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停舟相問”的博物館
一
語文教改博物館坐落於江蘇省鹽城中學。學校在串場河邊、鹿鳴湖畔,古樸沉靜,鬱鬱蔥蔥,有着百年名校特有的韻味和風度。1927年的中國,時局動盪,民生凋敝,時任中央大學區督學的周宣德力排衆議,主張在蘇北創辦省立鹽城中學。接到以督學身份兼任鹽城中學校長的任命後,周宣德隻身僱船前往鹽城。誰能想到,那一晚的行船竟然悄悄推動了蘇北教育的發展。
時光荏苒,已近百年。從20世紀80年代起,龐天儀、王文蓀、萬恆德、顧爲建等一批鹽中語文人致力於語文教改;近年來,王乃寧、李仁甫、廖海燕、顧向陽等鹽中語文名師扛起教改旗幟,薪火相傳、步履鏗鏘。他們看到語文教改的潮水自1904年獨立開設語文學科後汩汩滔滔從未停歇,然而百川奔騰,還須追溯源流,羣山聳峙,猶待標識主峰。於是,在衆多前輩的指導下,在鹽城中學黨委書記丁才林和校長王乃寧的支持下,李仁甫和他的團隊歷時一年多,經歷117次修改,於2023年9月創建了這座屬於全體語文人的語文教改博物館。
二
博物館並未獨處一隅,而是設在鹽城中學教師辦公樓三層。李仁甫認爲,“建一個博物館,不爲束之高閣,而是要讓更多教師近距離領略教改風貌,把教改精神真正傳播到課堂”。這讓博物館多了一份平易近人的風度,也讓博物館生動起來——它不再是讓人膜拜、略有疏離感的歷史遺存,而是與鮮活的教改實踐血脈相連、晨昏與共。
踏入博物館正門,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對面的致敬牆。致敬“三老”——爲語文理論大廈奠基的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致敬“三名”——爲語文實踐莽原探路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仰望着牆上這些泰山北斗的巨幅畫像,耳邊不禁迴響起他們的教育箴言:“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文字是思想的外衣,語文學習要錘鍊思想,提高表達能力”“語文是百科之母”“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三主’即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訓練爲主線”“變教材爲學材,化講堂爲學堂”……他們對語文教育的思考一直鐫刻在語文人的心上。
向左沿逆時針方向就進入展館的開創、探索、改革、興盛等展區,每個展區都由權威文件、經典著作、教改人物幾部分構成。
向北看,是貫通中西、雲程發軔的“開創”(1904—1948)展區。只見一本本民國年間出版的線裝典籍,見證着這個時期16位教改人物非凡的學術成就。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劉半農曾經有過基礎教育工作的經歷,他的“二次批改,一次討論”作文教學法,暗合“文章不厭百回改”的古訓,也是實踐中提高寫作水平的不二法門。
繼續向前走,東邊是上下求索、曲折前行的“探索”(1949—1976)展區。這個時期雖僅有斯霞、袁瑢、霍懋徵3位教改人物,但皆爲重量級大師。其中,終身許給語文教育的斯霞在20世紀50年代創造出“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小學語文“隨文分散”識字教學法,大面積、高效率提高了識字教學的質量。語言的邊界是思想的邊界,只有掌握大量的詞彙,才能讓流動的思想打破沉默,讓不可言說的世界變爲可以言說。
轉過身,南邊展臺豐碩的展品吸引了我的目光。這個春風駘蕩、風起雲涌的“改革”(1977—1998)展區裡的39位教改人物逸輩殊倫、功勳卓著。於漪的“多維立體無痕”課堂教學結構,提倡把課上得“立體”,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思想情操陶冶於一爐;錢夢龍的“三主四式”導讀法,標誌着一個新的語文教學模式的形成;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成了師生的盛大合奏……這些教改人物深邃思想的結晶——著作,也一本本呈現在眼前,令人目不暇接。
