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課真不一樣!”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通訊員 王宇
冬日暖陽下的東華大學校園,記者跟隨一羣學生走進“計算思維與人工智能”的課堂。在這裡,來自紡織、化工、環境等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計算機學院劉曉強教授的講授中,“步入”了人工智能的世界。
“這門課真不一樣!每一次課程都像是打開一扇通向未來科技世界的窗戶,從簡單的算法邏輯到複雜的神經網絡,都是乾貨。課程的挑戰也更大了,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吃透,但也帶來了攻克難題後加倍的成就感。”材料學院2024級本科生肖雨(化名)在課程結束後這樣說。
記者瞭解到,東華大學人工智能通識教學“1+X”課程體系綜合改革正在進行中。其中,“1”就是“計算思維與人工智能”必修課程,課程經過全新升級改造,強調計算思維的培育,着力提升學生運用編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核心能力。
將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融入大學必修課程體系,已成爲高等教育改革中勢在必行的一環。在劉曉強看來,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不能照搬專業課程,不能以技術深度爲目標,要以複合型人才培養目標裁剪並整合教學內容,在智能思維、技術和應用設計方面進行平衡。
東華大學還爲沒有“吃飽”的同學開出了“X”門創新應用技術類選修課程的“自助餐菜單”。該系列課程有多門技術方向課程供大家選擇,對接不同學科領域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與興趣偏好,爲“智能+”和“互聯網+”創新應用提供信息技術基礎。
例如,國家級一流課程“數據科學技術與應用”中“金屬材料水中腐蝕性分析”的案例,學生通過收集歷年水資源相關數據,預測未來年度總用水量和廢水排放總量,對污水處理設施是否超負荷運行進行評估。
“紡織材料學”這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領銜的國家級一流課程,從傳統教學、慕課、線上線下混合迭代到生成式AI+模式,人工智能讓專業課的課堂變了模樣。
紡織學院劉洪玲副教授介紹,紡織材料學智慧課程建設,以超星匯雅大模型作爲底層“基座”,打造課程專有知識庫作爲訓練數據集,結合檢索增強技術,以確保AI的回答和建議可用、可信與可控。
將人工智能嵌入專業課程,東華大學着力打造一批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基礎或前沿拓展專業課。東華大學在“中國美術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特別開設了“AIGC虛擬數字教師小課堂”,鼓勵學生使用AI手段生成虛擬數字教師。相較於傳統的文字與靜態圖像的單一呈現方式,利用數字教師兼具動態展示、滿足個性化需求、互動性良好等優勢,對課堂普適性知識形成有益補充,加深學生對藝術史知識點的理解。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馮鳴陽副教授介紹:“在藝術史論課堂上,我們鼓勵學生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經典作品進行‘文生圖/圖生圖’的藝術創作,通過調整相關參數,生成風格或構圖、內容相似的作品,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藝術創作的規律和創新的本質。”
“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大背景下,教師、學生、知識、能力等若干關鍵要素的互動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每個專業、每個學生、每個教師,都要主動迎接其中的機遇與挑戰,全面提升人工智能素養與能力。”教務處處長楊旭東說。
來源:光明日報