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虧超3億元后 亞虹醫藥核心管線遭遇臨牀失敗
本報記者 陳婷 曹學平 深圳報道
亞虹醫藥(688176.SH)有望填補膀胱癌藥物市場空白的在研產品APL-1202,其與化療灌注聯合使用的研究方向日前宣告失敗。
根據公告,APL-1202是一款口服的可逆性MetAP2抑制劑,在與化療灌注聯合使用治療化療灌注復發的中、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的關鍵性臨牀試驗中,主要療效指標無事件生存期(EFS)未達到預設的統計假設,亞虹醫藥決定終止APL-1202與化療灌注聯合使用在該適應證的進一步開發。
上述產品管線原本預計於2023年獲批上市,有望成爲國內首個NMIBC口服治療藥物。截至公告發布次日(2月5日)收盤,亞虹醫藥股價跌停,跌幅20%。
採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登陸資本市場的亞虹醫藥,時至今日仍爲虧損狀態,且股價長期“破發”。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23年淨利潤爲-4.43億— -3.71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當前,亞虹醫藥的業績主要依靠兩款從外部引進的商業化產品。
2月21日,亞虹醫藥方面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創新藥的研發本身存在風險與挑戰。“雖然暫時在APL-1202與化療灌注聯用的開發未達到預期,但公司並未放棄APL-1202的後續開發,在泌尿科腫瘤領域持續開發的決心沒有動搖。”
數十億元“大餅”
走專科化發展道路的亞虹醫藥,在泌尿系統疾病領域將NMIBC作爲其首個重點市場,並以此構建相關診斷及治療的產品組合,當中以APL-1202的開發爲重中之重,該產品是國際上首個進入關鍵性/三期臨牀試驗的NMIBC口服靶向治療藥物。
2月4日晚間,亞虹醫藥公告APL-1202與化療灌注聯合使用治療化療灌注復發的中、高危NMIBC的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的關鍵性臨牀試驗已完成。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儘管在部分患者人羣中顯示出一定的優效趨勢,但未達到主要研究終點,公司決定終止進一步開發。
截至2023年12月31日,APL-1202與化療灌注聯合使用治療化療灌注復發的中、高危NMIBC的關鍵性臨牀試驗累計投入約1.3億元。亞虹醫藥在公告中表示,上述研發費用發生時已計入相應會計期間損益,不會對公司當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在原本預期中,APL-1202極富商業想象空間,也有望爲膀胱癌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選擇。
亞虹醫藥在招股書中介紹稱,目前,NMIBC的標準治療手段是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術後輔助以膀胱灌注藥物治療,以降低腫瘤的複發率。但NMIBC患者具有多重強烈的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包括膀胱灌注藥物失效後,沒有良好的二線治療方案選擇,只能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術;膀胱灌注藥物的安全性不盡如人意,膀胱化療灌注和BCG(卡介苗)灌注均會引起30%—50%的尿道刺激和20%的全身不良反應;膀胱灌注是一種侵入性給藥方式,患者依從性較差。而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尚未有任何治療NMIBC的口服藥物上市。
2022年1月,亞虹醫藥以包括APL-1202在內的多個核心在研產品爲募投項目叩響科創板的大門,最終募集資金高達25.28億元,超過原先計劃的20.7億元。
招股書顯示,APL-1202預計於2023年獲批上市,有望成爲化療灌注復發NMIBC(二線治療)第一個獲批的治療藥物,具備療效和安全性優勢,且考慮到國內市場中尚沒有其他針對化療灌注復發NMIBC的臨牀階段在研產品,APL-1202上市後將面臨較爲寬鬆的市場競爭環境。
據亞虹醫藥測算,樂觀情況下,APL-1202被納入醫保,公司商業化進展順利,APL-1202在化療灌注復發的中、高危NMIBC(二線治療)的峰值滲透率可達50%,到2030年國內銷售規模可達46.85億元。謹慎情形下,在30%—50%峰值市場滲透率區間內進行彈性測算,APL-1202到2030年在國內市場二線和一線治療的合計市場空間可達28.38億—46.85億元;即使在最終未被納入醫保目錄的很小概率悲觀情形下,按照僅10%的峰值市場滲透率測算,APL-1202的市場空間也可達到16.39億元。
如今,APL-1202與化療灌注聯用的開發方向宣告終止,對亞虹醫藥未來在膀胱癌治療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及市場規模的影響幾何?
