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行業多年防沉迷,卻因渠道服被手機廠商“偷了家”

作者|張明遠

“男孩玩遊戲充值上萬元父親連扇自己耳光”事件近期引發關注,一位父親聲音略帶哽咽對鏡頭講述,十分鐘自家小孩打遊戲充了6000多塊錢。他再仔細一查賬,發現小孩這幾天偷偷充值上萬元,這位父親當即被憤怒與自責席捲,開始連扇自己耳光。

與未成年、大額氪金等字眼相關的新聞,幾乎隔三差五就會出現在社交平臺,看到這類消息有人會疑惑,遊戲行業不是有未成年人防沉迷規定嗎?爲什麼還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還要從本站的回覆裡找。

娛樂資本論發現,新聞在網絡發酵後,本站公司表示,經覈查該用戶爲華爲渠道賬號,於2023年8月使用成年人身份進行實名註冊,經與華爲公司溝通協調,已安排全額退款。

這不是渠道服第一次“惹事”,或者說渠道服已經成爲未成年氪金的“法外之地”。針對這類未成年偷偷氪金的問題,過去我們總是把“炮火”對準遊戲廠商一方,但同樣作爲網絡遊戲活動的提供方,手機廠商在利益分成方面從不缺席,防沉迷責任方面卻在監管和輿論雙真空的地帶直接隱身。水面之下,渠道方的問題或許還要更爲嚴重。

未成年氪金,比你想得更容易

先說說何謂渠道服。

不同於官方服務器,渠道服務器是一種遊戲廠商爲了觸達更多用戶羣體,與手機廠商或平臺合作運營推廣的定製版本。比如說,華爲用戶想玩《蛋仔派對》,如果直接從官網下載那麼就是官服版,如果是在華爲應用商店搜索下載,那就是華爲渠道服版本。

圖源:小紅書

對渠道服稍有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渠道與官方最大的區別,在於“抽成”與否。官服的所有收入是實打實全歸廠商的,而渠道服這邊,廠商和渠道之間則會以一定比例進行分成。

除此以外,渠道服與官服之間還存在着如下差別:服務器不一樣,渠道服和官服之間不互通,玩家也沒法互加好友一起玩耍;內容略有不同,渠道服會有自己專屬的福利優惠等;賬號體系不一樣,這也就是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小學生如何繞過未成年保護氪金的關鍵。

同樣一款遊戲,如果是官服下載註冊的話,需要經過身份信息輸入——身份信息驗證——註冊成功等至少三個環節,而在渠道服這個過程被大大簡化。

“我下載遊戲都沒到輸入身份證的環節,直接同意授權,賬號就建好了。”娛樂資本論拜託多位安卓用戶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只要是通過渠道下載的遊戲,註冊環節都相當絲滑,根本不用輸入身份證號,直接授權之前在手機應用商店裡已經認證過的實名賬號信息,即可快速進入遊戲。

而前文提到的小學生玩家,就是通過渠道服的賬號體系漏洞,實現了絲滑氪金。渠道服的一鍵註冊,拉取的是家長在安卓應用商店留下的個人信息,即這位小學生在遊戲中被標記爲成年人,因此他登錄遊戲後不會受到未成年人的防沉迷限制,氪金時也不會二次彈出身份驗證,而且如果家長設置了免密支付的話,孩子甚至都不需要知道家長的密碼,就可以直接購買遊戲道具。

無獨有偶,娛樂資本論從一位初一男孩家長處瞭解到,她同事家的小孩爲了一款能飛的龍的道具,在某手遊中幾天就氪了好幾千塊錢,“孩子媽都不知道這錢是怎麼花出去的,問小孩小孩就說隨便點點錢就花了,因爲家裡條件還行,所以家長也沒去繼續追究。”

很多時候,別說家長就連孩子自己都是懵的,因爲下載好渠道服不需要輸入身份信息就能玩,再加上有的家長開通了免密支付,根本不需要密碼或者二次驗證就能氪金成功,甚至有孩子以爲是出現了系統bug,一鼓作氣連續點擊充值,自以爲薅到了羊毛,實際真金白銀早就一筆筆花出去了。最終很多家長髮現孩子氪金時,數額已經相當驚人。

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縱容

類似的事件在網上比比皆是,黑貓投訴上,關於未成年偷偷氪金的維權有幾萬條之多。有人覺得,家長不能從中撇清責任“自己孩子都管不住,還指望別人嗎?”但說句公道話,這事還真不能全怪家長,渠道服留下的氪金漏洞確實太大了。

爲什麼渠道服成爲未成年氪金法外之地?兩個原因:有利可圖與沒有必要。

先說有利可圖。

如前文所說,渠道服的收入是遊戲公司是要和手機廠商分成的,一般是對半分,也有一些渠道和廠商之間分成比例高達7:3。直白說,有人在渠道服氪金,手機廠商就有錢賺。除了最直觀的分成問題以外,渠道服也是硬件廠商提升用戶粘性的重要工具之一。

如果你下載過渠道服的遊戲就會發現,渠道服賬號難解綁,而且難遷移。比如用華爲渠道下載了一款遊戲,換新機時如果想比較絲滑地繼續玩之前的賬號,最好還是換同品牌不同機型。換言之,渠道也是一種防止手機用戶轉投其他品牌的方法。

再說沒有必要。

對華爲、oppo、vivo、小米等國產手機渠道方來說,渠道服能帶來高額利潤,有人花錢就能抽成。而且目前法規重點監管的對象是遊戲廠商,渠道方可以直接隱身。所以對於硬件廠商來說,做未成年防沉迷這件事並不是必選項。

