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的鞋底是怎麼“走斷”的
原標題:院士的鞋底是怎麼“走斷”的
“張院士,您的鞋頭咋斷裂了?”“啥?這雙鞋穿了這麼久,一直蠻好的。嘿嘿,我說咋感覺腳底漏風。”張洪程卻步履不停。
這是近日媒體採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水稻專家張洪程的一幕。三伏天裡,年逾七旬的他帶着團隊清晨5點半就出發,在7公里長的“稻路”上一走就是兩小時不停,汗水浸溼衣背,硬生生走斷了鞋底。記者採訪張洪程的當天,他先後走訪考察了宿遷泗洪、宿城、宿豫等基地,爲稻田“問診把脈”,直到晚上9點纔回到家。
走得“鞋頭斷裂”這一細節,可謂是科學家常年奔波“癡心問稻”的一個縮影。張洪程的足跡遍佈蘇、浙、皖、贛等多個水稻主產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脫下鞋子下田,擼起袖子看苗,當地農民都親切地稱他是“咱們莊稼人的泥腿子教授”。而其先後研發出水稻輕簡化、機械化、精確化栽培技術,讓農民腰板“直起來”,也讓糧倉“滿起來”,成了對艱辛付出的最好回報。
科學家的創新創造,很多時候既要靠腦袋,也要靠腳板。袁隆平院士爲人所熟知的是那張黝黑且長了許多斑的臉。這正是常年在田間地頭風吹日曬的結果。沒有這樣的艱辛付出,很難想象會先後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這樣的貢獻。皮膚黝黑的臉、斷裂的鞋,映射出的是一條具有中國辨識度的、優質高產的“稻路”,成爲對科學家精神無比直觀動人的詮釋。
張洪程院士說得好:“只有在生產第一線,才能發現真問題,瞭解真需求”“農業要想取得成果,一定要實事求是,把工作做到極致”“只要身體允許,我絕不會停下腳步”,這是張洪程經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也道出了他與稻田打交道的密碼。
科學家把辦公室直接搬到田地裡,既是爲了發現問題,也是爲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通向真理、實現創造的必由之路。想當年,學術界都認爲“水稻沒有雜交優勢”,可袁隆平偏偏是個“不唯書,只唯實”的實驗主義者。自1965年起,他以稻田爲實驗基地,從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到帶領科研小組去往海南島崖縣南江農場進行三季水稻實驗,其間哪怕經歷了政治動盪、氣候異常、經費短缺等考驗,也沒有棄守自己的試驗稻田,終於在1973年走通了雜交水稻之路。如果不是真正地“把論文寫在稻田上”,這篇驚世駭俗的“論文”是絕無可能問世的。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演進,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更多從“0”到“1”再到“100”的成果,必須發揮好科技工作者的領頭羊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希望兩院院士作爲科技界傑出代表,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當好科技前沿的開拓者、重大任務的擔綱者、青年人才成長的引領者、科學家精神的示範者,爲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再立新功”。把論文更好地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雙腳更深地紮根在現實的土壤中,我們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能更好地挑重擔、立新功。(趙暢)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