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發展出版新質生產力?這家集團總結了三個目標、六大理念

文/林疆燕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本文約3900字,預計7.8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數字時代,出版業如何合理利用新技術實現高質量發展?在近日舉辦的“發展新質生產力 共建書業新生態——出版創新研討會”上(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疆燕分享了該集團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的探索與實踐。近年來,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圍繞“活化內容、觸達用戶、迴歸閱讀”三個核心目標,堅持“內容立體化、服務課程化、運營數智化、表達場景化、產業生態化、管理科學化”六方面融合發展理念,結合自身基礎和優勢,着力構建以“創新引領、人才支撐、科技賦能”爲主要內容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實現中原出版的高質量發展。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疆燕

一直以來,出版不僅是文化的載體,更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工具,承擔着人類文明傳承和發展的重任。隨着數字時代的到來,出版物的形式不再侷限於紙質書籍,而是擴展到電子書、有聲讀物、視頻課程等多種形式,內容傳播速度更快,覆蓋範圍更廣,服務並賦能於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出版與科技的融合,不僅豐富了文化積累和傳承的手段和形式,更充分激發了文化創造與再創造的活力,通過科技創新拓展了出版服務的深度與廣度,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動能。

從全球角度來看,排名前列的出版集團,基本完成了出版的數字化。《2023年全球出版50強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勵訊集團營收達91.61億英鎊,數字化收入佔比爲83%;培生集團營收36.74億英鎊,數字化收入佔比爲79%;威科集團營收55.84億英鎊,數字化收入佔比爲94%。這些數據足以表明,出版業已經正式進入新的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我們認爲,發展出版業新質生產力,是構建現代出版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出版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圍繞“活化內容、觸達用戶、迴歸閱讀”這三個核心目標,堅持“內容立體化、服務課程化、運營數智化、表達場景化、產業生態化、管理科學化”六方面的融合發展理念,結合自身基礎和優勢,因地制宜培育出版新動能,推動出版全產業鏈條高效能發展。

聚焦內容活化,探索出版價值升維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秉持全方位數字化轉型和全版權運營戰略,從內容生產到價值延伸全鏈條進行佈局,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活化優質內容爲出發點和立足點,在優化紙質書、電子書、有聲書、數據庫、知識服務等出版形態的同時,進一步延伸出文創、書本劇、數據資產等多元產品形態,滿足不同用戶多樣化需求。

一是從內容源頭提速,搭建版權服務平臺,構建全版權運營體系,1年內匯聚版權資源3.3萬項,爲內容研發提供了堅實保障。

二是從生產流程提效,順應移動化、社交化的互聯網傳播趨勢,積極嘗試“先傳後編”“邊傳邊編”的出版模式,《強國記——中國知識產權的力量》等一批重點圖書,在紙質書尚未出版前,基於圖書內容的短視頻就已在網上形成熱點話題。

三是從立體開發提質,踐行從一本書到一條產業鏈,再到一個生態圈的融合出版路徑,打造的“華夏手造”品牌,既出版圖書,也搭建了線上線下學習平臺,提供課程、教學、材料包等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基於AIGC打造的“豫教大模型”,通過增強檢索和智能體,爲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打造數智時代的教育出版生態。

豫教大模型

聚焦課程服務,推進出版模式變革

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文化資源的創新表達和高效利用,特別是在教育和知識服務領域,以課程爲核心的出版模式已成爲集團重點發展方向,在重塑出版與讀者的關係中發揮着愈發重要的作用。

一是建立了出版社、各級新華書店協同聯動的內容建設新機制,舉集團之力,深度挖掘、梳理河南省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圍繞“課程”這個載體做文章,以更容易觸達用戶的方式,構建以課程爲核心的生產要素。

二是不斷開發圖書、音頻、視頻、劇本等多元知識產品,同時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確權、上鍊、評估、授權、交易等,推動內容資產向內容資本的升級,提升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三是在教育出版領域,圍繞紅色征程、文化傳承、科技報國、勞動教育等主題,出版社研發、書店服務、社店聯動,初步形成了有課程、有體驗、有場景、有運營的五育並舉解決方案。目前依託本版圖書資源,研發出手工、美育、勞育等各類融合出版課程200多門,同時創新打造了《紅旗渠水到俺村》《焦裕祿之歌》等情景書本劇、“趣味學農百課”等現代教育新產品,累計落地學校千餘所、服務學生數百萬。