緩步向西,便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興盛”(1999至今)展區。42位教改人物不負時代,乘風破浪,成績斐然。曹勇軍從“經典夜讀小組”到“大樹下讀書課程”,拒絕碎片化閱讀,讓經典閱讀潤澤學生和教師的心靈;王君的“青春語文”,通過靈性閱讀、生命寫作、激情生活讓語文教學如詩般青春……當然,還有這座博物館的創建者、“生成語文”的探索者李仁甫,從崇尚“文學浸潤”的藝術化教學,到樹立“捍衛語文性”旗幟的課程化教學,再到倡導“生成課堂”教學範式的動態化教學,他這一路的艱難求索我不能想象萬一。
作家張曉風曾經感嘆:“在漢唐相逢的人已成就其漢唐,在晚明相逢的人也譜罷其晚明。而今日,我只能與當世之人在時間的長川裡停舟暫相問,只能在時間的流水席上與當代人傳杯共盞。”語文教改博物館回眸百年教改歷程,讓語文人在其中傳杯共盞、停舟相問,並看到一路高歌的教改之河匯聚江海,向更遠處奔流。
三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人們保存歷史、研究歷史是爲了以史爲鑑、察往知來,可是1904年癸卯學制迄今,滾滾時光、綿綿歲月,有多少珍貴資料流失,有多少教改心血湮沒?語文教改博物館以“展示教改人物,記錄教改歷史,傳承教改經驗,彰顯教改精神”爲宗旨,搶救遺產,延續文脈,志在刪述,垂輝千春。
這是一次巡禮,一種致敬。
博物館中心地帶設計成圓形,這圓形由四塊弧形展板組成,展板內側書寫的是四個“致敬”。致敬引路人,他們爲語文人的教改引領了方向;致敬編輯部,重要期刊爲語文人的教改提供了發表見解的陣地;致敬出版社,品牌圖書爲語文人的教改提供了推廣的平臺;致敬大先生,資深名師爲語文人的教改點亮了一盞明燈。
這是一場聚會,一種號召。
2023年11月17日,語文教改博物館盛大開館,羣賢畢至、少長鹹集。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王本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徐林祥,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鎮西、曹勇軍、王君、李衛東等300多人出席了開館儀式。大家回顧語文人篳路藍縷、矢志探索的教改實踐,肯定了語文教改博物館保存歷史、啓迪未來的貢獻,表達了對語文教育在新時期守正出新、再攀高峰的期許和展望。
這是一個告白,一種承諾。
《禮記》有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試想,還有什麼比母語教育更能春風化雨、潤澤人心?“學不可以已”,讀罷《勸學》,人們知道了從庸人走向君子的路徑;“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鐘山記》告訴我們智者質疑、愚者盲從的道理;“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與妻書》讓學生感受到中國青年的深情和勇決、纏綿和大義……在我看來,博物館的建成正是對中國語文教育熱切的告白、莊嚴的承諾。
四
展館東側的一隅天地是博物館的副館。左拐一個小區域是文華苑,這裡收藏和展覽了鹽城中學六大文學社的作文成果。往右走是生成性語文教學研究中心,按照引言、理論建構、項目紀事、人物掃描、成果點擊、專家評價等板塊,集中展示了校本教研的成果,全面介紹了研究中心的活動情況和效果。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由李仁甫帶頭攻關、積極探索並形成的“以學爲主、互動生成”的課堂教學範式,逐漸以“漸行漸遠漸無窮”的態勢向外輻射,但他認爲自己的教改研究仍在路上,正如海德格爾說自己的全集“並非著作,而是道路”。
冬日的校園天色澄碧、寧靜悠遠,不知不覺就漫步到宣德亭旁。周宣德的塑像目光睿智,儒雅可親。微風過處,樹葉沙沙作響,似乎在講述着1927年那晚夜航船的故事。書生報國成何計?唯以熱血興教育。周宣德如此,李仁甫如此,教改名師們如此,普天下默默耕耘在三尺講壇的教師們亦是如此。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4年12月04日第16版
作者:高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