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立醫療簽署率不到1% 政府支持不足
民團指出病主法預立醫療決定書籤署效率不彰,截至今天比率未達1%,主因是門診量能不足,醫師投入意願低;圖爲民衆在預立醫療諮商門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本報資料照片
病主法是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昨邁入五週年,全臺約有六點八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但總簽署量佔臺灣成年人口的不到百分之一。病人自主研究中心點出兩大問題,除了諮商費用高,醫院人力不足諮商門診難開立,而政府支持力道薄弱,衛福部迴應,影響簽署率是「民衆識能不足」,門診增加恐面臨有診沒人看的窘境。
病主中心行銷企畫組長邱宇晨指出,僅剩三六○天,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善終課題迫在眉睫,臺灣設有病主法,簽署率卻不到成年人口的百分之一,疫情期間簽署人數下降,去年疫情解封后,單年度簽署量達二點四萬多人,與前年相比增加約一點二萬人,但整體仍有極大的努力空間。
依病主法規定,預立醫療決定之前,得完整接受過預立醫療照顧諮商,邱宇晨說,誰可以諮商,病主法中有明確規定,需由一名醫師、一名護理師與一名心理師或社工師共三人進行,其中醫師多由腫瘤科、安寧緩和科等專科醫師兼任,經專業訓練,即可開設預立醫療諮商門診。
預立醫療照顧諮商最基本都是一小時起跳,邱宇晨說,預立醫療諮商時間長,門診一天可能只有一組客人,人流少連帶影響收入,若政府支持力道不足,恐大幅降低醫師投入意願,僅剩有熱情的少數醫師,主動找護理師或社工開設門診,但預立醫療不能一直靠「有熱情的醫師撐下去」。
邱宇晨說,衛福部雖設有獎勵計劃增加開設門診的誘因,但醫院須撰寫報告才能申請,且獎勵的門診數設有限額。對人力已經緊繃的團隊而言,根本無暇再處理繁複的申請流程,政府應強化對於醫院的支持,放寬申請條件,採簡便方式申請,並訂出門診達標量給予達標獎勵。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簽署率低不是預立醫療諮商門診量不足,而是民衆識能不夠,增加獎勵機制、開設更多門診,必須投入大量成本,卻未必有民衆上門,不如在既有流程中,讓病人更容易接觸到預立醫療諮商服務,並加強宣導力度,纔是提升簽署率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