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搭建與世界渠道 德國女婿張君德樂當新臺灣人

精通中英德3國語言、來自德國的張君德(圖)在2024年底正式獲得中華民國身分證,他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興奮用臺語喊話:「我是新臺灣人,是家己人了」,2026年絕對會記得去投票。中央社

無論國際書展、農業參訪團還是轉型正義研討會,總能看到一頭捲髮的中德口譯專家張君德身影,身分從德國留學生、臺灣女婿到新臺灣人,張君德持續透過語言搭建臺灣與世界渠道。

「我第一次來到臺灣,是戒嚴末期的臺灣喔!」精通中英德三語、來自德國的張君德(GünterWhittome)開心分享,秀出1985年在輔仁大學學中文時到野柳的觀光照。

讓他更難忘的是,留長髮外籍人士入境前會被建議剪髮,否則會對臺灣青年有「不良影響」,到書店翻閱黨外書籍也得關注是否有便衣警察在周遭,「從過去獨裁政權到現在成爲東亞民主燈塔,是很大的轉變也是漫長的過程。」

定居臺灣超過20年後,食衣住行對張君德早已零障礙,連臺語都難不倒。他笑說,在有「臺北之胃」稱號的建成圓環拆除前,曾被帶去挑戰吃蚵仔煎,美味到連嗑了3份,「消息傳到廚房後,廚師還滿臉笑容地走出來和我打招呼」,目前只有「芫荽(香菜)」還是罩門。

提及初次中文接觸契機,張君德分享,是高中第2外語老師無心插柳之舉。想學中文的西班牙語老師或許出於教學相長念頭,邀請班上幾名對語言感興趣的同學、每週中午額外的課外分享,而他就是其中一員。

學着、學着便勾起張君德對中文興趣,甚至還自行找中德字典、教材學習,大學時更報考漢學系,現在回想也忍不住驚呼:「如果當初老師是學印度語或阿拉伯語,或許我就不在這裡了。很多人走向某個行業、做某件事都是一個偶然和契機。」

不過真正會牽起與臺灣的紅線,還是太太、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張省卿功勞。張君德笑說,首次造訪臺灣時就認識了「女友」,連碩士論文都是研究「228事件」。後來太太在德國完成博士學位、準備回臺灣任教時,張君德決定跟着她返臺從事中德翻譯工作。

細數在臺灣的專業中德翻譯人才,張君德坦言,雖然筆譯工作者有一定規模,但能擔任逐步、甚至同步口譯者不到一個手掌。因此各種類型領域的翻譯工作都會找上他,意外開啓他的多元視角與旅程。

光是2024下半年,張君德就隨着228國家紀念館、農業部農村、探討循環經濟及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參訪團,數度到德國交流。

在柏林雷寧廣場劇院「人民公敵」舞臺劇去年10月在臺中演出時,張君德還得上臺兼當「演員」協助劇團與觀衆對話,「如果不是在臺灣擔任這份工作,我不可能會與德國有名的作家、藝術家見面合作,甚至到沒去過的德國農村探訪。」

張君德也期盼在臺灣的中德翻譯人才庫能持續增加,「臺灣需要更多人扮演這樣的角色」,在正式承認臺灣的國家並不多的處境下,國際關係、民間交流對臺灣更加重要,他也很樂意把多年經驗分享給年輕朋友。

採訪結束前,張君德特別從皮包裡拿出東西獻寶,是去年12月底剛收到的身分證,受惠殊勳歸化條件,有特殊貢獻者或高級專業人才歸化不用喪失原有國籍,讓他興奮用臺語炫耀「我是新臺灣人,是家己人了」,2026年絕對會記得去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