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來了!英國竟出現毛月亮

《毛月亮》海外首演登倫敦。(魏俐欣攝,雲門基金會提供/李欣恬臺北傳真)

雲門舞集年度海外巡演歐洲行第二站到倫敦,這是藝術總監鄭宗龍舞作《毛月亮》在海外的首次亮相、首登沙德勒之井劇院。三場演出共4500席座位,演出前全數完售。

《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舞蹈評論家馬克・摩納翰(Mark Monahan)給予四星好評,提及「舞者和影像的互動令人驚歎,讓人想起電影《2001太空漫遊》,《毛月亮》是對沉迷於螢幕世界的一種明亮又陰鬱、美麗的詮釋,結束後彷彿從一場深邃、精緻、且令人不安的夢境中醒來。」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舞蹈評論家琳賽・溫希普(Lyndsey Winship)認爲,「LED影像非常吸引眼球,舞者們一如既往地令人驚豔⋯⋯有非凡的技藝,巧妙的變幻,同時呈現了舞蹈的壯麗與靈性。」

青年觀點(A Young(ish) Perspective)評論臺的塔碧莎・詹姆士(Tabitha James)讚譽這部舞作是「犀利、才華洋溢的編舞,每個觀衆都能收穫不同的故事。」

疫後雲門再訪英國引起歐洲高度注目,《泰晤士報》(The Times)在演出前一個月,特別越洋連線訪問,專題報導鄭宗龍與舞蹈緊扣的生命歷程,也提到《毛月亮》是沙德勒之井備受觀衆矚目的節目。

巧合的是,《毛月亮》倫敦演出當週,英國部分地區出現了三年未見的「毛月亮」現象,讓沙德勒之井劇院官方社羣也驚喜轉發。被稱作「毛月亮」的月暈,是大氣中的冰晶折射月光所引起的光學現象。宋朝詩人蘇洵以「月暈而風」,暗指事物即將轉變的徵兆。鄭宗龍以此爲靈感,將科技隱喻爲月暈,搭配冰島搖滾天團席格若斯(Sigur Rós)的音樂,創造狂野的身體語彙和多重科技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