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寧打造碳捕捉技術新標竿

元寧企業研發能力強、技術精湛,比擬國外一流大廠毫不遜色。圖/元寧企業提供

隨着政府推動「2050淨零排放路徑」,臺灣能源結構正經歷重大轉型,元寧企業順應此趨勢,憑藉創新研發能力,在碳捕捉所需之高壓低溫冷卻技術領域持續突破,三年前受工研院重視攜手強化產業競爭力。

元寧企業成功申請經濟部能源局「廠區供氫設備開發計劃(350公斤級)」並順利結案後,接續申請的「700公斤級加氫站專案計劃」自2023年1月啓動以來進展順利,能源局預計將於今年7月正式宣佈700公斤高壓加氫站同步國際規格並全面啓用,象徵臺灣氫能基礎建設與世界頂尖國家同步。

自2015年起元寧即獲經濟部補助,參與「模組現場型移動式甲醇制氫加氫站」研發專案,逐步整合「制氫」、「壓縮」、「儲存」與「填充」四大核心技術,其設備可產出純度高達99.99%、體積爲20立方米的氫氣,並透過金屬隔膜式壓縮機將壓力提升至450公斤以上,儲存於承壓達480公斤的高壓儲氫槽中,加上智慧型人機介面控制系統,能精準掌握流量與壓力,使充氫效率優於傳統加油與電動車充電方式,適用於輕軌、挖土機、堆高機等多種應用場景,展現卓越研發與整合能力。

元寧董事長馮天安指出,700公斤級加氫站的核心關鍵之一即爲「高壓低溫冷卻技術」,需將氫氣冷卻至-40°C,元寧透過自有專利「真空分子擴散焊接結合件」成功突破技術瓶頸,成爲第一家取得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國際認證。

馮董事長強調「真空分子擴散焊接」是一種高精度、高潔淨度的金屬接合技術,不需添加任何焊料或中間金屬,在溫度與壓力同時作用下讓接觸面產生塑性變形,再借由密合接觸表面間的原子產生互相擴散效應,進而達成完整的冶金結合過程,元寧研發這項技術可接合難以用傳統焊接連結的材料或極需高氣密性、高強度的組件堪稱臺灣高技術力突破。

元寧2023年參與經濟部「CO2回收、甲醇重組」研發案,除供應各式氣體壓縮設備外,亦將工業製程中的「餘氫回收純化技術」應用於燃料電池發電,目前已通過南臺灣某知名化工大廠測試認證。此外,憑藉在特殊氣體壓縮與純化領域的技術,已成功打入國內前三大氣體廠及多家知名業者供應鏈與維修體系。更多資訊可參閱元寧企業官網:www.taiwancompress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