人形和販賣情節缺席,以平靜的傳播方式,邀觀者有更多想像和情感的參與。
除了以各式看板,思考非網路訊息帶來的觀感,遊本寬更針對每一個看板廣告,發展出自己想像中的故事,例如「老伙房(找不到餐坊)」,就在影像旁附上一個少夫老妻私奔的故事,夫妻倆合力在深藏巷弄內的三合院開設餐坊,跟着引導的路線走,但還是有可能找不到!看板是真,故事是虛構,但遊本寬刻意以鮮明的色彩,沒有留白的塞滿文字的邊欄,試圖讓觀者感受:在疫情時期,無處不是滿滿的窒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