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手相牽中走親走近——第十二屆兩岸公益論壇觀察

新華社廈門6月15日電(記者吳劍鋒)這些年,爲“搶救”遷臺歷史記憶,臺胞石靜文的足跡遍佈兩岸各地,在她看來,自己做的是一份類似“拼圖”的工作,“拼出一個關於‘家’、關於時代的故事。”  6月14日,作爲海峽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以“公益助推兩岸融合發展”爲主題的第十二屆兩岸公益論壇在福建廈門開幕,會上,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分享了自己的公益故事。  2017年,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發起“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活動,以口述歷史形式,收集整理文字、影音、文物等諸多史料,希望通過特定時代下“小人物”的真實境遇,勾勒出遷臺歷史的脈絡。  “之所以叫‘搶救’,是因爲很多長者在逐步凋零。”石靜文說,這些耄耋老人像是一本厚重的書,他們在回憶起遷臺往事時,雖然記憶模糊,但都難掩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  截至目前,這一項目已經採訪了1300多位長者,製作了五六百支短片並出版了三本圖書。石靜文希望,通過搶救這些遺產,讓臺灣年輕人看到自己“從哪裡來”。  此次論壇上,共有來自兩岸86家社會組織的200餘名代表、志願者和專家學者參與研討,多位臺灣青年分享了兩岸攜手公益、守望相助的故事。  大學畢業後,“90後”臺灣青年童韋諭選擇跨越海峽,來到廈門海滄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在這裡,他看到親切而熟悉的閩南古厝,也見證了一段跨越2000多公里的山海協作故事。  “在基金會中,我參與了閩寧協作社會組織幫扶的工作,走進寧夏涇源縣的小山村。那裡有紀錄片裡才能看到的大山,但沒有泥濘的土路,人們雖然住在偏遠的小山村,但是線上下單後,新鮮的蔬菜就可以直接送到家門口。”童韋諭對此感到十分新奇。  在15個月的駐村工作中,童韋諭發揮自己的優勢,將臺灣社區營造經驗帶入基層,鼓勵村民參與村莊公共事務,也協助當地幹部搭建產業對接平臺。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他與許多當地羣衆成了“忘年交”。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李斌表示,希望論壇汲取公益慈善能量,服務兩岸同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促進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兩岸青年追夢、築夢、圓夢。  自2013年設立以來,兩岸公益論壇秉持“攜手公益,惠澤兩岸”的宗旨,推動兩岸100餘家機構、3000餘名嘉賓參與活動,200餘位嘉賓講述兩岸交流的“公益故事”,已成爲推動兩岸民間交流、拓展公益合作的重要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