亞虹醫藥方面表示,公司沒有放棄NMIBC這個適應證,所暫停的是和化療灌注聯用。基於在泌尿科腫瘤特別是膀胱癌領域多年的積累,亞虹醫藥深刻了解在這個領域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公司在診斷篩查、NMIBC、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術前新輔助以及晚期轉移膀胱癌領域不斷佈局。“在篩查診斷領域,我們有一次性便攜式膀胱鏡和膀胱腫瘤顯影劑項目;NMIBC方面,我們除了APL-1202口服藥臨牀實驗, 還有在研膀胱灌注的腫瘤免疫類藥物;MIBC術前新輔助方面,公司期待APL-1202口服藥與anti-PD-1聯用在2024年的臨牀結果。”
截至目前,亞虹醫藥正在開展APL-1202另外兩項臨牀試驗,分別爲APL-1202單藥治療未經治療的中、危NMIBC的三期臨牀試驗以及APL-1202口服聯合PD-1替雷利珠單抗作爲MIBC新輔助治療的二期臨牀試驗。
西南證券於2023年10月發佈的研報顯示,目前全球在研的用於治療NMIBC的產品僅有12個,國內領先企業包括亞虹醫藥、樂普生物(2157.HK)和恆瑞醫藥(600276.SH)。
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APL-1202研發遭遇挫折,對業績承壓的亞虹醫藥來說無疑又是一場衝擊。
2024年1月30日晚間,亞虹醫藥發佈2023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司預計2023年虧損3.71億—4.43億元,與2022年相比虧損增加1.24億—1.96億元。
公告顯示,2023年,亞虹醫藥營收主要來源於培唑帕尼片和馬來酸奈拉替尼片在2023年第四季度產生的銷售收入及公司對外授權數據產生的許可費收入等,這兩款產品均從外部引入。公司預計2023年營收1279.06萬—1526.62萬元,2022年度營收爲2.61萬元。
自研方面,包括APL-1202在內,亞虹醫藥的核心產品尚處於在研狀態,致使研發費用持續增加,公司預計2023年研發費用爲3.37億—4.02億元,比2022年增加9280.28萬元—1.58億元。
亞虹醫藥方面透露,APL-1202與化療聯用增效不顯著,但可以爲另外兩個試驗的開發方向提供數據支持。公司當前在中美主推的臨牀是APL-1202口服聯合替雷利珠單抗作爲MIBC新輔助治療,該項臨牀的二期試驗已經完成所有受試者入組,預計2024年三季度讀出二期頂線數據;APL-1706用於膀胱癌診斷和管理的上市申請於2023年11月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APL-1702用於治療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的國際多中心三期臨牀試驗在2023年9月達到主要研究終點,公司正在積極與國家藥監局溝通,預計2024年二季度遞交新藥上市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APL-1202和APL-1702的部分技術均由亞虹醫藥購買所得,公司在產品上市銷售後還需支付相關費用。其中,就APL-1202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使用、製造和銷售相關產品等的權利,亞虹醫藥將向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支付許可費、年使用費和里程碑款項(包括新專利申請、研發進度和銷售金額等里程碑)以及銷售提成,其中許可費1000美元,年使用費2000—7500美元不等(隨時間遞增),里程碑款項合計約393.5萬美元。
2019年7月,亞虹醫藥與挪威公司Photocure簽訂許可協議,取得APL-1702全球開發權益,協議約定專利受讓方將向Photocure支付首付款、研發里程碑款項、銷售里程碑款項以及銷售提成,其中首付款500萬美元、研發里程碑款項合計約 7025萬美元、銷售里程碑款項合計約19000萬美元。
亞虹醫藥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簽署了上述有關未來權益分配的重大合同,內容涉及藥品商業化後付款安排及銷售分成安排,將對公司未來的資金支出和盈利狀況造成不確定影響。
自2018年以來,亞虹醫藥持續虧損,且虧損幅度有所擴大。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亞虹醫藥手持貨幣資金約16.52億元,賬面資金主要由IPO募資所得。截至目前,公司兩大IPO募投項目——藥品、醫療器械及配套用乳膏生產項目和新藥研發項目的實際投入均晚於計劃進度。2023年4月,亞虹醫藥宣佈藥品、醫療器械及配套用乳膏生產項目延期兩年。
亞虹醫藥的股價表現同樣不理想,其在上市首日大幅“破發”後一路震盪下跌,並在2024年2月6日盤中跌至歷史最低點(4.61元/股)。近日,亞虹醫藥拋出回購公司股份方案,擬使用IPO取得的部分超募資金(不低於5000萬元、不超過1億元)進行回購,價格爲不超過12.8元/股,回購的股份將在未來合適時機全部用於股權激勵及/或員工持股計劃。公告顯示,2月8日,亞虹醫藥支付約1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18.28萬股,最高價爲5.52元/股,最低價爲5.33元/股。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