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書 AI是不是那個銜接現實和虛擬世界的超級技術?庫茲韋爾關於未來20年的預言

未來,屬於終身學習者

讀書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種投資方式,哪怕只是每天堅持閱讀幾頁,長期下來也會得到不小的收穫與回報。從這個角度來看,讀書與基金投資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相信長期的力量。基於此,金融界基金推出讀書類欄目“悅讀”,誠邀國內外學界、投資圈有影響力的大咖分享好書,交流讀書心得。

你有沒有想過未來?

你是否期待未來的到來?

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哪些行業最有前景?

AI與人的融合如何讓生活變得更輕鬆、更安全、更美好?

著名的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在他的新書《奇點更近》中爲我們勾勒出了一幅令人歎爲觀止的未來藍圖,並以一種系統而深入的方法帶我們窺探未來世界的模樣。

雷·庫茲韋爾是誰?

這位76歲的工程師不是普通人,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做出了147次預測,其中86%成真。

他準確預言了互聯網擴張、人工智能戰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人臉識別、3D打印、虛擬現實等;

他還發明瞭臺式掃描儀、語音識別系統、盲人閱讀機、音樂合成器等,被稱爲“傳奇的發明家”;

因在音樂技術方面的傑出成就獲得格萊美技術獎。

這一次,這位預測未來的“大先知”又爲我們設想了一種命運,即80歲以下且身體健康的人有可能長生不老。他預測,到21世紀30年代,我們還能夠將大腦的新皮質擴展到雲中,從而實現人類智力的大幅提高。

北大匯豐商學院未來實驗室首席未來學家檀林在他爲《奇點更近》寫的書評中寫道:庫茲韋爾的論述從宇宙大爆炸開始,經過單細胞生物和DNA的演化,最後到達人類大腦。他認爲,計算機硬盤就像我們大腦的延伸,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計算成本會不斷下降,但計算速度卻會呈指數級增長。

生成式AI的影響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它依託於多年的研究和技術積累。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技術爲生成式AI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微軟中國的首席技術官韋青在其對《奇點更近》一書的分享中指出,在處理日漸複雜的AI應用時,負責任的人工智能顯得尤爲重要。早在2019年,微軟便開始實施承擔責任的AI策略,涵蓋公平性、透明性和問責制等多個方面。這一標準不僅是對AI技術的規範,也設定了人類與AI之間的良性關係。這種關係的核心在於如何確保AI在生成和傳播信息時不偏離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建立以信息爲基礎的信任機制,確保人們能夠準確理解AI所提供的信息。

著名財經作家吳晨說,庫茲韋爾在《奇點更近》中開啓了一場特別有意義的思維實驗,即試圖描繪出人與AI融合之後的螺旋上升的理想畫面。

首先,AI指數級增長會讓人類的思想如虎添翼,形成人機融合的超人。而這種超人的智慧又能解決人類的各種問題,從治療疾病到延長人類生命;此外,它也將帶動在更爲廣闊領域內深遠的創新,重塑物理世界,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這些再輔之以XR創造的虛擬世界智能元宇宙,會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活。

按照他的暢想,在這一基礎之上,人類將跨入第六個時代,人類的智能將延展至整個宇宙,把普通物質轉變爲能在最密集計算水平上進行組織的計算介質(Computronium)——這其實是超人智能、納米技術、材料技術的結合,讓人類可以用原子爲材料重塑世界,搭建未來。

這的確是激動人心的未來。但我想還是需要拉回到現實來討論。

一方面,在過去30年,尤其是在西方國家,我們其實已經很明顯地看到了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發展的脫節。彼得·蒂爾(Peter Thiel)的金句“50年前,你們就承諾未來會有飛行汽車,可是我們等來的卻是140個字符(推特、X)”,就比較好地詮釋了這種脫節。庫茲韋爾也指出,過去30年西方的GDP或許發展放緩,中產階層的工資也持續20多年停滯,但是以信息/知識來衡量,以計算能力來比較,卻是呈現出指數級別的增長,普通人的生活也的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改善(你幾乎難以想象一個工作和生活中沒有智能手機的世界)。換句話說,過去幾十年西方以貨幣計算的財富和收入增長的停滯並沒有正確反映出信息技術所推動的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善。

AI是不是那個銜接現實和虛擬世界的超級技術?

我想這是我們要追問的根本問題,畢竟我們現在終於等來了飛行汽車,甚至是低空經濟的大爆炸,這多少要歸功於AI進步帶來的算力提升。

另一方面,我們又要給那種過度樂觀潑點涼水。生物醫藥領域內的進步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慢得多。無論是製藥還是醫療,改進往往慢於我們的預期。在疫情期間火速製造出mRNA疫苗的兩家廠商在轉回靶向治療癌症、創建定製化癌症疫苗的路遠比他們想象的更艱苦。所以,庫茲韋爾以10年爲一個單位,認爲到了2030年人類就能達到“長壽逃逸速度”的預測,很可能過於樂觀了。同樣,腦機接口、人類意識的上傳、創造人類的第二大腦、實現人類調用AI的巨大算力塑造出超級大腦,這些到底是科幻般的想象,還是可以加速落地的技術,需要等待更多科研的突破。至於庫茲韋爾傾注了巨大熱情的納米領域,許多情節只能說更貼近科幻小說裡的場景。

當然,《奇點更近》並沒有迴避現實中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超越金錢和貨幣,讓我們更多意識到知識(無形資產)的價值,找到新方法來衡量算力增長和信息技術給人類帶來的福祉,是這本書對未來經濟學的貢獻。但我們不能忽視市場經濟內在的發展邏輯。

步入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金融市場中對這一輪AI泡沫的質疑已經越來越多。巨頭對算力的投入到底能否找到可持續(能賺錢)的商業模式?短期內AI取代了工作(包括大量的程序員)到底會給社會帶來哪些影響?這些問題同樣沒有正確答案,卻很可能影響到未來AI的發展,因爲沒有鉅額金錢和腦力的投入,指數級的突破並不會自動到來。

當然,也許AI的發展就是會超乎我們的想象。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的確距離奇點更近了。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悅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