情景書本劇

聚焦場景表達,滿足用戶需求體驗

場景化表達已成爲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途徑,文化資源與現代服務的緊密結合,不僅延續了傳統閱讀服務的核心使命,也爲文化傳播開闢了更廣闊的空間。

一方面我們充分發揮新華書店線下場景優勢,結合當地文化元素,對一大批書店進行場景重塑,推動傳統書店向“城市文化會客廳”“美好生活入口”“第三空間”和“校外五育並舉的體驗中心”蝶變轉型。鄭州購書中心、開封書城、洛陽市新華書店榮膺“全國最美書店”稱號;以圖書市集、科技體驗、沉浸劇場、線下社交融爲一體的理念打造的“理在·閱空間”,今年甫一亮相,就成爲河南文化空間的新地標。

理在·閱空間

另一方面通過內容活化,把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融入沉浸式體驗,從而更多地觸達用戶,實現內容的最大價值,形成“破圈”效應。依託《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等一批豫版圖書,通過情節設置、場景搭建、演藝植入等方式,讓孩子們通過角色扮演參與其中,在“故事”中完成學習探究,有效激發了閱讀驅動力。

沉浸式劇本研學項目

聚焦數智運營,激發科技創新動能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河南省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部署下,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以科技創新爲核心動力,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一是關注新技術應用,部署建設以算法和數據爲核心的集團數據中臺、區塊鏈等信息系統基建工程,爲新質生產力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戰略保障,併爲河南文化產業注入了強勁的創新動能。

二是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搭建了河南省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課後服務智慧雲平臺等教育服務平臺,持續優化書香河南公共文化平臺、百姓文化雲等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提供精準化、多樣化、個性化服務。

三是完善了互聯網技術底座,建立集團統一的數據標準體系,通過“湖倉一體”架構實現集團業務系統之間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打通,爲後續的數據資產評估、入表、交易做好儲備,目前中原出版從內容到數據,再到資產的全流程發展已初具規模。

聚焦產業生態,構建協同共生體系

構建協同共生的產業生態體系,已成爲推動行業持續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務。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秉持開放、共享的原則,打造河南省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創新聯合體,促進文化、科技與市場的深度融合,不僅賦能了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也爲河南文化產業的整體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不求所有,但求所鏈”的原則,匯聚各種資源要素,積極合作、廣泛匯聚相關行業市場主體,通過產業集聚、生態合夥、項目合作等多種形式,彌補了集團系統各單位在創意、技術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對於數字出版的深層次推進起到了良好的賦能作用。

目前,創新聯合體已成功簽約58家企業及8家研究機構,共計66家單位。

聚焦科學管理,優化生產要素配置

科學管理和高效配置生產要素是提升出版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通過完善組織架構和強化激勵機制,促進創新要素的有效聚合,不僅夯實了集團發展的基礎,也爲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在組織保障方面,集團公司設立了創新研發事業部、版權智庫事業部等新機構,各單位及時調整了組織架構、部門職能,通過扁平化、項目化等管理方式,優化了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係。

在激勵機制方面,充分發揮考覈評價、薪酬分配等激勵導向作用,設立了每年不少於1000萬元的創新研發專項經費,擴大獎勵資助範圍,提升重點獎項的獎勵力度,支持各單位進行內容研發、技術攻關和平臺建設,在全系統營造鼓勵創新、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通過這些舉措,希望讓更多編輯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走好新時代出版人的羣衆路線,在出版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經風雨、見世面。

通過一個時期的努力和探索,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在融合發展、科技應用、產業生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其中,兩個國家級出版重點實驗室和一個國家級出版智庫成功獲批,6個項目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工程,4個項目入選出版業科技與標準創新示範項目。2023年,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全國出版融合發展旗艦示範單位。

當前,以AIGC爲代表的新技術,改變了出版業的產業生態,同時也讓我們和不同領域的朋友、Z世代的小夥伴在數字空間更加緊密地鏈接起來。在開放共生的生態環境下,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將繼續堅持內容、技術和服務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爲用戶提供更加開放的出版服務,滿足大衆與時俱進的精神文化需求,這應是出版人亙古不變的使命。

中原出版人在充分考量自身資源和能力的基礎上,從教育、文史、手工、醫護、方誌等細分領域入手,積極探索AIGC產業應用,力爭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業語料庫、行業垂直模型和個性化智能體。着力構建以“創新引領、人才支撐、科技賦能”爲主要內容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實現中原出版的高質量發展。

2024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

11月15~17日 上海世博展覽館

專業觀衆預登記火熱進行中

掃描海報二維碼免費註冊申請↓

分享、在看與點贊,商務君至少要擁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