此外,許多硬件廠商爲了打造自己的大生態系統,是鼓勵簡化用戶在各個app中的註冊流程的。一鍵拉起個人信息完成註冊,就是這種簡化的具象體現。這種只需要授權即可,沒有二次實名的註冊方式,給未成年人氪金留下口子。而且幾位用安卓的朋友告訴娛樂資本論,一鍵拉取註冊這些功能,有些品牌是默認開啓的,用戶需要自己手動關掉,“如果小孩用的是爺爺奶奶的手機,那老人根本沒不懂怎麼關。”

當然,手機廠商做渠道的目的肯定不是爲了“未成年氪金樂土”,但“有利可圖”又“無責要負”,使得渠道服成爲了遊戲防沉迷的灰色地帶。

未成年人的檢索能力有限,很多人瞭解某款新遊的渠道,是通過同學或者主播。而他們得知某款遊戲很好玩,一般都會從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並進行體驗,於是渠道服成爲防沉迷的坑。甚至在短視頻平臺上,有人乾脆廣而告之:“好消息,渠道服沒有防沉迷”,引來更多未成年玩家踏入這片“法外之地”。

如果說起初接觸渠道服的小孩,是因爲搜索能力有限的無心之舉,那麼現在大量小孩哥小孩姐抱着“繞過監管”的想法,去主動擁抱渠道服。

另外娛樂資本論還了解到,渠道服的實名信息修改也比官服要輕鬆很多,南方財經的南財合規科技研究院曾針對這一點進行實測,發現簡單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之後,就可以清除或修改實名信息。而其他遊戲想要修改實名信息,則需要經過證件信息、姓名、證件號碼等信息認證、人臉識別、回答遊戲行爲問題三大關卡。

也就是說,即使有警惕性高的家長,取消一鍵拉取信息,用孩子自己的身份信息註冊,小孩也可以在後續拿到父母的身份證號碼後,悄悄把實名信息改掉。

遊戲行業未保成果,被手機廠商“偷了家”

未成年人保護一直都是遊戲行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2023年主管部門發佈“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後,行業未成年人保護取得了顯著進展。

去年7月份,中國音數協第一副理事長兼遊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在“遊戲再認知論壇”上發佈了有關調查報告,數據顯示,超過80%的家長認可現階段防沉迷工作成效,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突出問題由此得以明顯緩解。

現如今愈演越烈的渠道服問題,恐拖了整個遊戲行業的後腿。

特別是渠道服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用的是渠道賬號直接註冊登錄,遊戲廠商在賬號體系管理方面能有多少話語權我們無從得知。而手機廠商方面,不認爲自己需要背防沉迷的責任,更沒有動力解決實名漏洞的問題。

渠道服的實名漏洞成爲了嚴厲的防沉迷規定的裂痕,尤其涉及遊戲公司和手機廠商雙方,實操界限、責任歸屬變得模糊起來。早在去年,本站就已經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向未來網記者表示,手機遊戲一鍵登錄問題的責任主要在手機廠商。“整個手機用戶賬號體系都在手機廠商”。

此外,手機廠商大多都支持用戶免密支付,進一步造成了未成年人在遊戲裡大額消費的問題。退款涉及多頭,渠道和廠商互相扯皮。這種模式,容易造成針對未成年保護的多方推諉,導致保障不力。

從家長的投訴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在渠道服氪金後,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去找遊戲廠商,但渠道服遊戲的客服工作由相關渠道方負責,部分遊戲官方拒絕受理渠道服相關的投訴,“錢沒到我們這裡,您看一下收款方不是我們這邊,請您聯繫渠道”,這是最常見的推諉話術。

即使客服同意幫忙推進退款,整個流程也很複雜,從基礎的遊戲賬號、銀行流水、監護人關係再到需要費點事才能拿到的出生證明,有的家長反映,客服甚至找自己索要“孩子打遊戲時的監控或者照片”。

但站在客服角度,這也實屬無奈之舉,賬號的實名認證是成年人,現在家長來說是孩子偷偷充值要退款,“誰知道是不是成年人自己裝小孩”。

正是因爲渠道服的退款遭遇遊戲公司和手機廠商兩邊甩鍋,不少家長無奈只能通過找媒體曝光,或者在短視頻平臺投稿,尋求外界幫助。這種曝光確實立竿見影,文章開篇我們提到的那位扇自己耳光的父親,也很快拿到了退款。

面對頻繁爆出的未成年人大額消費事件,大多時候手機廠商都選擇了隱身。但是,遊戲公司卻是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爲外界並不瞭解渠道服存在的問題,所以一次次的投訴和曝光,真正影響的是遊戲廠商自己本身的公信力與IP價值。

那麼渠道服留下的漏洞口子是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嗎?並不是。

娛樂資本論認爲,解決未成年渠道服氪金問題,還可能需要再多加幾層保險。比如在手機應用商店下載渠道服後,拉起手機賬號實名之外,增加一次單獨的實名限制。以及在遊戲免密支付時,增加金額上限或者支付次數上限等。

而這其中真正的難點,或許在遊戲廠商與硬件廠商之間的互相“拉扯”和權責關係。

結語

國內遊戲行業, 一直在如履薄冰中前進。特別是現在的家長很善於使用監管武器。部分廠商和渠道的玩火行爲,殃及的是整個行業。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莫讓小小渠道服問題,釀成一場席捲整個行業的大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